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英
(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菏泽,274200)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指因暴力等外部因素造成脑部结构损伤引起脑功能障碍的外科疾病。而TBI后常伴有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休息,不利于患者伤后恢复,同时睡眠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甚至进一步损害认知功能。因此如何改善TBI患者的睡眠障碍状况成为热点话题。临床多采用助眠药物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部分药物的使用有时会损害神经系统,延缓TBI患者认知等功能的恢复,因此尝试使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睡眠障碍,对患者伤后认知功能恢复和生命质量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探讨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TBI)继发睡眠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TBI继发睡眠障碍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36±8.27)岁;外伤类型:车祸12例,跌落19例,其他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98±8.04)岁;外伤类型:车祸10例,跌落20例,其他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外伤类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经影像学检查后,符合《颅脑外伤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1]中TBI相关诊断标准并符合《常见睡眠障碍疾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2]中睡眠障碍相关诊断标准者;2)轻度脑损伤并意识清醒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重要器官功能性疾病者;2)伤前患有睡眠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3)理解能力较差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4)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定期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围绕TBI治疗方式、自我护理、预后等方面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发放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并根据患者问卷状况进行谈话或心理疏导,提前1日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饮食内容,进食时间等,收集患者遇到问题并予以解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正念减压训练:首先嘱咐患者放松,暂时忽略创伤引起的疼痛及自身负情绪。保持平静内心后让患者心中寻找一个关键词,如照顾的家属等,随后选择舒服的姿势坐下后闭眼冥想,并进行腹部呼吸,保持1 min/次,随后调整呼吸开始想象关键词,并对关键词引起的联想等情况放松心情,专注于自身的呼吸,持续15 min,1次/d。2)认知行为干预:a.认知干预,医护人员首先安抚患者,减少患者对TBI的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引导患者正确认识TBI的意外性、治疗的必要性,安抚患者减少患者对家属的愧疚感及睡眠障碍引起的烦躁感。通过宣讲相关知识,使患者意识到TBI的危害性,正确认识TBI及睡眠障碍的可治疗性,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教导患者及家属TBI相关专业知识、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如何通过运动、饮食改善睡眠障碍,组织TBI继发睡眠障碍患者之间的联谊,减少孤独感,交流克服睡眠障碍的经验。b.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制定作息计划表并要求其严格遵守,增加患者休息时间和休息次数,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脑损伤后康复训练,控制患者的饮食,减少脑损伤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定期查房,夜间增加频率,记录患者睡眠时间及睡眠状态,并在患者无法入睡时安抚患者,定期予以心理指导及认知功能测评,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受睡眠障碍的影响,保证患者病房环境适宜睡眠。并教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脑受损注意事项。
1.5 评估指标 1)睡眠状况评估:a.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3]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7个项目,总分共计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总分>16分为睡眠质量很差。b.采用SPIEGEL量表[4]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失眠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夜醒次数、醒后感觉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共计0~18分,分数越低,失眠状况越严重。2)脑损伤评估:a.神经功能评估: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5]进行评估,共15个项目,根据患者意识水平、肢体运动状况、感觉功能等11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共计0~42分,分数越低,状况越好。b.认知功能评估: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6]进行评估,与患者进行问答,并通过患者的反应时间、回答内容予以评分,总分共计0~30分,分数越低,认知功能越差。3)生命质量评估: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7]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等8个方面,本次干预中,选取其中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3个项目进行评定,项目分数计算公式为[(实际得分-项目最低得分)/项目最大分差]×100%,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高。
2.1 2组患者睡眠状况比较 组内比较发现,2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均有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PIEGL量表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上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的SPIEG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状况比较分)
2.2 2组患者脑损伤状况比较 2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均有上升(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脑损伤状况比较分)
2.3 2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2组患者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均有上升(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分)
正念减压训练是一种帮助患者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负面情绪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干预则是帮助矫正错误观点,树立正确方向,诱导患者自主地、积极地对待治疗和生活。TBI患者由于受伤的意外性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会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而受伤部位的特殊性会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如无法救治、后遗症等严重的联想,不断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睡眠。多数患者并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储备能够妥善处理负面情绪,因此引导患者进行正念减压训练,不仅可以通过腹式呼吸宁心安神缓解机体的紧张,也可以借助冥想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不安惶恐,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达到机体与精神的共同放松,同时借助冥想直面TBI后生活工作节奏的中断、及自身伤口等情况带来的影响。保持平静的心态,适应并克服恐惧,帮助TBI患者释放部分因受伤引起的负面情绪[8]。同时借助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对TBI的正确认知,明确TBI属于意外,具有不可抗性及可治疗性,并不断灌输配合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必要性,诱导患者由被动配合治疗、训练改变为主动要求康复治疗与训练,通过目的推动患者的行动,减少患者对TBI因不解引起的恐惧心理和病痛产生的不适感。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可能与观察组的干预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有关。正念减压训练通过对患者负面情绪的释放,帮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9],正确面对创伤后的疼痛、家属照顾的愧疚、住院的焦虑等负性情绪,并直面颅脑创伤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引起的一系列负面联想,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因过多负面情绪引起失眠。而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从观念上认识TBI,减少患者对TBI严重性的夸大,让患者正确认识TBI,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情绪得到释放,观念得到转变,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面对TBI,积极面对过去,正确面对疾病[10],减少内心的恐惧,同时使患者明确TBI后充足的睡眠、积极的康复训练是迅速康复的关键。并予以正确的训练方式,缓解自身压力,减轻创伤带来的痛苦和受伤后的不适,对于TBI的认知均得到改变,从容面对疾病。夜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放松生理状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等共同作用,改善睡眠状况。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脑损伤后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观察组干预模式对睡眠和心理状态的调节改善有关。TBI后会对神经产生一定损伤,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自身处于不良状态,并不断影响受伤的脑部组织,加重损伤程度,不利于TBI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睡眠质量的不断改善可以加速创口的愈合进程,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同时适当的情绪放松及对治疗的配合可以加速神经元的生成,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增加神经功能重建速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同样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有关。随着患者睡眠状况的逐渐恢复及定期的正念减压训练不断帮助患者调节内心负性情绪,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树立治疗信心[11],同时由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认知等功能逐渐恢复,躯体功能得到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改善影响患者,使患者TBI后与外界交流逐渐增加,社会生活状态不断调节。患者TBI后的各方面功能逐渐恢复,提高患者由于病痛降低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行为认知干预能够改善TBI继发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