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党报参与地方社会治理路径探析
——以《青海日报》为例

2022-04-07 12:40:03于瑞荣
关键词:党报青海舆论

于瑞荣

(青海日报社,青海 西宁 810000 )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离不开新闻舆论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的意志提出一个正确的方向”[1]。社会治理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展和实施不是某一个主体独立完成,而是需要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完成,更需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参与和助力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阵地。党领导的新闻媒体不仅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也是社会治理的感知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融媒体时代,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承担社会治理责任,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课题。省级党报作为党委政府思想舆论战线的主阵地、排头兵,在舆论引导、信息传播、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理应发挥自身优势,引领舆论导向,主动承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主动把握全媒体发展大势,抢抓媒体融合的历史机遇,完善自身功能,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在推动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党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

(一)社会治理与党报舆论引导的内在联系

社会治理的概念,是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提出社会治理新思想,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大力度推进社会治理新实践,多方面开拓社会治理新境界,中国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新进展。

舆论是社会的重要权力形态。实践中,不管是政党、社团还是其他机构组织,无一不重视和尊重舆论的力量。党领导的新闻媒体根据其对事实的调查研究,形成舆论、反映舆论,常常会作用于对社会生活的意见指导,形成引领社会的政治力量。[4]因此,舆论工作与党的执政地位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5]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性质作用的新定位,使新闻舆论工作与党的执政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服务于党的执政大业。[6]

积极的舆论引导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可以通过监督公权力的使用促进政府更好地决策和服务。新形势下,党报党媒作为党委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它既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也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平台和路途。同时,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履行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也是党报媒体转型的有效途径,通过榜样力量实现行为引领,通过舆论监督促进行政行为完善,最大限度凝聚人心,赢得群众支持,汇聚社会力量,营造浓厚的治理氛围。

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担负着社会舆论引导职责,在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引领导向、繁荣文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中,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发声渠道和执政资源,通过新闻媒体的专业属性和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党报舆论引领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的最直接体现。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功能愈加凸显。对于多民族省份的青海省来说,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至关重要。

青海,深处内陆,接藏连疆,通达西南,区位特殊,是多民族省份,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到全省的98%,少数民族人口287.80万人,占到全省总人口的 47.71%。[7]作为西部重要支点省份,青海在国家治理全局中具有“一个尤其、两个事关”的重要战略地位。

一直以来,地方基层社会治理是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区域治理内容之一,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重要工作任务和目标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青海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方案和政策,为有效推动和优化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宣传、教育、动员、鼓舞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新形势下,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既要积极搭建社会与政府互动的平台,通过新闻舆论服务公共领域,又要善用思想的力量引导社会和谐。党报作为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必然要参与到青海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中来。在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探索实践过程中,党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播到广大群众当中,通过青海各级党报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全面反映全省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广泛表达全省各族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效引导青海社会舆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得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青海地方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实践中,我们看到,在推进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青海党报主流媒体主动作为,不断探索实践,加强舆论监督,进一步畅通公共服务渠道,在社会治理中贡献媒体力量。以中共青海省委机关报《青海日报》为例,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致力于提升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主动担当助力社会治理的媒体责任,大胆参与民族地区地方治理,勇立前沿、权威表达,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党报主力军作用。

二、党报党媒参与青海地方社会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一)担起媒体责任,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多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突出顶层设计,带领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符合青海实际、体现时代特征、顺应群众需求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建立起覆盖城区、农村、牧区三种类型,市(州)、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个层级的青海特色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层级分明、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青海日报》作为省级党报,在传播主流声音、沟通民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参与地方治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年来,《青海日报》坚持党报属性,围绕青海地方社会治理重点,不断做深做透重大主题报道,做大做强主流声音,以其独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治理。

发挥区域优势,在地方特色方面不断挖掘潜力,做足青海本地新闻报道。少数民族地区党报舆论引领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在社会问题与重大事件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党报党媒其舆论引领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实践中,《青海日报》及所属子报媒体不断深耕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特色,挖掘潜力,做足青海本地新闻,助力地方治理现代化。比如,深度挖掘守护青海“北大门”的“帐篷中队”——海北州祁连县峨堡帐篷交警中队二十年如一日,长期驻守在帐篷内外,忠实履行交通警察神圣职责、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采写刊发的《最后一个帐篷中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起到了舆论引领作用,稿件获得全国政法好新闻、青海新闻奖等新闻奖项。针对西宁到玉树214国道黑车交通事故频发问题,记者经过多日蹲点进行暗访调查后,采写《黑车能黑到啥时候》一文,揭露黑车事故频发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通过这则舆论监督报道让相关部门加大运力,并从源头上整治非法运营车辆,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治理“黑车”,从根本上解决乘车难和“黑车”泛滥、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此报道同样获得青海新闻奖等新闻奖项。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青海党报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用一组组有温度、有厚度的报道真实呈现了青海在社会治理中的探索和实践。

