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东北石油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窗洞作为建筑的灵魂,不单是采光通风的通道,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东西方经济文化相互渗透,不同风格的建筑窗洞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在文化碰撞交流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中西方建筑特色的窗洞文化。中国建筑设计在近现代时期长期受到西方建筑理念的影响,窗洞设计千篇一律,难以体现浓厚的东方意境。此外,东西方建筑风格在融合的过程中无疑会受到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功能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窗洞建筑价值的缺失。因此,建筑窗洞融合设计需要不断提炼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凸显窗洞的价值,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民族内涵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提炼。东西方悠久的历史积淀都是文化传承的根基。东方建筑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在窗洞设计细节处体现其艺术价值;而西方建筑强调建筑的布局结构,注重窗洞比例与建筑的协调。历史变迁中,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无论是中为西用还是西为中用,都创造了东西方交融的建筑窗洞艺术,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全球化浪潮下,多元文化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提升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建筑窗洞的价值。
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存在“主动学习”和“被动接收”两种模式,后者的冲击力明显高于前者。由于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排外思想,西方文化在经济侵略背景下,实现了文化的暴力输出。殖民者在东方土地上修建教堂,开始进行文化入侵。教堂建筑中,窗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营造了强烈的宗教色彩。例如,哈尔滨是宗教建筑众多的一座城市,其中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窗洞装饰极尽繁琐,立体窗洞饰以火焰形或拱形,窗间立柱以不同花纹进行装饰,宗教性的窗洞元素见证了战争时期城市的历史变迁[1]53。建筑元素在文化冲击下,既没有被西方同化,也没有同化西方,呈现出东西方建筑特色共存的局面[2]36。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商业建筑中不断融入西方元素。例如,秦皇岛绸布庄窗饰采用西方拱形配以中式线条装饰,铁艺玻璃窗透过窗洞有很好的借景效果[3]。东西方交融的建筑窗洞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建筑窗洞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碰撞、融合到和谐共处的过程。
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人开始探索文化的生存之道,试图通过洋为中用寻索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窗洞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文化的载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于西方建筑理念的冲击,中华民族没有故步自封,也没有全盘接受,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良,采用西式形制中式内容或中式形制西式内容,创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例如,开平塘口镇泮立楼西式的蓝色窗和中式的窗楣相伴,以及百合镇骏庐以立体灰塑搭配卷草涡卷等西方装饰元素等,东西方的窗洞设计手法在建筑中和谐展现[4]40。此外,中国文化在东西方融合中从未丧失独特性,在兼容并蓄中展现着浓郁的文化底蕴。例如,海南兼收各国建筑的精髓,民国园林多采用彩色玻璃作为窗洞材料,窗框采用几何图案,内部填充山水画,将西方建筑元素创新应用于本土文化,展现了海南人民浓烈的爱国情怀,成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5]114。建筑窗洞设计巧妙地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华建筑元素的独特魅力。
漫长的封建统治下,中国建筑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展现儒家伦理教化为主。窗棂雕刻以人物刻画为主,反映人们对传统道德观的推崇。但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主张摆脱封建礼制束缚,追求民主和科学,建筑窗洞的装饰题材和色彩也发生了变化。窗洞装饰题材逐渐舍弃儒家伦理的人物题材,转为造型简单的几何图案,艺术表达更加抽象。例如,南通柳家巷22号窗洞采用通透性良好的玻璃,窗棂采用简单的菱形、方形等图案,以西化的建筑元素展现着时代变迁下人们审美需求的转变[6]76。色彩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传统东方窗洞的色彩较为单一,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相符。但在审美需求下,人们融合色彩丰富的西方建筑语态,例如,南京1912历史街区建筑窗洞采用欧式铁艺窗,彩色玻璃上绘以彩画,红蓝色主调的玻璃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为单调的欧式铁艺窗增添了艺术气息[7]。东西合璧的建筑窗洞是社会变迁下民众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也是民众审美观念演变的成果。
