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五朵金花”之一,曾在中国有过广泛讨论。与“明清说”、“元代说”、“宋代说”、“唐代说”、“两汉说”、“春秋战国”说不同,笔者提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说。笔者认为,洋务运动奠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奠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政治基础,新文化运动则奠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是在发展中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社会条件,这个时期的经济还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经济,而只能是前资本主义经济,相应地,这个阶段应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中国曾经有过热烈而持续的研究和讨论,仲伟民先生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一文之中,将其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期、证明期、重生期和反思期。其文大意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其后就是各式各样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比如“战国说”、“西汉说”、“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清代说”等;而随着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与思想解放,学者对这一问题逐渐产生怀疑,因而出现了“情结论”、“死结论”、“假问题论”等说法。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合理内核论”,即在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大前提下,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提法的一些合理内核。而且近来也还有学者亦然坚信中国确实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事实。另外一些學者则用“近代化萌芽”、“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等话语取而代之。
资本主义萌芽不仅在中国曾是研究热点问题,而且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如此。存在是证明的前提,如果不能证明确实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事实,那么举例证明就是徒劳的。资本主义萌芽究竟是什么呢?要弄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首先要弄清资本主义是什么。笔者坚决反对跳过资本主义谈资本主义萌芽的做法,也反对跳过没弄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就直接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的做法。遗憾的是,资本主义是什么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是笔者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的制度,起码要在机器化生产的环境下才可能出现。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也有多种说法,比较典型的有傅筑夫、李竟能、吴大坤等的观点。“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前资本主义”阶段,就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前提的阶段。此外,政体也应该是考虑的。如果没有宽松的政治环境,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萌芽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社会存在一定会为社会意识所反映,如果一个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那么在学者以及文人的作品中,一定会有大量阐述的。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五段说”的一个产物,如果这一学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萌芽应该在封建社会后期而不可能在前期出现,因而战国说、西汉说是可以不加以讨论的。至于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清代说,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也是可以排除的。必须承认的是,资本主义是一种舶来品,如果没有与西方的冲突与交流,中国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的。因而,如果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那一定不可能出现在君主政治和小农经济社会中,也不可能产生在士大夫文化中。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准,学界也有过讨论。李文治、江太新等人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首先要看是否有“自由雇工”的存在。而吴承明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三标准说,即:第一,应把资本主义萌芽如实地看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而不是指一种内含的因素或发展趋势,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二,资本主义萌芽是指一种生产关系或发展趋势,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以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第三,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的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知音向新的生产方式。这些话当然是对当然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告诫,可是问题很多。如果把资本主义萌芽看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而不是当做一种内含因素或者发展趋势,那么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以举例子的方式来论证,又应该以什么方式来论证?而且新事物产生就一定不会中途夭折吗?这也太理想主义了吧!
必须指出的是,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并不等同,但是,二者是有联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的前提,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升华。实际上,肯定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学者,是强调世界发展的普遍性的;而质疑者则强调世界发展的差异性。有资本主义萌芽并不一定有资本主义,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个前提。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那些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而否定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人就是不成立的。又有因为中国的多元性而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多元社会,尤其是中国这种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是否可以因多元性就否定资本主义萌芽曾经产生过呢?笔者认为,只要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而且社会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那么就可以断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产生过。众所周知,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欧,因而中国的资本主义不可能早于中西大规模交流之前。在明清时期,虽然中西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可是其交流内容往往为科技、思想文化,虽然经济也有一定交往,但是不涉及具体的经济制度。在明清时期,双方的交流是比较平等的,甚至中国略占上风。西方对东方的富裕非常羡慕,对儒家文明也是非常景仰。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中西交流一直是比较抵制的,哪怕在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如此。我们中国有个传统,喜欢什么事情都向前追溯,觉得越前越好。可是很多时候这是不对的,恰好相反,它应当向后寻找。因此,笔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确实在中国产生过,只不过不是明清,也不是宋元,更不是汉唐以及战国,而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具体讲,是洋务运动到三大改造之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可是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对西方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在朝野引起巨大反响,也没有实际行动,中国变化实际上也没有很大。
【参考文献】
[1] 仲伟民.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 学术界, 2003,4.
[2] 徐晓望.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合理内核与中国近代化问题[J].学术研究, 2003,1.
[3] 方 行. 不要否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4.
[4] 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1985,5-6.
【作者简介】
龚罗兰(1992—),女,江西抚州人,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