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一种空白”*
——不破哲三论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

2022-04-06 03:00刘艳玲
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本论手稿资本主义

刘艳玲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推进,国内学者也愈发注重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成果,日本马克思主义作为异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马克思主义演说范式的、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其中,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日本共产党前最高领导人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的探求,不仅体现了日本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极高造诣,也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在不破哲三看来,虽然经济危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从经济危机问题着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度批判,但是,现行版的《资本论》全三部却并没有体现其对经济危机问题系统化的深入分析,他认为这是《资本论》的“一种空白”。在撰写《恩格斯与〈资本论〉》(1997 年)、《列宁与〈资本论〉》(1998—2001 年)的过程中,不破哲三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发深刻,于是他又花费近两年时间深入研读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的手稿集,潜心钻研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确立等问题,并最终形成著作《马克思与〈资本论〉——再生产与经济危机》(2002—2003 年)。在这部著作中,不破哲三力图厘清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发展轨迹,尝试以再生产论为根基探明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分析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弊端,明确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资本论》中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破哲三认为,《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讨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经济危机从‘可能’到‘现实’的转换机理”以及“再生产过程中‘均衡’被打破的发生机制”这样三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

(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问题

不破哲三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部中反复强调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然而,我们在《资本论》前两部中无法找到马克思对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这一结论的论证过程。第二部中关于经济危机问题的讨论只进展到论证了存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关于这一问题,不破哲三进一步指出: “实际上,马克思本人曾在第二部第二篇手稿的备注中明确地记录着将要在第二部中详尽论述‘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写作构想,而恩格斯在后来编撰第二部时也特别在第二篇第十六章的注释里介绍了马克思的这一备注。也就是说,马克思原本计划在第二部的第三篇,即再生产论篇章中,进一步分析为何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然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引发经济危机,然而我们在现行版的第二部第三篇中却完全找不到这部分内容。”(1)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と〈資本論〉——再生産論と恐慌》(上),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三四ページ。

(二)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换机理问题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商品流通和社会再生产过程都隐藏着经济危机发生的要素,同时他指出,“这些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557 页。即马克思论证了,再生产过程中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要比简单的商品与货币流通过程中大得多。然而,不破哲三指出,马克思在这里论述的仍然只是“可能性”,至于经济危机究竟是按照何种机制出现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变,《资本论》中并没有阐述。同时,他认为,对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如何在再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激化的,也就是说,经济危机与再生产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有机联系,这些关键问题都未能在《资本论》中得以充分呈现。

(三)再生产过程中“均衡”被打破的发生机制问题

在不破哲三看来,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论述了资本家追求无限利益而进行过剩生产与工人由于生活贫困而消费受限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虽然马克思还论证了维持社会再生产循环顺利进行的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由均衡走向失衡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一环;但是,《资本论》中却未能破解各生产要素之间原本均衡的比例在现实中是如何被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打破的,同时也未能明晰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各生产要素之间均衡状态被打破的现象为何会以周期性的方式出现。

对于为何《资本论》会出现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不破哲三认为,后人无法仅通过《资本论》来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版的《资本论》并没有按照一般的逻辑顺序对经济危机展开讨论。而他所认为的《资本论》在关于再生产论与经济危机理论关系研究方面所存在的“空白”是指,在《资本论》全三部中无法找到马克思在再生产理论前提下对经济危机的根源、动力,以及最终爆发等问题的系统阐述,这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空白”,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要做的正是通过对马克思的原始文献,特别是手稿、笔记等文献的深入钻研来解析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发展轨迹,同时解开研读《资本论》过程中所存的疑惑,从而实现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入把握。

二、探寻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思想的发展轨迹

要想探寻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史,首先必须明确《资本论》的写作时间与成文时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问题的探索展开有效钻研。

(一)关于《资本论》的写作时间与成文时间问题

马克思毕生花费40 余年钻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据统计,在长达24 年的撰写过程中,马克思“研读了2000 多册有关的经济学著作,参阅了4000多种报纸杂志,钻研了大批英国官方会议文件和蓝皮书。他关于《资本论》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笔记达100 多本”。(3)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生命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年版,第10—18 页。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既有思维上的连贯性,也有思考问题时的穿插性,甚至还有论证问题时的跳跃性;此外,出版社的编排、不同版本的差异,以及后世的人为规整等因素,决定了钻研《资本论》恐怕不能按照一般的思维习惯进行。例如,从写作时间上看,现行《资本论》的第四部《剩余价值学说史》(完成时间1862—1863 年)从时间上来看却是最早完成的,而后是第三部(完成时间1863—1865 年),之后是第一部的最终稿(完成时间1866—1867 年),最后才是第二部第二手稿到第八手稿(完成时间1865—1881 年),即后来由恩格斯完成编写的第二部。不破哲三正是按照“从《伦敦笔记》开始”“钻研《1857—1858 年手稿》 ”“钻研《1861—1863 年手稿》 ”“钻研《资本论》第二部第一手稿”“钻研《资本论》第三部”“钻研《资本论》第一部”和“钻研《资本论》第二部”这样的顺序来展开其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研究的,并按照上述顺序分别形成了其著作《马克思与〈资本论〉——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第一到第七篇章,由此逐步解答了之前提出的三个问题。

