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兰州城市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今天我们论及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似乎已然成了老生常谈、过时了的东西。其实任何时候,教育目的都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弄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功能,是保证教育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前提。郑越明在2017年发表的《高等教育目的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一文中,曾概括分析了高等教育目的的主体性、客观性、可变性、指向性等特点,并谈到高等教育基本上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等四大功能[1]。晁璠、王芳芳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浅析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则是从文化优选的较新角度,解读了高等教育在选择文化要素上的优势,认为专业教学应该尽可能努力做到把握文化脉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以之为基点的进一步科学研究,来达成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2]。基于以上两篇文章的论点,笔者觉得非常有必要以汉语专业教学为例,对当下高等教育的目的理念和功能方法做更为深入具体的解说和探讨。因为多年从事一线汉语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当今语文教育令人忧虑的一大症结,即过分迷信所谓权威规范,虽教学模式名目挺多,但缺少真正实用的创新手段,从本质上说,是因为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和语言的个性特点,或者因客观条件的局限而不得已受制于某种正统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把学生当成了诸多缺乏个性特点的“工具人”。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的最大期望。而我国各级语文教育,多年来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所以我们相当长时间里的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尊重文学和美学底色的人文教育;解读经典的现代作品,除了分段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就是莫名其妙地探寻什么“作者意图”;把古诗文中许多美好的意境,变成缺乏灵动和色彩的语段,把现代文学经典切割分析到美感丢失殆尽,这无疑是错误的教学路径,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考世界的根本方式。思想的堕落是从语言的堕落开始的。因此,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与思维相关的人文教育。其功能除教授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还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认知,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人性本质,准确判断真善美。
要解决语文教学的症结,笔者认为必须从根上治理,即从培养各级语文教师的师范高等教育出发,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手段。高校学子和老师应当尽早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求职谋生,而是唤起热情,鼓舞精神,塑造灵魂。太过功利的主导思想,必然导致个性磨灭,千人一面;更可怕的是,这种教育理念很可能会培养无数缺少情感与独立思想的“流水线上的零件”。
从教育史料我们看到,早在民国时期,关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已经很明晰了,就是要努力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使受教育者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过程,成长为能够进行终身学习、身心健康的“健全之国民”。因此,我们看到在中国台湾省所编纂的《语文课程纲要》中,很早就非常明确地把“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理念,而这些都是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好好反思和学习的。
现在许多孩子在中学阶段就非常功利地将“找个好工作、最好挣大钱”作为刻苦学习和上大学的目标,甚至是唯一动力,这无疑是非常狭隘且短视的。当然,如果一个人成年后依然不能自食其力,似乎没有资格奢谈其他。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所有人都功利化地去接受教育,那么最大问题可能会渐渐忘了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是“培养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如果我们追问大学究竟是什么? 回答有三:一是为你提供充足灵动的时光,去学会思考,怎样的人生才值得去过的地方;二是塑造你丰满灵魂与高尚世界观的地方;三是让你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能量,用实践去检验你的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的地方。当然,无论多么著名的大学也会有被淘汰的学生,再不入流的大学也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不是大学决定了学生们的未来,而是大学里的老师与学生决定了大学的品质与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在选择专业进入大学之前就应该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了解拟选专业,喜欢专业的哪些特质?还要仔细思考自己是否已经为专业的未来做好了准备。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开发兴趣之下的潜能。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下文笔者将以汉语教学为例进一步展开讨论。
许多人将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归咎于环境。当然,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确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尤其是在不利环境中保持清醒就更重要。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首先应当不盲目迷信权威,应大胆质疑所谓“标准答案”。而作为教师,则应当保护学生的可贵特点,努力给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持。当老师真正地懂得学生,理解他们的与众不同,学生自然会将老师视为知己,对老师开诚布公,甚至“掏心掏肺”。欧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贯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教育,特别强调其在学生基础教育及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少资深教育家都主张:一定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不同学科和专业课教学之中,并极力倡导学校教师通过各种灵活实用的方式,培养学生保持新鲜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既追求卓越成功,也理解世界与人格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差异、包容他人等价值观[3]。这些很值得我们反思、借鉴。我们看到,世界上不同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将各自所认同价值观的培养确立,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正所谓“意识决定行为”。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的“思政元素进课堂”,就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视程度。语言学家主张:“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认知世界的工具,是所有文化知识的载体”。所以学好语言,是我们学会思考的基础。只有在扎实的语言素养基础上,才会有其他高水平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确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过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当老师的要善于发现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好这些特点。一个好教师要在学生出错的时候,及时发现教育的契机,要有发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修养,更要有引导学生在挫折磨砺中不断成长的境界与本领。这在以语言文学作为专业内容的大学人文课堂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因为刚刚进入大学的学子,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他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需要来自老师们的教导,更需要不同教师以让人信服的“过来人”身份,在诸如人生观、认知判断等诸多方面的指点。
