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议八段锦调和情志

2022-04-07 21:08:05黄健陆毅
健身气功 2022年2期
关键词:功法八段锦调和

黄健 陆毅

近年来,有关将八段锦用于调节情志的报道时有所见,有的将其用于各种疾病(包括诸如新冠肺炎之类的急性传染病)伴发的情绪波动,也有的将其用于情志性疾病(如抑郁、焦虑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本文仅就八段锦调节人体情志的机理作一简要分析,并以此为引玉之砖。

理论基础:五脏藏神,形神一体

“五脏藏神”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人体情志方面的具体体现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对“五脏所藏”有明确的论述,即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中医学所称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括,如《灵枢·天年》所说的“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狭义者仅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心理或脑功能。显然,“五脏藏神”之“神”是狭义之神。由此可见,人体的精神活动与五脏有关。而“神、魄、魂、意、志”(习称“五神”)又是对狭义之“神”的细分。其中:①“神”是指整个人体的精神活动,这一功能藏于心,这也就意味着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统领者,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这是告诉我们,“神”并不是直接藏在心,而是藏在由心掌控的“脉”,“脉”才是“神”具体的“客舍”。中医学的这一观点,或可解释健身气功锻炼具有强健心血管功能、调节心理作用的内在机理。②“魂”与“魄”是人与生俱来的两种心理活动,古人谓“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对此的解释道,魂魄是与生俱来的两种心理活动,均在心神支配下,分属阴阳,其中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称为魂,比较低级的一些本能反应称为魄。③“意”与“志”是与记忆相关的一组概念。意指记,所谓“意者,记所往事”(《三因方》);志是指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故有“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之说。

以上是居于文献记述的初步分析,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在气功学中我们没有必要如此细分,可以将“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看作是一个整体,古人撰文时采用了“指代”及(或)“互文”的手法。说其是“指代”,是因为他以心、肝、脾、肺、肾五脏指代人的形(有形),而以神、魂、魄、意、志五神指代人神(无形),并由此说明形神一体,可分而不可离;说其为“互文”,是因为人体五脏与五神的关系并非机械的一一对应,而是整体相关,即五脏中的任何一脏都和人的神志相关,只有五脏正常才能保证五神健康,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脏藏神”说还引出了另外一个中医整体观的话题——“形神一体”观,即正常状态下表现为形健则神和,病理状态下则可出现神伤致脏病、脏病致神病,这与西医学的心身观不谋而合。

實施路径:和谐脏腑,强形健体

不同功法调和情绪的路径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以静为主的功法,多从调心入手,选用坐、卧或站的姿势,在呼吸的配合下,通过存想、观想等手段实现解郁、除烦、去焦虑等“和神”的目的,这是一种对“神”的直接作用。以动为主的功法,则多从调身入手,通过“摇筋骨,动支节”(王冰注《素问·异法方宜论》“导引”语)等动作来强健形体,并由此调和情志,故他是一种间接作用。显然,八段锦对情志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他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人体的脏腑。

业内关于八段锦对脏腑及其所藏之“神”的作用有两种理解。

一是对应作用,也就是每节功法对应作用于一两个脏或腑。这种作用有的“显而易见”,如“调理脾胃须单举”等的名称,就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述了,它能调整脾胃功能及中焦气机的升降,并为“脾藏意”保驾护航;也有的则“深藏不露”,如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表面上似乎没有涉及脏腑,但八段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本节功法旧称“左肝右肺似射雕”,即“射雕”样的“左右开弓”动作对应的脏腑是肝肺两者,并间接作用于其所藏的魂和魄;还有的需要我们“细细揣摩”,如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如果只从字面上看只涉及五脏中的心,但如果细细揣摩一下便会发现,该节对脏腑作用的“起始点”是肾,是在中医“心肾相交”理论指导下,通过“摇头摆尾”的操作来强化下焦肾的功能,使肾阴、肾水源源不断地上济从而“浇灭”过旺的心火,从而使上焦之心火与下焦的肾水保持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中医称之为“水火相济”“水火既济”。这种心、肾之间的正常生理关系,也使其所藏之神、志获得保障。其他几节亦是如此。

二是整体作用,即认为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对脏腑的作用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而是整套功法对脏腑的整体调和、强健作用,如:“两手托天理三焦”并不是只对三焦一个腑起作用,而是对上、中、下三焦所有脏腑均有作用;“左右开弓似射雕”除了对应肝肺以外,还有增强心功能的作用;“双手攀足固肾腰”除了对肾脏有间接的“按摩”作用外,还直接地作用于被称为“阴脉之海”的任脉和“阳脉之海”督脉,从而间接作用于十二经络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如此等等。