建筑窗洞的丰富表现形式是历史人文积淀的产物。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建筑理念强行输出到中国,而完全西化的建筑风格在中华大地上又难以生根,殖民者建筑开始向中式建筑靠拢。部分华侨受外国文化影响,主动借鉴中西式建筑,建造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筑。建筑窗洞是中西方交融碰撞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模仿、摸索、发展等阶段,最终呈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局面。但中西混搭的建筑窗洞不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表现为窗洞缺乏地域特色、未考虑安全性能、难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统一与设计缺乏实用性等问题。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东方文化不能一味妥协接受,要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既突出东方韵味,又彰显西方特色。殖民者在入侵后开始修建建筑,作为其的居所。例如,岳阳海关关房的窗洞设计采用拱券造型,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风格[8]。部分人在西方侵略中看到了西方的强大,一味崇洋媚外,抛弃中国文化精髓,完全采用西式建筑窗洞设计,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例如,部分人为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对西式建筑的崇拜,盲目模仿西方窗洞设计[6]77,大规模使用造型华丽繁琐的窗洞装饰,建筑窗洞难以体现东方地域特色。另外,一些建筑工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西方建筑语态,但设计依据外国的明信片等资料,拼凑碎片化的建筑风格[4]24,堆砌西方窗洞元素,建筑窗洞难以体现西方建筑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是本国文化的根基,缺少文化底蕴的模仿,难以展现文化的独特韵味,更无法实现文化传承。
作为建筑的基本元素,窗洞需要满足安全功效。窗洞安全性能包括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窗洞墙体的承重性。首先,窗洞多就地取材,东方以木、竹居多,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但耐久性较差,易发生变形;西方则以石块居多,以彰显建筑的宏伟,在提高建筑耐性的同时,增强窗洞的承重性能。例如,汕头小公园骑楼窗洞,木质窗框腐朽脆弱,玻璃散落,窗套砖结构松散[9]74。其次,近现代窗洞采用砖混结构,虽增加了墙面承重力,但窗洞尺寸决定建筑的安全性能,不合理的窗墙比势必会造成墙体结构的破坏。例如,部分哈尔滨欧式建筑为满足采光需求,加大窗洞比例,增加了建筑立面承重压力。另外,窗洞作为建筑的外围结构,需要发挥阻挡外界环境的功能,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或大型地质灾害下,其安全性能更为重要。例如,部分地区开埠初期,建筑窗洞完全西化,未考虑当地的地质结构,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建筑易被摧毁。安全性能的缺乏是东西方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东西方建筑理念的差异,造成东西方建筑融合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出现以下三种缺乏统一性的窗洞设计。第一种,建筑窗洞各元素不统一,造成窗洞整体造型不协调。例如,天窗配以烦琐的巴洛克窗饰风格,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缺乏整体协调性。第二种,窗洞与建筑整体不相融,不能很好地西为中用或中为西用,造成窗洞元素的滥用。例如,一些人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开始追求西方时尚,但受建筑技术或工匠水平的影响,并未全面理解西方窗洞元素的价值,盲目地将其加入中式建筑,难以与建筑主体融合,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第三种,窗洞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造成窗洞价值难以发挥。例如,福州上下杭街区中外墙采用水泥抹面,窗洞以面积较小的横向窗为主,与整条西式街区风貌不融合[10]。中国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自然地协调是窗洞设计的关键,无论是东西方建筑元素,都应注重设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防止因窗洞元素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的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窗洞作为建筑的重要元素,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满足室内的通风采光需求。但早期的殖民建筑多缺乏功能性,不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历史上存留时间较短。例如,天津租界早期的殖民建筑引用印度建筑风格,未考虑天津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窗洞设计不合理,不能起到降温隔热的效果,居住舒适性差。此外,早期殖民建筑的窗洞设计缺乏对实用功能的统筹规划,造成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例如,大连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湿度较大且夏热冬冷,日本占领大连初期对窗洞进行扩建,如旅顺民主街西二巷11号完全采用日式建筑风格,选择较大的窗洞面积,满足了夏季的通风需求,但冬季保温性能降低;而斯大林路34号和风西式民居,将南北面的窗墙比调整为0.32和0.26,冬季能抵御寒冷,但夏季散热性能不佳[11],还有部分建筑窗洞设计极尽体现装饰性能,忽略其本质功能。
在历史长河中,建筑窗洞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兼具东西方建筑的精髓,呈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场景[12]722。具体表现在通过引进先进建筑材料和技术,吸收东西方建筑之优势,提升建筑窗洞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建筑窗洞设计之所以能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自身的特色,关键在于以包容的胸怀容纳多元文化,实现了东西方建筑的和谐共存。