(二)理清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思想的发展脉络

1844 年2 月,恩格斯的第一篇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公开发表,受其影响,马克思也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问题的关注与探索,并在之后的《共产党宣言》(1848 年)中以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下的欧洲社会的直观惨状为依据,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不破哲三认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问题的深入思考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在1850—1853 年期间写下的《伦敦笔记》,其中《反思》这篇文章中的许多重要观点已经开始触及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其一,马克思在《反思》中指出,相比商人与消费者的交易,商人与商人的交易由于并不受最终消费的制约,因而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这既是商人们盲目扩大生产展开投机行为的原因,也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其二,马克思剖析了李嘉图、西斯蒙第等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过剩与消费限制问题的争论,这为他日后以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来思考经济危机问题确立了逻辑起点。其三,马克思批判蒲鲁东只看到了工人个人消费而忽略了资本家个人消费,这推动了他日后关注再生产理论。

之后,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详尽地讨论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问题。其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货币的职能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货币的出现使买与卖的行为出现了时空的断裂,这带来了经济危机的初始可能性。接着,马克思分析了商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他认为交换包括“为了消费的交换”和“为了交换的交换”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即“交换二重性”,其中“为了交换而交换”是商人的根本属性,这一属性是推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的又一动因。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以“为了交换而交换”来定义商人属性的思维方式非常有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这是马克思在后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时,帮助他找到概括其精髓的“为了生产而生产”的重要来源,同时也为马克思论证生产与消费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源提供了重要思路;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接下来马克思将跳出流通领域,转向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领域来进一步探索经济危机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具体机制,因而,这一阶段对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此外,《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发展的推动还表现为,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认知。古典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都没能跳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框架本身,然而,马克思是要探究经济危机现象下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这成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后续延展的核心出发点。

接着,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部(1863—1865 年)中开始思考经济危机的根源问题。其中,在第三篇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中,他分析了资本主义内部的诸多矛盾。不破哲三认为: “虽然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一章内容与经济危机的关系,然而,透过马克思的论证过程我们可以推断这里论述的几对矛盾关系与经济危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断定这几对矛盾事实上就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4)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と〈資本論〉——再生産論と恐慌》(上),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一三八ページ。首先,第一对矛盾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与剥削的实现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实际上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解读了资本的剥削本质和实现剥削之间的矛盾,明确了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发生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其次,第二对矛盾指的是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与追逐资本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增殖的本性导致生产不断扩大,而生产不断扩大会带来资本利润率的下降,这就导致了流通领域的资本与再生产领域的资本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出现突然停滞,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最后,第三对矛盾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所谓“失业的资本” “失业的工人人口”(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279 页。本质上都是因为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追求增殖和追逐利益,而并非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由此决定了产品的生产量不可能是由社会的需求量决定的,同样工厂对工人的需求量也不可能取决于生产规模,于是矛盾纷至沓来。因此,马克思论述道: “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285 页。那么,经济危机便成了这种“不一致”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的唯一出路和必然结局。

最后,不破哲三在《资本论》第二部(1865—1883 年)第二篇的注释中发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根源的论述。这一内容是恩格斯备注的、一定要关注的马克思手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手稿上,这里插入了下面这个准备以后加以阐述的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工人作为商品的买者,对于市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作为他们的商品——劳动力——的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势是把它的价格限制在最低限度。——还有一个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全力扩张的时期,通常就是生产过剩的时期;因为生产能力从来没有能使用到这个程度,以致它不仅能够生产更多的价值,而且还能把它实现。商品的出售,商品资本的实现,从而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受一般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而是受到大多数人总是处于贫困状态、而且必然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的那种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属于下一篇的范围。’。”(7)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350 页。马克思在这里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发,分析了这种生产方式本质上存在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另外,马克思客观地承认,繁荣期也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循环中出现,然而恰恰是繁荣期的过剩生产与大多数人因长期贫困而无力消费,使得繁荣期必定朝向危机期转化。

综上,从《伦敦笔记》(1850—1853 年)、《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的第三部(1863—1865 年)至《资本论》第二部手稿(1865—1881 年),不破哲三厘清了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