法治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依托,需要通过党报将法治本身的内在价值不断外化。党报则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提供媒体保障,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青海日报》开设《民主法治》专刊,后更名为《政治》专刊,聚焦民主法治主旋律,紧扣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关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这些栏目报道选题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采用大聚焦、多角度、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稿件,既有对新闻现象的透视,又有专家观点,以及对客观事实的评议,在报道内容、版面设计、表达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在标题制作和报道结构等新闻表达上,兼顾故事性和法理性,深度报道和鲜活图片让栏目更具品质和温度,逐步打响了新闻品牌,成为助力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品牌栏目。

(二)多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党报是反映民情的重要方式和桥梁,在连接党和人民群众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通过精进自身业务、改善报道方式,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

多年来,青海省地方党委政府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班玛经验”“玉树经验”等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打造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青海日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青海各市州社会治理方面的突出工作和典型事迹,以原创性作品做好社会治理宣传引导。在青海省委针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地区社会治理隐患增多、社会治理形势复杂的现状,举省、州、县三级之力总结形成的“班玛经验”的过程中,青海日报全程跟踪报道,全过程、多角度反映“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戴红花与戴手铐同步推进、管理和服务同步实施”的涉藏地区社会治理典型,打造出《“班玛经验”启示录》等系列报道,将来自基层鲜活的“班玛故事”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班玛经验”通过党报传给千家万户,“班玛经验”由此在全省推广开来,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健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方式,畅通表达渠道,不断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增进民利。多年来,《青海日报》积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建立和完善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渠道,掌握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如《青海日报》“政治”专刊开设《生活与法》栏目,就注重选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重在引导群众学法用法普法,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除了公开报道,内参则是另外一个重要渠道。多年来,《青海日报》在报微端等各大平台加大公开报道力度,助力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切实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执政能力的增强。同时,通过内参所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供领导和有关方面了解“下情”,督促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在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青海日报》内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激励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它不仅是有温度的舆论监督平台,更是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空间。

(三)彰显媒体融合之力,有效参与社会治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从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管理转变为政府和公众双向互动的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方式逐渐从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同样,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使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也正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青海日报》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融合传播技术广泛应用,融合发展引领新闻传播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态势日益凸显,共同为社会治理助力。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青海日报》注重互联网平台建设,秉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技术引领、用户为本、人才为基”的理念,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积极布局报网端等平台建设,自2003年在全省传媒界建成首家新闻采编网以来,先后开通中国藏族网通、青海手机报、青海羚网、青海日报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汉藏文一体化新一代全媒体采编平台,率先建成省内首个双语客户端。如今,随着青海日报社深化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的步伐加快,《青海日报》的传播平台越筑越广,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演变为融合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全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了“纸媒引领、新媒上阵、全媒发力”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我和我的祖国——和谐藏区行”全媒体专题采访活动中,青海日报报道组成员涵盖各子报、各平台。采访视角延展到各市州、各民族,有效地推动了社会治理工作。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青海日报社党报子报齐上阵,报网端微齐发力,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每一次面对突发事件,每一次面对疫情报道,青海日报社作为主流媒体都会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党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发挥省级党报优势,开设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展现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全面报道疫情防控进展和举措,及时负责披露真实权威的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认真回应群众关切,普及防控知识,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助推社会治理,稳定了社会舆论,鼓舞了干群斗志,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三、新形势下党报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党报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融媒体时代也对党报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让传统媒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引导舆论、参与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极大挑战。以《青海日报》党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党报党媒是地方治理中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力量,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党报主流媒体更应积极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手段等新形势的变化,在确保真实准确、客观权威的前提下,不断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探索出适应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闻舆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又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上就是要进一步守正创新,需要我们辩证把握,统筹推进,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这是根基;“创新”就是要因时而新、因事而创,这是动力。在具体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在实践中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不熟悉和不能很好运用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问题,媒体治理体系和舆论引导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以及媒体治理、舆论引导的手段和能力传统甚至老套的问题,不能适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问题等”[8]。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不断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主动承担起信息发布者、权威定调者、自觉把关者的角色,为社会治理贡献党报的力量。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进入全新阶段,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系统推进。党报主流媒体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治理助力的同时,更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总要求,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主流舆论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辨明立场观点、进行思想引领[9],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使党报主流媒体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创新传播手段,助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不同地区在历史传承、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不可能千篇一律,需要结合不同的治理场域和治理情景,在社会治理普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10]

