困牛山红军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2022-04-07 13:27皮坤乾杨秀琴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红军中国共产党

皮坤乾,杨秀琴

【黔东红色文化研究】

困牛山红军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皮坤乾1,杨秀琴2

( 1.铜仁学院 国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具有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使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任务最艰巨、经历的斗争最残酷、作出的牺牲最惨烈,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彰显。在贵州石阡困牛山战斗中,党领导下的红六军团第五十二团百余红军“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百姓”,毅然决然集体跳下几十米深的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困牛山红军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是激励引领我们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困牛山战斗; 红军壮举; 政治品格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八十八年前,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战斗中,百余红军“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百姓”,纵身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勇于牺牲的英雄壮歌。

一、勇于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一)共产党人具有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

共产党人具有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度繁荣和迅猛发展的同时,造就了一个人数众多、日益贫困化但逐步觉悟、日渐成熟的工业无产阶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也日益分裂为两大尖锐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401资产阶级利用机器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剥削,使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身处“社会的最下层”,陷入贫困、失业和饥饿的境地。因而,在大工业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无产阶级,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负有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以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并最终获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须实现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这既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必然。而要让无产阶级由分散的、自发斗争的“自在阶级”,联合为有意识、有组织、自觉斗争的“自为阶级”,就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因此,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这一阶级斗争历史上的“最后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运而生。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造的基础上,领导建立了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2]因此,同盟“虽然很小但却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

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先进的政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13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无产阶级利益最忠实的政治代表,不是一般的政治组织,而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在思想和行动上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并领导全体无产阶级的一切联合行动,也就是说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3]。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领导无产阶级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与过去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建立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彻底的革命性触及到反动阶级的经济利益,威胁到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诋毁、谩骂、围剿,一次次掀起了反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狂潮,极力遏制其存在,“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1]399

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和激烈搏斗中,走在革命斗争前列的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英勇斗争,是最勇敢、最革命的战士,具有一种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崇高精神品质,成为激励和鼓舞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和力量不断由弱到强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热情地讴歌共产党人和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直面残酷的现实、彻底粉碎旧的国家机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实现解放全人类并最终解放自身的远大目标。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回顾威尔士工人起义时,称赞了工人的英勇顽强:“有一个工人的大腿、小腿和肩膀中了三枪,他还是步履蹒跚地坚持走了四英里多路。这些人确实证明了他们同样具有革命的勇气,面对枪林弹雨毫不畏惧。”[1]118对于1848年革命,他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指出:“这次革命到处都是由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1]39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称赞了巴黎无产阶级面对炮台时英勇无畏的精神:“受过五个月饥饿煎熬的巴黎,片刻没有犹豫。它英勇无畏地决心冒一切风险抗击法国阴谋分子,尽管当时有普鲁士的大炮从它自己的炮台上威胁着它,也在所不辞。”[4]恩格斯也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工人缺少弹药,没有任何军事领导,没有一门能用的大炮。但是他们不声不响地、奋不顾身地同兵力占强大优势的敌人作战。士兵接连不断地向被重炮打开的街垒上的缺口冲去;但是工人不声不响地迎击他们;工人到处都是战到最后一个人,街垒才落到资产者手中。”[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歌曲版《共产党宣言》——国际歌,以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旋律,唱出了无产阶级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豪情壮志,发出了“要为真理而斗争”“要做天下的主人”的震天呐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牺牲。

(二)中国共产党人彰显了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

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使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任务最艰巨、经历的斗争最残酷、作出的牺牲最惨烈,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1.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任务最艰巨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备受世人尊崇。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6]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如同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在民族屈辱和历史沉沦中,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政治力量先后提出和尝试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方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然而,“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7]3,都没能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就在中国人问道无果、寻路失败而痛苦无奈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7]3于国家衰败之际、民族危难之时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民的济世情怀,自觉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始终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并一步步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不断奋起。