三、马克思再生产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关系

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然而马克思的论述却表明,作为根源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并不会直接地引起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事实上是存在于资本与资本的交换过程中的,即在社会再生产的资本循环过程中经济危机最终由“可能”转变为“现实”。

(一)简单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不破哲三在《资本论手稿集》中发现,事实上马克思早在《1857—1858 年手稿》中就列出了简单再生产公式的雏形:(8)マルクス:《資本論草稿集2》,大月書店1993 年版,七八ページ。

马克思分别用A、B、C、D、E 来表示不同的生产部门,A、B 代表原料生产者,C 代表机器生产者,D 代表资本家消费剩余的产品,E 代表工人的生活必需品。

倘若我们依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建构的简单再生产公式的思路,也就是认为A、B 和C 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D 和E 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同时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用v 表示劳动(可变资本),用c 表示原料和机器(不变资本),用m 表示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就会得到:

Ⅰ(生产资料)部门: 180c +60v +60m =300

Ⅱ(消费资料)部门: 120c +40v +40m =200

综合简单再生产公式就会得到I(60v +60m)=II120c。我们发现上面这一结果完全满足马克思后来的再生产公式。(9)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と〈資本論〉——再生産論と恐慌》(上),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一五一ページ。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在再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分配必须遵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一旦这个既定的比例被破坏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结果。另外,D、E 过多,也会生产过剩。也就是说,单个资本家必须处理好一个部门中原料、机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关系。第二,资本家们要处理好产品的消费和产品的价值实现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要将剩余价值按照适当的比例分配成用于消费的和用于生产的不同部分,即处理好积累率的问题。不破哲三认为,上述两个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这里马克思不但看到了无限制的扩大生产与消费受限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并且已经开始思考为何资本突破消费的限制进行过剩生产是可能的这一核心问题。第二,马克思考察了通过平衡各要素的比例保持再生产均衡以及再生产过程中如何分配资本的问题。当然,这些平衡并不是人为意志可维持的,表面的均衡会在再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与交换活动的发生被不断打破,从而最终走向危机。在不破哲三看来,这是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理论与再生产论相结合的最初探索。

(二)流通过程的缩短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不破哲三发现,在《〈资本论〉第二部第一手稿》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和经济危机爆发相关的因素,那就是流通过程的缩短,他认为这是马克思在论证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经济危机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循环的过程中导入了一个新的因素,即‘流通过程的缩短’,这一新的因素,可以被认作是马克思论证经济危机实现从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决定性要素。”(10)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と〈資本論〉——再生産論と恐慌》(中),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八八ページ。

马克思用公式G(货币) —W(商品) —P(利润) —W’(增殖的商品) —G’(增殖的货币)表示货币资本的循环,而银行的出现使得资本家早早就实现了W’—G’的转化,这一过程似乎和从商人那里获得货币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流通过程明显缩短了,再生产过程明显加速了,而实际上流通过程的缩短在诸多方面推进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首先,流通过程缩短使再生产过程独立于现实需要之外。资本家与商人依靠银行完成W’—G’的转化,使再生产顺利进行,然而,于商人而言,他们仅仅是估算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能力就购进了商品W’,而显然,此时商品并没有离开流通领域,还在商人的手里,也就是说产品并没有变为最终消费品,而市场上的真实需求是否和商人们的估算相一致乃是未知。然而,于资本家而言,他们要的只是W’能够换成货币,从而继续购进生产资本诸要素W,保证W—G—W 这一过程的顺利推进、循环往复就是他们的目标。如马克思所述: “想象中的销量脱离了实际的需求而独立了起来,虚构的W—G—W 完全掩盖了实际的市场状况,这其实是为危机在做准备。”(11)マルクス:《資本の流通過程〈資本論〉草稿1》,大月書店1993 年版,七八ページ。

其次,流通过程缩短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全部经济循环的繁荣假象。如上所述,资本家独立于现实需要而将再生产开始了。这种盲目扩张的再生产不会只驻足于生产资料的生产领域,而必定会向消费资料的生产领域扩大,也就是说,再生产的盲目扩张逐渐会遍布产业消费与个人消费的所有行业,而由此引发的大量的虚假需求又会更进一步推动盲目追加生产的扩大,这时社会就会呈现出一派各行各业都无比繁荣的景象。而实际上,“繁荣”的表象下掩盖的是各种要素间以及各生产部门间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正在全社会内部发散与累积,并逐渐出现连锁反应。最初,商业资本家们开始大规模地争夺市场,紧接着就会出现商品还未销售出去银行贷款已到期,资本家们不得不宣布破产,而由于盲目扩大生产而产出的大量过剩的产品只好被倾销,于是表面的经济过热原形毕露,最终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

