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2022-04-07 12:03:42宫婷婷魏力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德育工作

■祁 可,宫婷婷,魏力敏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大国工匠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追求与目标,“工匠精神”明确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队伍的教育基地,同时逐渐成为了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现代产业下的行业及企业更加关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恰恰是时代所需的职业精神。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为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要通过德育工作的深入培育,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把“工匠精神”和德育目标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坚持技能培养和品德修养相统一,促进“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中,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匠精神”概述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可或缺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匠人们在制造产品中精雕细琢、追求完美、最细微处见真章的职业理念,是独具匠心、勇于创新、推陈出新的创造思维,是协同合作、敬业乐业、勤业躬行的职业态度。“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精神,找到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人生道路中实现个人价值。

二、“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自身重视不足,重技能轻精神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本身对“工匠精神”缺乏深度和有层次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上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上,单单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原定的教学任务,使教育教学表面化、肤浅化。专业课教师侧重实用知识的教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偏重于技能培训,轻综合素养培育,远离了学校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及行政人员则侧重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精神指导有所忽视,且工作流程相对陈旧固定,不能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榜样引领作用不够。在课上教学和课下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两者直接接触和高度互融。教师以身作则,其良好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会以各种形式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典范,对学生自我效能和行为品质产生影响。

(二)高职学生吃苦耐劳能力较差、职业认知较低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散漫,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成长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较低,致使学生面对困难时怕吃苦、易逃避,解决问题能力较弱。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能力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认知水平还不高,对职业缺乏了解,对未来发展也较为迷茫。而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轨,更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强大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工匠精神”能让学生克服本身的散漫偷懒,转向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并让学生对职业岗位有清晰的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德育工作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多数德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陈旧、空洞,脱离了现实和社会,学生的可接受度较低。德育课堂以长时间的讲授为主,缺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多元交互联系,缺乏更多的创新实践活动及课下拓展。德育课程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联系不紧密,理论知识仅仅存在于课堂内,没有产生联动,没有全面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种类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导致了学生对职业及“工匠精神”的认知浅显。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德育活动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脱离,缺少应具有的职业特征与职业精神,致使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与其他一般的课余实践活动相差无几。

三、“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始终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无论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还是基于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教师需通过完善德育工作与课程教学相统一,将“工匠精神”和德育工作的培育相结合,从而发挥出最大能量。将职校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德育课程,体现“工匠精神”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能工巧匠。构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德育体系,完善德育工作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的延伸教育。

(一)强调“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深入挖掘德育课程中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系统化的德育课程体系。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将“工匠精神”育人目标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创新与重构。如何采取有教育意义的真实案例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现实化是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可利用的教学素材。发挥各行各业的优秀毕业生的宝贵资源,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优秀毕业生资源的利用不是很充分,学校应该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在校学生开讲座、做报告,分享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让校友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以生动教材让学生从最近处感受“匠心匠艺”。结合时代,更新案例,同时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体悟和感受身边职业人所散发的精神魅力。另外,需要高职院校有效地利用区域地理优势及红色资源开发特色的德育教材,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从而发挥显性课程的德育主阵地作用。

德育课程需通过讲授法、讨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研究性学习法、分层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强调“工匠精神”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制定学生在不同阶段德育教育工作重点和措施,通过德育工作把“工匠精神”的内容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德育课程中穿插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将“工匠精神”这种优秀的品质传递给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全方位打造“工匠精神”德育环境

“工匠精神”的初步养成不能仅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还需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各类德育课程中,形成一个完整且多元化的德育环境。强调“工匠精神”全面贯通培养过程,将“工匠精神”培养寓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育、活动教育、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及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实现“工匠精神”厚植于德育工作培养的全程性。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着眼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德育课程”走向“课程德育”,实现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在一系列的德育课程中,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强化“工匠精神”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深度挖掘专业教育课和各类德育课程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优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中传递“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牢牢根植于新一代青年匠人的灵魂深处。

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对“工匠精神”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专业课任课教师、班主任还是学校行政人员都要全方面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发挥一体化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自身做起带动学生在德育课程中体会“工匠精神”的强大作用。通过德育课程中有关“工匠精神”的专项教育,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种类、岗位以及所需岗位职责、专业技能、素质。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能够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的基础设施,打造培育“工匠精神”的外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营造良好氛围、渗透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建设文化墙,展现大国工匠、企业名人事迹,或是解读身边故事。从多元多角度充分挖掘大国工匠的价值内涵,可以通过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渗透式地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让“工匠精神”渗透于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打造“工匠精神”德育环境,帮助学生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提升职业幸福感,找到自我价值。

(三)举办多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在发挥德育课程主渠道功能的同时,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联动中凸显“工匠精神”,注重互动,对整个育人过程持续改进和创新,让“工匠精神”和德育工作同向同行。整合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形成动态、开放、多维的德育资源,激发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班主任可丰富校园实践活动以促进德育工作发展。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时代热点,整合凌乱的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在细枝末节处传播“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德育课题和竞赛以提升学生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例如“1+X”证书考试、职业技能竞赛、拓展专业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参与“建行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竞赛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竞赛精神,同时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课内学习和实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而社团活动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的载体。学校社团是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促进“工匠精神”的养成。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班主任可组织户外自主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共事、主动解决问题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另一方面,通过共同协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承担、奋力拼搏的精神。除了校园活动,还可走出校园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切身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体验中践行职业精神,感受职业价值观。举办多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从方方面面来促成学生理解和养成“工匠精神”,在综合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四)完善德育课程的评估体系

在高职教育中,知识、能力与素质是不可分割的,课程评估应该凸显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侧重于高职生所必备的“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双向考核,重视学生个体职业精神的综合表现。让教育教学、检验评估的全过程都蕴含“工匠精神”,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德育课程的评估体系需涉及专业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及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一个评估内容全面化、评估方法多元化的德育课程评估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学生综合素养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将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观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将企业、行业、学生评价纳入德育评价中综合考虑,扩宽德育评价的视野,制定一个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评价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技术的升级,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结构要求也相对提高,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和举措。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用人单位不仅看重个人专业技能的精通程度,人文素养的高低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仅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而没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学生若具备“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会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的过程中向社会输出服务,在业内留下了踏实肯干、敢于承担、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印象,也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展现了学校的育人成果。

“工匠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不懈且极为复杂的过程,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紧密相连。职业精神是职业技能在不断精湛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撑,没有精神的力量达不到技能的持续精进,职业技能的发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精神的提升。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德育工作的融合是对社会的需求的呼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之需和时代之需。着力培养崇尚劳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做出特色,做出实效,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德育工作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2:48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0:10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