从丝绸之路到经济全球化,中国自古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在千年发展中以独具东方地域特色的姿态屹立不倒。建筑窗洞设计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万象,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创造了东西方交融的建筑窗洞形式,更加凸显了东方建筑的意境。例如,民国时期的海南园林中,窗洞设计既有西式的几何图案,又有精致的雕刻图案,东西方建筑元素在窗洞设计中得以展现,更体现出海南本土文化的魅力[5]114。建筑的地域性是一种面对冲击的反抗,是特定历史时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老汉口里弄窗洞金属窗栅上绘以大量如意纹和回纹,表达人们对吉祥寓意的追求;朱红色的外窗与西方清水红砖相得益彰,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窗洞文化在夹缝中寻求发展的坚持[13]。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融东西方建筑之精华,发扬中华建筑之特色,从窗洞设计中体现浓郁的地域特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受到西方建筑理念的影响,中式窗洞设计需要融合现代审美和时代需求,集各家之长,展现中式窗洞的鲜明特色。
建筑窗洞设计在东西方交融中不断创新发展,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巧妙地运用各建筑手法和材料,凸显东西方融合的优势。西方建筑中,石材以其较强的硬度被广泛使用。例如,天津金融街正金银行采用天然石材作为窗洞装饰材料,发挥材料耐腐蚀硬度高的优势,以厚重感彰显建筑的财力[2]131。东方建筑材料多选择天然材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东西方建筑材料的搭配使用,能够使建筑窗洞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例如,鼓浪屿窗洞选材包括花岗石、水刷石等当地材料,以及混凝土等西方材料,东西方材料在建筑中共存,提高了窗洞选材的丰富度[12]721。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下,绿色节能理念深入人心,窗洞设计中减少了木材使用,选择玻璃、塑料、金属等新型材料,同时提取东方窗洞设计元素,使两者完美契合[14],展现东西方交融的新型建筑美感[15]。例如,天津利华大楼使用玻璃、钢材等新型材料,建筑立面窗洞线条简洁[2]93。
窗洞是建筑的“眼睛”,是居住者欣赏室外景色的通道。建筑窗洞的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建筑元素,通过巧妙的处理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协调性。例如,汕头骑楼采用多窗并列的方式,拼合的大窗增强了通风采光的效果,多种窗洞尺寸增加了建筑立面的和谐度[9]74。多重窗洞装饰元素的排列组合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给人独特的艺术观感。例如,哈尔滨欧式建筑窗洞以重复元素和统一尺寸进行规律的排列,尖顶拱券与上下尖券遥相呼应,增强了建筑的协调性;直形和圆形窗洞造型组合形成特殊的造型,产生了别样的视觉美感。东西方建筑窗洞元素的相互渗透,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法,各种元素在同一建筑中展现着各自的魅力。例如,天津疙瘩楼窗洞的拱券、水纹等西式装饰元素与墙面的本土火砖相呼应,疙瘩机理丰富了建筑的艺术价值[2]124。中国建筑讲究依山傍水,将自然景观纳入建筑中,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鼓浪屿洋楼菽庄花园的窗洞设计与海湾相对,在园内即可观赏开阔的景致[16]。建筑窗洞在东西方建筑理念的引领下,呈现和而不同、交相呼应的局面。
建筑窗洞关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通过窗洞连通室内外空间,同时讲究窗洞朝向和大小,充分发挥窗洞的温度调节功能,实现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例如,鼓浪屿哥特式风格建筑,窗洞宽高比例由1∶2调整为1∶7~1∶8,瘦长的窗体增加了建筑立面的采光,也丰富了建筑窗洞的表现形式[12]722。建筑窗洞功能的发挥,需要综合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创新融入当地气候和人文等因素。例如,重庆九龙坡铜罐驿天主堂,正面采用中式建筑风格,窗洞元素则采用传统西式柳叶窗样式,窗上面采用屋檐式造型,增加美观性的同时,屋檐式造型的镂空结构能调节室内温度,充分考虑了重庆气候[17]。造型精美实用的中西合璧建筑,充分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需求,借鉴东西方建筑的处理方法,实现窗洞采光通风的实用功能。例如,澳门受海风影响较大,建筑需要满足散热和除湿的需求。郑家大院建筑立面窗洞设计以西式百叶窗和中式隔扇窗为主,贝壳隔扇窗解决了光线的问题,使进入室内的光线较为柔和,而百叶窗通过内外和上下的处理,实现对室内光线和通风量的调整;屋面增加气窗,开多个玻璃花窗,在遮挡部分光线的同时提高通风效率[18]。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交流,无论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改变,窗洞建筑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新式形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建筑窗洞元素作为历史变迁的载体,记载了殖民时期的屈辱历史,同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的改变,选择性接受外来文化的精髓,并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和自然环境,加以适度的创新融合,以西方窗洞元素增添东方建筑的色彩,同时将各文化的建筑技术和理念融会贯通,充分展现窗洞的综合价值。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建筑窗洞完美中和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现代建筑窗洞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