2.中国共产党经历的斗争最残酷

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沉重压迫和残酷剥削,中国共产党要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谋独立、求解放,搬掉这“三座大山”,何其艰难。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统治者,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必然会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残酷镇压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维护其既得利益。在斗争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经历了最残酷的斗争。尤其是遵义会议前,党自身尚处幼年时期,还不成熟,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和能力,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遭受了多次重大的挫折和失败,最为典型的就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中,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先后组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与国民党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推动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把大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发动了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已经发展到近6万名党员的党,只剩下了1万多名党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的危急局势,我们党转向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斗争形式,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革命星火很快汇成燎原之势。创建起了13个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0余万平方公里,所辖人口约3000万;拥有工农红军近30万,全国党员也达30万,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围剿”。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由于政治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导致采取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突围转移,进行长征。转战两万五千里,到达陕北时,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七千余人。

3.中国共产党作出的牺牲最惨烈

中国共产党人在最残酷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面对凶恶的敌人,要完成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巨任务,就必须勇立潮头、敢于牺牲。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最惨烈的牺牲。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回顾党的历史时所总结的,“这二十四年我们就是这样走的:七年是从建党到北伐战争,十年国内战争,八年抗日战争。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8]29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9]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漫漫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据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平均每天牺牲约370人。在绞刑架下慷慨赴死的李大钊,就义前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坚信“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的邓中夏,坚持站着死也绝不向刽子手下跪低头的陈延年,怒斥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的杨闇公,豪迈举行刑场婚礼的周文雍、陈铁军,腹中满是草、饿死不变节的杨靖宇,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的刘仁堪,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江善忠,竹签钉十指、誓死不叛党的江姐……千千万万慷慨赴死的共产党人,用大义凛然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

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成长于反抗中外反动派绞杀之时的中国共产党,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以“舍得”换“获得”,铸就了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梳理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从“牺牲个人,努力革命”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誓言;翻阅党章,第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0]这说明,勇于牺牲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底色,对每一个共产党员而言,既是一种倡导,更是明确的要求。

二、困牛山红军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政治品格的光辉典范

恩格斯在《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一文中指出:“每次发生推翻现政权的运动的时候工人阶级总是拿起武器奔向前方,在任何革命运动中这些品质都直接体现着无产阶级的党。”[11]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在党的教育、引导下,英勇的红军战士秉承、弘扬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在困牛山战斗中,党领导下的红六军团第五十二团百余红军“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百姓”,砸烂手中的枪支,毅然决定集体跳下几十米深的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

(一)长征先遣,用牺牲探路

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在奉行“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指导下,中央红军采取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屡战失利,完全陷于被动地位。1934年4月下旬,随着广昌、筠门岭、建宁、龙冈等相继失守,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门户洞开,红军在中央苏区内线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希望破灭。为扭转愈来愈严峻的不利形势,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央决定将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为此,先后派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调敌”,派红六军团西征“探路”,由此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1933年6月中旬,以湘赣、湘鄂赣苏区红军主力为基础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下辖十七、十八两个师。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向红六军团下达了“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苏区”的训令,并规定了西征的路线和行动计划,确定了军团领导成员,即由任弼时任中央代表、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其意图是要红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由湘赣苏区先行突围,深入湖南,调动敌人,摸清情况,在湘中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并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取得联络,起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侦察、探路作用。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9700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踏上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面对重重困难和危机,红六军团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蹚出一条路来,所付出的必然是巨大牺牲。