关于实用人才的培养,近年国家教育部领导已多次明确指出:“未来一些本科大学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不能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而应是拥有实用技能的人才。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我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对外汉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明确这一点,传统本科教育将不再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而会自然地合流。教育的重心其实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业教育,实质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尤其是985、211以外的多数普通高校),不仅是培养学者、专家的摇篮,更需要培养社会各行业的实用型人才以及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合格公民。今天的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出既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是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总之,任何时候“学以致用”都应该是基础汉语教育最根本之目的考量。而这里的“用”不仅指实用的可操作的基本专业技能,也包含着“无用之大用”的哲学境界的培养。通过教育,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世界不仅是多元的,更是充满危机和各种挑战的。一味抱怨生活的不公、无益也无用,努力奋斗找到最适合的位置,并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教育界一句老话说得好:“若要给学生一碗水,做老师的首先要有一缸水。”经过多年的培养积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水平应当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编制、考评手段等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各个学校都存在不合格的教师,有的还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不停歇地“误人子弟”。所以,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和未来优秀的教师,是我们大学的根本职责。笔者很认同先师西北师范大学彭铎教授的遗训,确切地说叫作“四个一”,即当教师的需要“一表人才、一口官话、一笔好字和一肚子文章”。青年教师(包括青年学子)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之初,就该时时从这四个方面修炼自己,并长期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拿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为例,在核心基础课——现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首先应有过硬的双语基本功,能够通过生动而充满魅力的表达和鲜活的语言材料展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对外汉语专业的核心是两大语言:英语和汉语。留学生的起点越低,对汉语老师的外语要求就越高。教学中,教师应当用自己的一身才华,让学生深深折服。还应当借令人目不暇接的知识信息,使课堂充满魅力。具体到汉语教学来说,就是应当将语言基础知识的对比思考同语言材料的解析探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寓教于乐,真正让学生学会利用语言学基本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语用问题,全面了解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不拘泥于生硬的理论教条。正所谓“识法(语法)而不役于法”。诗意的解读就是:“即使是戴着镣铐跳舞,也要跳出优美舞姿。”汉语语法严谨周密,却也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天马行空自由地发挥。要让学生懂得,扎实深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是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根本保证,而不是负担和障碍。大学期间,专业基础教育的积淀越丰厚,在不确定的未来才能越有底气。不夸张地说,一个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境界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学生的视野,进而影响学生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的判断。
作为多年从事高等学校汉语专业教学的老师,笔者总不厌其烦地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公式:目标(梦想)的实现=自信+勤奋。我试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对人类的贡献微乎其微,而有的人却可以改变历史?结论:也许不仅是个别天才努力的结果,更是时代洪流中梦想的力量使然。作为社会普通一员,如果你的梦想足够坚定,完全可以一边勤奋工作,养活自己,同时感受世界,过多彩的生活。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自由安逸的生活。而这与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尽早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点并能以此去服务社会。如果能幸福自己同时惠及他人,同样是成功的人生。
我们总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年轻学子们明白:进取的人生需要一颗有梦想的心,“躺平”不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敢于梦想,勤奋工作,用心学习,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人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其中。因为喜欢,所以乐此不疲;因为喜欢,所以为之付出很多也在所不惜。而这,正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注意到:世界银行曾在“2020年教育战略”一文中非常前瞻性地提出:全球的教育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要求人类未来的教育目标,应争取从促进“全民教育”逐渐转变成为促进“全民学习”的方向上来。这在使适龄群体都顺利获得入学机会之前提上,更强调受教育者被系统、科学教育之后的结果,有利于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换言之,只有营造“人人学所爱、人人爱学习”的社会教育氛围,可能才真正称得上是“高度文明的社会”[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国在关注民众基础教育和提高适龄人士入学机会等方面业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教育界的关注点也逐步开始向质量提升转变。然而,全球范围的疫情以及部分国家间的军事冲突,加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境,使得作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也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有识之士们不仅在焦虑如何让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也平等、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减少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使高等教育本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强大的教化功能。因为真正的高等教育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拥有识别和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而且能够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事情。