最后,流通过程的缩短使资本“为了生产而生产”的本质得以实现。不破哲三认为,虽然在《1857—1858 年手稿》和《1861—1863 年手稿》中,马克思集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具有忽视市场现实需要而盲目扩大的基本特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一种新的手段使生产能够突破现实需要的约束,否则在现实中生产很难完全无限制。在再生产过程独立于现实需要之前,在再生产均衡条件的制约下,扩大生产仍然是被约束在有限的范围内的。而“流通过程的缩短”这一新的发现在现实中彻底地帮助资本摆脱了束缚,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了生产而生产”,成为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动力。因此不破哲三认为: “‘流通过程的缩短’这一要素的发现对于马克思解开经济危机的现实性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2)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と〈資本論〉——再生産論と恐慌》(中),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九八ページ。而这一内容的重要程度也被恩格斯所认可,因此在现行的《资本论》第二部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原封不动地呈现了马克思手稿中的这一内容。马克思还将 “流通过程的缩短”称作“这种抢先的形式”,“抢先”对于以生产规模无限扩大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流通过程的缩短”的发现对解开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这一谜团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信用制度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不破哲三还钻研了再生产与经济危机关系中信用制度的作用,其研究成果集中于他1997 年出版的著作《恩格斯与〈资本论〉》(13)不破哲三:《エンゲルスと〈資本論〉》(下),新日本出版社2003 年版,八五~一一一ページ。中。他发现:

第一,马克思早在1856 年撰写的《欧洲经济危机》和《法国经济危机》(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54—86 页。中就指出,当时英国新建的大批投资银行、投资公司以及大范围的投机过热行为是在为经济的崩溃做准备,就在紧接着的1857 年,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普遍性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这完全应验了马克思当初的推断。而后,在《1861—1863 年手稿》中,马克思在阐释生息资本问题时正式提出了信用制度的问题,他指出: “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危机还有许多因素、条件、可能性,只有在分析更加具体的关系,特别是分析资本的竞争和信用时,才能加以考察。”(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人民出版社1973 年版,第585、609 页。

第二,在《资本论》第三部的“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作用”篇章里,马克思这样写道: “到现在为止,我们关于信用制度所作的一般评述,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B.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这一点,和第2 点要说的,有部分共同之处……另一方面,信用又会加速商品形态变化的速度,从而加速货币流通的速度……2.由于信用,流通货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 (另一方面,信用又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 ”(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493—494 页。不破哲三指出,实际上在《资本论》第二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明示了: “是在信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和规模所必需的流通过程缩短这一形式才得以实现。”(17)マルクス:《資本の流通過程〈資本論〉草稿1》,大月書店1982 年版,四九ページ。

第三,马克思在上述手稿中还明确了信用制度对生产无限制扩大的推动。信用制度的典型特性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使某些领域的剩余资本向需要资本的地方转移,这一特性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为了生产而生产”的动机不断被强化,同时也使得生产的无限扩大成为可能。

综上,不破哲三从简单再生产、流通过程的缩短以及信用制度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三个视角出发,探明了马克思再生产论与经济危机理论之间的关系,诠释了马克思如何通过解析资本在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暴露出其追逐无限利益的本性,并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的。

结 语

不破哲三以马克思的手稿为基础来研究《资本论》以及马克思经济思想,体现了日本学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和缜密性,彰显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文献考证和原始文本解读的‘学术性’”(18)韩立新:《日本马克思主义:一个新的学术范畴》,《学术月刊》2009 年第9 期。这一突出特征。日本的大月出版社曾于1993 年出版了全九卷的《马克思〈资本论〉手稿集》,共计23 本,这九卷的手稿集几乎涵盖了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历程中所有的思想焦点、思维断点、思考路径、概念界定等重要内容,既是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学者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必要素材。不破哲三以手稿为基础研究《资本论》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此外,不破哲三认为,当今美国企图向全世界推行的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本质上仍未逃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问题,特别是信用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在再生产循环中的助推力,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加无法避免走向危机。所谓新自由主义,不过是通过加大金融杠杆的力量创造“贷款消费”的热潮,在表面上解决了低收入者的“消费受限”问题,一方面人为地缩短产品的流通过程,制造虚假繁荣,另一方面资本家们从金融经济中牟取巨额利息利润,这必将引发危机。“新自由主义通过把美国式金融体制、经济体制强加给世界,制造了一种危险的舞台装置,使得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瞬间就波及全世界”。(19)不破哲三、郑萍:《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及走向》,《红旗文稿》2010 年第23 期。不破哲三身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前最高领导人,其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马克思再生产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钻研,对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架构和经济规律所作出的深度探索与思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资本论手稿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大家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作家手稿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