任务紧急,准备不足,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进行突围西征是秘密的行动,当时很多人并不知情,就是知道要进行西征的王震、萧克、张子意等湘赣省高级领导,也完全不知道为何要撤离湘赣苏区、以及这次西征的真正原因。正如王震所说:“当时为保守军事秘密,在突围时,没有公布湘赣红军新的组织与新的任务,直到突围成功后,于伟大的‘八一’红军诞生纪念日,在湖南桂东的沙坪圩公开正式宣布了新的组织与新的任务,宣布了红六军团正式成立。”[12]111934年7月23日,红六军团接到西征的命令。按该命令规定,一切准备工作限于8月中旬完成。8月7日,红六军团即告别湘赣苏区,开始突围西征。从临危受命到实施突围西征,只有短短的十余天,非常仓促。时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委甘泗淇说:“我们于1934年7月底开始行动,部队于仓促中出发,准备工作很差。在保守军事秘密的口号下,大多数负责干部都不知是干什么(萧克说他也不知道)。”[12]72如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后,军团指挥部竟无贵州地图。在攻占黄平旧州后,军团长萧克在教堂里发现了一张法文贵州地图,如获至宝,这对红六军团后来的转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困难重重,陷于被动。西征路中,山高路险,地形不熟,语言不通,敌情不明,又无后勤保障,红六军团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由于敌军重兵前堵后追,红六军团根本无法在湘西南立足,只得从湘黔两省交界处的湖南通道县城,进入贵州黔东南地区黎平县。“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山高路险,崎岖难行。正如萧克在《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一文中说:“而十七师的50团与49团之一部和十八师、军直则转战于石阡、镇远、余庆、施秉一带,遇到了严重困难。这一地区,山势险峻,人烟稀少,物资奇缺。部队常常是在悬崖峭壁上攀行,马匹、行李不得不丢掉。一些部队有时一天一顿稀饭,饿着肚子走路打仗。指战员没有鞋子穿,赤着脚在深山密林中行军,历尽艰辛。”[13]10由于红六军团指挥机关没有详细的军用地图,中革军委来电所规定的行军路线又很具体,一些小地名在普通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以致任弼时不得不电告中革军委:“希望以后布置行动时的小地名(要)指明其所靠近的大地名。”这也大大削弱了红六军团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甚至几番与敌人遭遇,陷于被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牺牲。尤其是红六军团离开根据地,长途行军,孤军转战,在贵州山区转战又很难打土豪,粮食和弹药消耗极难补充,群众对红军不大了解,伤员无法安置。对此,萧克说:“我们进入贵州,那里群众没有受到我党和大革命的多少影响,对我们不大了解,有时碰到很多笑话。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一再宣传什么‘共匪、共匪’,有些年轻人不知道‘共’是什么,‘匪’是什么,他们看到我们纪律好,就不怕我们,但也叫我们‘共匪’。我们问他们:‘我们怎么样?’他们说:‘你们好,你们共匪好!我们就跟他们讲了一通大道理,他们才明白过来。”[13]9

重重封锁,围追堵截。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其最初的任务是“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然事实却绝非中革军委训令所说的“湖南中部敌人力量之极端薄弱及一般良好的条件”,而是当时的湖南及其周边的云、贵、川均有重兵,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参加第五次“围剿”的赣方各路敌军也可随时反身打来。因此,红六军团冲破敌人的重重围堵,在湖南中部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无异于“火中取栗”。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先后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圩。8月12日上午,召开了连以上干部西征誓师大会,庆祝突围成功。红六军团胜利突围的消息,震惊了敌人,随即派重兵进行围追堵截。由于敌情不明、地形不熟,红六军团常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国少将、时任红六军团17师49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的左齐说:“黔东的山特别险峻、荒凉,深山里很难找到一个人带路,这一带的地形我们又很不熟悉,只有在深山之中转来转去。东面碰到了敌人,就转向北面翻山;北面碰到了敌人,就转向西面越岭。”[14]24410月7日,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陷入湘、桂、黔敌军24个团的包围,遭受惨重牺牲。

红六军团经过艰苦转战,在付出惨重牺牲后,终于打破湘、粤、桂、黔四省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突围西征的任务,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开路的先遣队作用。正如萧克所说:“这次行动历时八十多天,跨越敌境二千五百多公里,历尽千辛万苦,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我们探明了沿途敌人兵力的虚实、查明了道路、民情,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实际上起到了为中央红军进行侦察、探路的先遣队的作用。”[13]11红六军团则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红六军团从出发时的9700余人,锐减至3300人左右。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三次前所未有的牺牲。一是9月26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行抵大广时,遇到湘桂两军伏击,担任前卫的红十八师第五十四团遭受严重损失,团长赵雄阵亡,第五十四团番号撤销。二是9月29日,红六军团难违中央要他们当晚渡潕阳江、迅速向江口前进的强令,“只好进到镇远以西,越过施秉至黄平的大道,寻找空隙渡那日河,再向铜仁、江口北进。这时敌军已在施秉、镇远、三穗一线配置,红军又遭遇黔军4个团东西两面夹击。”[15]此战从10月1日上午10时开始直到2日拂晓才结束,红六军团在付出重大牺牲后,才突破敌军阵地,抢渡大沙河,袭占黄平旧城。三是10月7日,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陷入湘、桂、黔敌军24个团的包围,部队被截为3段,首尾不能相顾。危急之中,军团首长决定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利用山高林密与敌周旋,寻机突破敌人的包围。红六军团在甘溪及附近地区与敌激战10余日,付出重大牺牲后,才突破了敌人的包围。10月10日,任弼时、萧克、王震联名电告朱德:7日甘溪战斗中“我军前后减员约千六七百人”,[15]“人员、弹药、精力消耗甚大”。萧克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个极端紧张而又关系到六军团大局的战斗行动,直到现在,一经忆起,心胆为之震惊,精神为之振奋。”[13]10