近年来,从美国引进被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的OBE教育理念,同样强调重视学生内化到心灵深处的过程体验,以及激发引导可能涉及的价值观和情感因素[5]。所以,教育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既有的、冰冷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有温度的、有情感的互动过程,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因为越接近学生真实的学习经验,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那些经过学生全情投入、反复实践过的知识,其存续性更高,对受教育者人生的影响也更深远。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做法是从点滴的日常教学出发,精细设计、打磨每个目标明确的教学过程,巧妙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新型教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欣然接受来自学业的激情挑战,进而爱上专业、爱上学习的过程。比如汉语语音部分,我们不单纯介绍语音学的要素理论,还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视频作品,将音高、音强、节奏和声调等枯燥理论,通过同学们切实的努力和对经典诗篇的个性化演绎,最终变成一篇篇具体可感的优美作品,这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相关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总之,成功的高等教育,一定会通过各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美感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间可贵的至善与美好。通过教师智慧地引领对世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满足。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倡导科学人文、智慧人文;因为它会唤醒学生内在的自觉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核是自由思想,是使自己成为幸福劳动者的同时,为全人类的幸福添砖,为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助力。
教师是最挑人品的职业,一个教师为专业的所有付出终会以学生的爱戴和赞许而得到回报。每个教师都应当时时提醒自己工作的神圣与重要性,谨记“教育决不能投机取巧”,蒙骗学生一时,进而极可能贻误学生的一生。
革命家兼教育家李大钊曾说过:“教育只是偏重知识,而忽略使用知识之人格,知识也不过是作恶的材料,这是一定的。所以至少于每个小时授课之余,当授以三五分钟的人格教育。”[6]这与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政教育进课堂”其实不谋而合。在严谨的汉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借助一些有代表性的鲜活语料,或者文学经典,作为严谨语言学理论的解说基础;尽可能地体现先进的教育精神,努力尝试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有趣,依照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来实施课堂教学,当然也尽量身体力行去“教书育人、传播科学理念”。笔者谨记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所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六种文化因素词汇,涉及人文地理、精神生活还有人类的语言习惯等,基本上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教学内容[7]。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汉语教学,首先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中的闪光点,利用好汉语知识宝库中的文化基因,并巧妙地将其与人们的现实语用相结合。比如可以尝试进行师生间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内容后,自己动脑筋设计相关教案,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汉语字词教具,将所学的汉语知识与汉文化传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变成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等等。相信职业生涯中每个老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都会有专业技能方面的上升空间。为适应新时期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势必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改进。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在其学生后来编辑出版的《论教育》一书中曾深有感触地指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创造中,有两项是最难的,即:管理的技巧和教育的技巧。”[8]而当前高校汉语教育的改革最迫切的是,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教育技能的不断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我国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而不时推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则进一步落实了以学生中心的灵活教学方式,即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从头讲到尾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和“互联网+”等先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熏陶与引导。网络教学之外,辅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线下教学任务(诸如:专题材料查询、命题小论文、各种学习竞赛等)的安排,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第一是强调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可能是社会不同领域所需要的。而与此相适应的应该是学校正确办学理念的确立,以及教师多项能力的发展。但改革绝不仅仅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据新闻报道,美国联邦教育部曾邀请学生代表共同讨论教育改革问题。时任联邦教育部长的邓肯说:“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事实是,现在的美国大中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学习不同特点的科目,而且还可以自行选择学习不同水平的课程。这些做法都非常值得我们中国高校学习和反思。相信,我国高等学校今后也会逐渐增加学生评价、同行交流及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赋权,做到全面地以学生为中心,而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教学细节本身,必将成为综合且客观评价高校教师的基本尺度。
展望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教育,要教育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使之不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管各国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并不一定相同,但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改变教学模式,无一例外都是向着以实践、探究与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充满魅力的学习里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美国的高等院校,教授(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学期都有一定量的一线教学任务,因为美国早就意识到培养后继人才从而使尖端的科技得以延续才更为重要。我们的近邻,华人占全国人口75%的新加坡则强调:一定要让本国的教育系统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更关注受教育者价值观和意识品格的发展,而且将之概括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