青海是“农区、牧区、城区”三区合一的省份,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在推进地方社会治理进程中,不仅要考虑其社会治理的普遍性,也要分析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仅要把握好共性问题,也要围绕区域特殊性进行布局,做到分类治理、精准施策、聚焦发力。

在加强地方舆论引导过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主流媒体也要注意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地方特殊的治理场域情景,总结好的报道经验做法,在社会治理普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创新研究,在地方特色方面不断挖掘潜力、做足新闻,通过创新传播手段,不断提升传播效能。

要不断提升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政治家办报”的方向,从根本上加强党的领导,深度挖掘更多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党建经验,展现基层工作的创新活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舆论条件,为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创新厚植更为深厚肥沃的土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社会效益为中心投身舆论引导工作。

要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加强议题设置,关注当地热点话题,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亲和力,不断改进和创新报道方式,改进版面和栏目设置,倡导朴实文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写来自一线的报道,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要更加重视新闻媒介的客观性、真实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党报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挖掘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上多下功夫,追求更高层次的新闻价值。在思想观点、文化品位、精准深度上服务好人民群众,“以原创性作品做好典型报道,真正实现变信息传播为思想、价值传播,启迪民众的思想与智慧,起到更好的引导、引领作用”[11]。

要提高党报党刊纸媒的话语吸引力。党报党刊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与信息获取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工具由报纸等传统媒体转变为智能手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获取的便捷度,但也对报纸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融媒体飞速崛起的年代,党报想要在时代洪流中生存发展,在融媒体环境中冲出突围,就应该考虑如何提高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吸引力,在“制度与生活”研究范式下,把握党媒参与社会治理话语权构建的大众向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社会治理现代化话语中,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创新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切实提高党报党刊纸媒吸引力。

(三)回应民生关切,在地方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角色既是传播者也是信息把关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报道社会治理的阶段性进展,聚焦治理难点,反映治理成效。当前,网络谣言、用户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网络暴力负面问题的出现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党报主流媒体更应聚焦于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社会和用户可持续发展需求,以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帮助用户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

新闻媒体监督是最经常、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维护社会公正、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又是党报新闻事业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在社会治理报道中,还应充分运用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切实加强民生报道的同时,关注热点难点,适度有效开展舆论监督。通过舆论监督、网络问政平台等多种形式,形成全媒体问政、全社会监督的舆论场效应,切实将监督问政的效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拓宽社会治理主体,借助多元思想文化实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出于推动社会系统有效运作的考虑,“核心为政府的多元社会主体借助协作共赢的关系缔结,从整个过程上及各个领域、构成部分入手,组织、协调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系统,对社会失灵加以纠正的过程”[12]。

新时代赋予“社会治理”新内涵,“社会治理”的主体除了国家、政府外,还强调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包括吸纳社会组织、团体、企业、个体公民等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这些力量可以帮助政府从单向度的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转变,从而充分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好群众基础。这就要求在国家倡导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党报主流媒体应该树立治理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和使命,在信息客观公正性、核心价值观传播、舆情监测等方面凸显优势,更好地服务大局,助力发展。[13]

民族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引领。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灿烂辉煌、缤纷绚丽的民族文化。“文化存在的样态反映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生态等诸多领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是社会治理中属于精神层面的核心内容。”[14]一个时期的文化样态综合反映了社会的整体思想观念。当前,来自国内与国际的社会思潮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文化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威胁,在多元思想文化背景下,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青海党报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不仅要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加以思索,也要从横向的中西维度加以衡量。需要结合青海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坚持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引领舆论,助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注重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注重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坚持人民本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与此同时,需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人民有序、理性地参与政治文化生活,增强大众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要注重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一方面运用民族语言夯实人们的理论基础,实施高尚的精神塑造。另一方面要加强改革优化,讲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故事,掌握话语权。

结 语

总之,作为党委政府喉舌的党报主流媒体,在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一定要把准主流思想舆论和民族精神力量的“定盘星”,不断以质量提升赢得引导力的提升。在舆论引导机制上,充分发挥党报党媒优势作用,不断畅通各级组织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注重用不同载体语言和网络空间锐意创新,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提升新时代综合治理能力,通过舆论引导鼓励社会主体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让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更加巩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让党报党媒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助力实现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党报青海舆论
大美青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青海行七首(录二)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6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4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青海“闯关”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18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