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日
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是漫长的中华文明长河淬炼出人类健身养生史的璀璨明珠,传承着中华文化古老的养生智慧。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近两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更催生了各种健身养生场景的创新。健身气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现代数字社会、数字文明新时代,更大程度、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进健身气功功法的数字化、场景化,同时推动健身气功国际化、市场化,是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传播力的必然要求。体育总局气功中心有关文件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和用好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在高质量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强化项目管理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上取得新成效。2022年春天,我国迎来了北京冬奥会,秋天还将迎来杭州亚运会。如何利用奥运会、亚运会的窗口机会更好地宣传推广健身气功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从经济的视角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即使在疫情肆虐的时代背景下,根据世界银行(WB)、经发组织(OECD)等数据,我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G20国家最好的国家之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所提出的双循环战略,不仅是传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全方位的转变。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贸易出口向注重文化走出去、从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好起来、走向更加文明的新时代等,这些时代的变局,为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唯有抓住这些机会,才能开创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新时代。
进一步分析“十四五”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新背景、新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是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呼唤健身气功推广新模式。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整整两年的时间,根据专家预计,随着病毒的不断迭代与变异,新冠肺炎疫情将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存在。一方面要继续在防疫上向科技要力量,通过疫苗等手段解决抗疫的需求;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通过推广健身气功功法,适合分散化的实际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赋能。二是北京的冬奥会、杭州的亚运会是展示经济水平、体育实力、文化自信、社会和谐的重要窗口,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窗口以更好的产品,展现中国新时代发展的新风貌?做得好,是机会。做得不好,就是挑战。三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亟待创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具有标志性、里程碑式的判断,从科技进步的视角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后摩尔时代”,元宇宙时代的兴起,就是典型的代表。健身气功应进入沉浸式为主导的交互推广时代,之前仅仅依靠“点对点”“一对一”等为主的推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场景式的要求。
有鉴于此,在新时代研究提出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政策、新制度等,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结合双循环、新格局的新要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注重从“数字化、场景化、国际化、市场化”(“四化”)四个方面,推进健身气功推广创新,业已成为促进项目发展的新方略。
数字化。从1945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以来,经过70多年的技术进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开启数字文明新时代。以数字内容为代表的项目模式,成为适应数字孪生时代的必然选择。健身气功历史源远流长,丰富的功法产品,必须更多地以数字内容的方式,与“互联网+”建立起更加密切的通道。如以“数字人”技术为标志的推广方式,将在更大程度上把健身气功由“他人教”为主导,向“自己学”为主导的模式转变。无论是五禽戏、八段锦,还是太极养生杖等各种功法的数字版,已经成为创造健身气功数字时代新文明的重要工程,从国家到各省,都要积极探索开展健身气功的数字化过程,并纳入成为国家和各省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项目。
场景化。在数字时代,场景是传统走向现代的主渠道。注重场景挖掘,对于创新健身气功的推广十分重要。事实上,国家近几年倡导的健身气功“五进”计划,就是十分典型的场景法推广。2020年体育总局气功中心还颁布了《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研制指南》,从运动处方入手,更是典型的场景顶层设计。通过典型场景的推广方式,对于激发人民群众健身养生的“内驱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和各省(市、区)可以根据文化脉络、人群特点、健身养生特征等,规划建设具有典型场景价值的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就是“古为今用”的重要模式创新。国家和各省在政策引导上,可以通过设立健身气功场景大赛、重点场景建设项目扶持等方式,进一步支持健身气功创新发展的提升。
国际化。文化自信,是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对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认同。丘吉尔曾说,我宁愿丢掉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健身气功的国际化发展。除了举办线上国际公开课、骨干培训、组织开展“世界健身气功日”“全球健身气功时间”等系列活动,还可以开展三个方面国际化工作:一是与中国企业同频共振“走出去”,不仅输出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等中国的生产方式,更要注重与中国特色的健身气功、传统文化与目标国的生活方式密切结合。二是创新健身气功推广模式,不仅是组织培训班等方式,更要探索与目标国的文化开展有机融合,在注重“洋为中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中为洋用”,要通过文化多样性的融合,创新出具有中国故事的新内容。三是切实提高健身气功养生文化的品味,注重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挖掘出来,实施产品化开发、标准化互认等,要细分健身气功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和产品。
市場化。运用市场机制创新推动事业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寻求事业发展的“内驱力”,必须在市场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传统的推广方式,是一种外部主导的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多元化的要求。从“适应市场”为主导到“创造市场”为主导的方式转变,是新时代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健身气功领域大量的协会、社团组织,要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从新的定价机制、价格实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要更多以市场化的推广模式,提供专业化的健身养生服务为手段,区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丰富产品与服务内容,努力形成系列化的供给方式,为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市场驱动力,促进健身气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