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利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能否达到合理科学程度,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资源安全性,并且关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总体实施成效。在目前的现状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权责发生制的重要会计制度正在着眼于全面深入推进,充分体现了事业单位创新与转变原有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体系中融入权责发生制的实践意义价值,合理给出优化与整改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要点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权责发生制的本质在于单位会计人员在处理各个层面的会计事务过程中,主要根据本期会计期间的全部收入与费用来计算本期会计损益,并且将上述的数据计算结论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实践根据。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权责发生制的深入全面推行有益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更好的资金周转使用效率,并且还能实现节约单位资金成本以及保证会计数据信息完整的目标。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原有会计体系制度正在产生显著的转变,单位会计人员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内涵意义应当给予准确理解,积极采纳与推广权责发生制。
一、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含义特征
(一)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含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范围内,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含义就是在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归属期以及会计收入过程中,主要依照权利与责任的真实发生状况予以判断。由于受到权责发生制带来的显著实践影响,因此单位会计人员应当将本期内全部的费用都纳入到本期的会计业务核算范畴,而不去详细区分款项的真实偿付与否。但是如果费用没有被纳入到本期的会计核算范畴,那么会计业务人员不应当将其视为本期费用或者当期收入来进行处理。权责发生制构成了会计要素中的确认计量基本实施标准,单位会计人员对于确认各个时段内的费用与收入总额都要严格参照上述的会计计量基本规则,确保达到维护单位会计资产安全完整的目的。
(二)权责发生制的特征
权责发生制的显著特征体现在科学性、实时性以及准确性,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不再普遍采纳原有的收付实现制,而是转变成为创新运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业务开展实施模式。作为合理性较强的会计核算模式方法而言,权责发生制对于各个时段内的单位业绩数据指标都能予以精确的呈现反映,进而有效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负责人员可以做到实时掌握现有的单位财务变化波动情形。通过实施以上的判断分析,可见权责发生制本身具有合理科学的显著实践优势,因此值得被推广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实践工作领域。
<H:\张毅20220328\名刊会\中国民商202202\中国民商2022-2源文件\文中图9.jpg>
图为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数据结论
二、权责发生制运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层面领域事务如果要得以平稳安全推进,那么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支撑保障因素就是单位物质资源。与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机构部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务必做到妥善维护单位资产安全,切实预防与阻止国有资产的减损后果发生。权责发生制的重要实践工作举措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人员准确核对当前的单位资产资源总数,有效预防了单位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的减损倾向存在。从以上的角度来讲,维护单位的资产资金完整安全性必须要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
(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结余数据信息完整
单位会计业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准确核算现有的会计账目资产,确保能够做到妥善避免会计资产的错误核算现象。然而在收付实现制的传统会计业务核算模式下,单位会计人员对于现有的会计资产记录数据没有展开详细完整的检测运算,那么就会造成单位内部的资金资产频繁发生缺损状况,不利于保障与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物质资源安全。与之相比,运用权责发生制作为单位会计核算的业务开展基础更加有益于保证收支结余的计算结论准确,创建了透明化与公开化的单位会计业务实施氛围。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
目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氛围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同样需要充分参与到行业竞争过程中。为了突显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潜能与优势,那么单位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业务人员就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手段来利用单位资金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现有的资金经费以及固定资产都要得到最大限度内的合理规划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充分融入滲透有益于合理分配单位内部资金,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创造最大化的会计实践工作效益。
三、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具体实践运用要点
现阶段的权责发生制模式已经普遍得到了单位会计业务人员的认可接受,同时也明显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原有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转型。但是从总体角度来讲,行政事业单位体系范围内的权责发生制运行保障手段仍然存在薄弱性缺陷,那么就会严重阻碍权责发生制的深入推行开展。为了在根源上促进实现创新与整改,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人员目前需要积极转变思路认识,关键应当体现为如下的转型实践要点。
(一)核算隐性负债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表现为隐性负债比例过高的倾向,那么单位的经济效益目标就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还会增加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压力。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会业务人员针对隐性负债的真实数额并没有给出真实的会计核算处理结论,那么将会造成单位管理人员忽视隐性负债的偿还过程。为了维护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安全,作为单位的会计财务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隐性负债核算统计工作的必要性。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对于隐性负债在单位全部资产范围内的占据比例数目应当进行准确的计算,同时还要做到及时上报现有的隐性负债比例数目变化状况。
会计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确定为会计业务的数据信息本身存在误差,那么立即需要给予必要的整改。会计核算业务的全面运行开展过程不可缺少事业单位的物质资源支撑,现阶段的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会计核算业务领域存在过高的成本投入缺陷。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思路方法在根本上突破了分散式的会计业务流程,有益于事业单位节省更多的核算流程成本。单位会计人员在集中处理各个层面领域的会计账目数据信息基础上,会计核算操作过程的时间成本也会得到明显节约,促进了事业单位的业务实施综合效率优化提高。单位管理人员针对单位内部的会计岗位、财务预算管理岗位以及其他岗位的人员职责都要给出清晰的界定,避免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业务存在混乱实施情况。单位会计从业人员针对关键性的会计账目核对、会计资产核算以及会计票据的传递接收环节都要给予格外重视。