(二)掩护主力,拿牺牲作保

在石阡甘溪突围战中,红五十二团由前卫改后卫,掩护主力转移,付出巨大牺牲。

前锋开路,冲锋在前。甘溪遭遇战后,红六军团在石阡以西人烟稀少的山区艰苦转战,担任后卫的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奉命改为前卫,在险峻的深山老林中披荆斩棘,寻路突围。10月15日,红六军团主力渡过跳墩河进入石阡县川岩坝,沿桐梓坪、川洞、十二山梁子、朱家坝一线前进,准备经板桥渡过石阡河,前往印江与红三军会合。作为前卫的红五十二团进至板桥附近时,遭遇湘军堵击,又一次陷入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的层层包围中,形势非常严峻。

掩护主力,阻敌断后。10月16日,红六军团决定突围南撤国荣,然后再进甘溪,跨过石(阡)镇(远)大道出石阡,去印江与红三军会合。按照军团命令,红十八师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率领已与湘敌对峙一昼夜的红五十二团八百余人,由前卫改为后卫,担负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向甘溪地区转移的任务。红五十二团指战员阻挡住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

牺牲小我,舍身诱敌。10月16日上午,红六军团主力南撤经过关口时,遭到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的多次堵截,敌人用数十挺机枪和迫击炮猛烈进攻红军。红六军团一边组织力量击溃敌军,一边继续前进,才终于突出重围。红五十二团在朱家坝一带完成断后任务后,也向国荣、甘溪方向转移,沿主力南撤路线追赶。中午12时,红五十二团赶到关口的十字路口——关口大田时,南去的路已被增援的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截断。此时,军团主力刚过,为拖住敌军,保证军团主力顺利南撤,红五十二团决定改道向西,在关口大田突破围堵后,沿主力南撤相反方向转移。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则紧追不舍,并抄近路在红五十二团前方的甘漕溪、赵家山、王秦寨一线拦截围堵;思南三间地周光荣民团也赶去青杠园,凭借黑滩河峡谷进行阻击。这样,红五十二团成功地将围追堵截之敌拖住了,使军团主力得以安全转移。

(三)集体跳崖,谱牺牲壮歌

转战困牛山,陷入重围。面对蜂拥而来的国民党军,红五十二团走十二山梁子到川岩坝的大路,将敌人从晏家湾、川岩坝一步步引到了困牛山。困牛山地势南高北低,南北长约五公里,东西长约一公里,与老君山、熊东坡、晏家湾近距离相对,山的南、西、北三面有黑滩河环绕,是三面临河、两面悬崖、四周高山环绕的险恶之境。“只有下到崖壁顶处边缘,方可听到黑滩河的湍急水声,拔来草丛才可见脚底下竟是悬崖。”[16]整座山像迷宫,南、西、北三面无路可出。当地村民说,把牛放上山,只要守住进山路,牛就下不了山,由此得名“困牛山”。红五十二团退到困牛山时,四周高山已被黔军王天赐的几个团、柏辉章部及地方民团占领和围住,而追击的国民党军又尾随而至,陷入了敌军重围之中。

激战困牛山,陷入绝境。红五十二团退至困牛山时,仅剩下四百多人。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英勇的红五十二团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团长田海清率一百多位红军战士,依靠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掩护师长龙云率二百余人,攀陡壁下到河沟胜利突围,进入附近的山林中。而留下担任阻击的红军却陷入绝境,在激战中,田海清不幸中弹牺牲。