无论是对应作用还是整体作用,八段锦调和情志的作用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都是通过强健脏腑而间接取得的,即:八段锦的直接作用是强健五脏(六腑)等人体的有形组分,但由于人体的形神是一个整体、“五脏藏神”,所以形体强健可使神志和缓,从而间接性地起到调和情志的作用。联系中医理论,这种“强形所以和神”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健身气功锻炼可以强健形体,而形体的强壮,又可使人精神愉悦,从而打破“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最终达到调和情志的目的。二是形体是神志的依附,所谓“形为神之宅”,强形健体相当于为神筑“宅”,使神有所依,进而也达到《内经》之所谓“积精全神”、调和情志的目的。

作用特点:整体调节,以平为期

对于人体情志和情志性疾病的干预作用,气功与药物特点有很大的区别:药物作用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作用快,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的话,就是“精准”,而且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这种“精准”性也越来越细,不但不同的情志病要用不同的药,而且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用药也不尽相同。气功则不同,其针对性很差、不能做到真正的“精准”,所以不同的疾病可以锻炼同一种功法、采用同一种练法,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功”,无论是兴奋过度还是呈抑郁的情志性疾病都可以锻炼同一种功法,如八段锦。

八段锦等对情志的作用具有四大特点——主动性、整体性、雙向性、协同性。

所谓主动性,说的是由于气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在取得老师指导的前提下,是否能够取得防病祛病的干预效果,其关键在于习练者能否坚持锻炼,有人也把这一特点称为“自助性”。所谓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气功锻炼的三大要素——调身、调心、调息是一个整体,锻炼时非但要求每一调的操作准确、自然,而且还要求将三者融会贯通,以达到“三调合一”为最终要求;其次,气功锻炼对人体的作用是整体性的,无论何种功法对人体都是全身性的作用。有人推测,气功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多靶点”的特点。所谓双向性,是指相同的功法和练法,对健康表现截然相反的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高血压者的血压降低了,低血压者的血压升高了;情志抑郁的开朗了,烦躁不安的平静了。这种效应与外交辞令“相向而行”颇有几分相似,也有点类同电路中“稳压器”的作用。协同性是指气功锻炼与中西医的其他疗法之间非但不矛盾,而且还有互相“帮助”、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以取得诸如“1+1>2”的干预效果。如:术后加练气功(手术+气功)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针灸和同时加练气功(针灸+气功),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加练气功(药物+气功),往往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气功锻炼的这些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其调和情志的过程中。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及康复方案中,推荐的八段锦、六字诀等功法并没有明确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在应用八段锦调和情志时,既要注意督促患者不间断地准确锻炼,又要适当地配合必要的药物,并依情志的变化而调整剂量,而对情志病的类型倒不必细究。

日常摄养:以防为主,三调合一

《内经》早就告诫人们要“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八段锦调和情志也不例外。具体地说,用八段锦调和情志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四气调神,即根据四时季节的不同加用其他养生方法,包括不同的功法或运动方法、食疗与药膳等。以六字诀为例,古人依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提出了“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肾水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的用字方法;又有“春不呼、夏不呬、秋不嘘、冬不呵”等禁忌提示。如将这些原则与八段锦结合,可以加强对情志的调摄。②恬惔虚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练功时的心神安宁、不图名利,努力实现形体动作(调身)、心理状态(调心)、呼吸运动(调息)的和谐、融合,达到所谓“三调合一”的练功状态,以求得最佳的练功效果。③愉悦快乐,不带着不良心理练功。因为,不良的心理会伤及脏腑、干扰气机,并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中医素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三因及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进一步分析道:“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④德全不危,即将古人“仁者寿”的忠告应用于气功调和情志的实践。

总之,八段锦作为一种以肢体运动为特征的传统健身功法,五脏藏神、形神一体是其理论基础,和谐脏腑、强形健体是其实施路径,整体调节、以平为期是其作用特点,平时要注意以防为主、三调合一。

猜你喜欢
功法八段锦调和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少林与太极(2023年7期)2023-08-25 05:28:30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少林与太极(2023年4期)2023-07-14 07:47:48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02
五味调和醋当先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0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22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8:10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22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6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42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祝您健康(2019年2期)2019-02-18 0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