“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集体跳崖。16日下午四时左右,面对英勇的红军,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军拿着枪躲在后面,胁迫当地老百姓走在前面,向红军步步逼近。为了避免误伤老百姓,红军只能瞅准机会打击后面的敌人。陷入被动的百余名红军边打边退,一直退到了悬崖边。最后,退无可退的红军战士“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百姓”,砸烂手中的枪支,毅然决然集体跳下了几十米深的悬崖,除司号员陈世荣等少数红军战士被树藤挡住幸存外,均壮烈牺牲。突围出去的龙云师长不久受伤被捕,1936年英勇就义。开国少将、时任红六军团卫生部医务科政治指导员李真说:“在甘溪战斗中,红18师第52团这个累战皆捷的英雄部队,陷敌重围,全团官兵英勇拼杀,终因弹尽粮绝未能突围,几乎全部受到损失。”[14]296

作为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困牛山百余红军“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勇气概,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

三、困牛山红军勇于牺牲政治品格的当代启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困牛山红军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穿越浩瀚时空,回荡于天地之间,是激励引领我们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铸牢理想信念之基

为理想和信仰去奋斗牺牲、为党和人民而无私奉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品质。毛泽东同志说得好:“只有共产党才能不动摇,彻底地干下去,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8]433。困牛山红军之所以视死如归、勇于牺牲,是因为他们作为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秉承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有着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所为之奋斗和牺牲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跟着共产党走,参加红军闹革命,才能推翻吃人的旧制度,过上好日子。为了救国救民,哪怕牺牲了也是值得的,更是光荣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困牛山红军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信念的力量,用鲜血印证了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困牛山红军壮举背后是如磐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可以说,困牛山红军壮举最集中、最突出、最震撼人心的就是“真信仰”,新时代我们最需要弘扬传承的也是这种“真信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虽然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通往梦想的道路仍风高浪急,充满艰难险阻,“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仍须像困牛山红军那样,牢记崇高理想,坚守信仰高地,夯实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做到惊涛骇浪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让勇于牺牲的精神永恒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二)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仅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作出的庄重誓言,更是党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基因。时代在变,对党的铮铮誓言不能变,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核不能变。虽然新时代新征程上客观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党的宗旨没变、使命没变,人民对党的期望没变,仍需要共产党人发扬勇于牺牲的精神,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勇于牺牲表现为“不怕流血牺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则更多表现为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辛劳和汗水、时间和财富等,争做“最美奋斗者”。为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无数党员干部义无反顾投身扶贫战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平凡坚守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因此,新时代的勇于牺牲,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实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的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在日常工作中淬炼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崇高政治品格。

(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必定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新时代勇于牺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去攻克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17]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牢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高擎勇于牺牲的精神火炬,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冲锋在战疫一线,在实践中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品质;为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1800多人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崇高政治品格。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3]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8-149.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8]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12.

[10] 最新常用党内法规[M].第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16.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18.

[12] 红六军团征战记: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3] 肖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J].近代史研究,1980(1).

[1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二方面军卷第2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15] 宋毅军.任弼时的长征岁月:西征篇[J].党史文苑,2014(5):10.

[16] 困牛山红军壮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4.

[17] 何忠国.危难关头,谁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N].学习时报,2020-03-09.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Red Army’s Courage to Sacrifice in the Kunniu Mountain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PI Kunqian1, YANG Xiuqin2

( 1.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2. School of Education,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CPC determine that the Communists have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courage to sacrifice.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of modern China have made the CPC have the most arduous tasks, the most brutal struggles, and the most tragic sacrifices.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Communists’ courage to sacrifice has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by the CPC. In the Kunniu Mountain Battle of Shiqian, Guizhou, more than 100 soldiers of the 52nd regiment of the 6th Red Army Corp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would rather die than be captured without bringing harm to ordinary people”, and resolutely collectively jumped off a cliff with a depth of tens of meters, which explains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CPC members who have the courage to sacrifice with blood life.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Red Army with courage to sacrifice is a powerful spiritual power to inspire and lead us to the new journey of the second century’s struggle goal and create new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Kunniu Mountain Battle, heroic undertaking of Red Army, courage to sacrifice, political character

D261

A

1673-9639 (2022) 05-0056-08

2022-06-21

2022年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黔东红色文化研究”;铜仁学院重大委托课题“困牛山千古壮举崇高品质研究”(TYZD202201)。

皮坤乾(1969-),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的思想建设。

杨秀琴(1970-),女,土家族,贵州思南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党的思想建设。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李昌礼)(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红军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六军团的正义枪声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