(二)处理会计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因素应当重点包含会计资产、会计费用支出、会计收入以及单位负债,以上多个层面的会计因素都属于非常关键的会计核算指标组成部分。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全面推行了权责发生制,因此有益于單位会计财务人员针对多个层面的会计要素给予正确的核对处理。会计财务人员具体针对单位范围内的应收账款在进行核对与统计的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积极采纳与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单位会计业务人员通过采纳信息化的会计核算辅助手段,应当能够确保实现精准程度更高的会计核算数据,全面增进会计业务人员以及单位内部其他岗位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
下表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确认的账务处理过程:
行政事业单位目前针对会计业务流程中的集中核算模式应当积极予以普及运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总体实施思路体现在会计业务人员统一负责完成各个层面领域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基础性的单位会计业务能够得到集中化的处理,合理控制单位会计业务的开展运行成本。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于集中性的会计核算业务模式正在全面进行采纳引进,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核算流程也在不断产生转型。会计集中核算有益于节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资源,全面深入推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以及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引进与采纳会计集中核算的全新实践做法,应当能够突破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核算操作实现流程,体现了控制会计核算经费资源支出、优化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确保单位资产安全性等重要价值。
(三)政府购置以及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部门机构的采购负责人员对于购置特定种类的大型设备资产应当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支出,确保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实践思路来应对处理政府购置问题。具体在结算政府购置中的资金数额过程中,会计业务人员应当秉持认真与全面的态度,确保做好综合性的收支核算工作。会计业务人员目前针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权责发生制开展保障机制也要予以合理完善,严格保障国库资金的安全性。
下表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具体运用实施要点:
四、权责发生制的完善改进思路
(一)促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的会计业务人员是否具备优良的实践业务能力素养,在根本上关系到权责发生制的开展推行实效性。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要达到更好的综合素养能力标准。单位管理人员针对单位会计人员应当展开严格的岗位业务操作培训,旨在促进单位会计人员形成更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门业务能力。
(二)严格防范与预测财务管理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将会威胁到单位资产安全,并且减损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实践工作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目前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必要性,进而运用科学手段来预测单位财务风险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处于多变与复杂的市场运行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本身需要承担的各种类型经营风险都会普遍存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当前时期需要应对的潜在市场业务开展实施风险如果无法做到科学的判断,那么就会阻碍与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期经营利润目标实现。
财务风险防控在客观上有益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获得更加准确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产支出数据结论,对于严格防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成本超支风险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风险管理举措的全面实施推进必须要充分依赖于风险监督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目前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领域中的风险管理监督保障机制应当予以必要的优化调整。由此可见,全面防控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业务经营风险以及内控管理风险具有显著的必要性。
(三)推行全面预算的管理体系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体系制度有益于行政事业单位达到更好的会计核算实践水准,对于会计核算的结论数据准确性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目前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保障制度应当尽快加以完善,促进规范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应当体现在借助于预算手段来优化分配行政事业单位的现有资源,确保达到紧密衔接行政事业单位各个业务岗位部门的效果,对于总体性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目标予以促进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工作举措应当被包含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范畴,旨在结合专门性的预算管理途径方法来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资源成本,确保吻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规划的目标。目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行政事业单位实践工作日益趋向于规范化,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现有的框架体系应当达到更为完整的标准,切实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安全风险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总体实施思路就是结合预算管理的专业化手段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提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生产活动予以必要的组织协调。目前面临行业市场竞争的整体转型背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实践工作应当能够融入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各个业务实施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经过全面整合汇总后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因素能够给予更加理性的判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的预警体系机制予以建立。全面预算方案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重要实践工作的基础前提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给出科学与完整的全面预算方案,那么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后续实施预算管理的环节中就会频繁遇到多种阻碍因素。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做到综合评估与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规划、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已经达到的预算完成状况、行政事业单位所在市场领域的波动变化因素等。具备可操作性与全面覆盖性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方案更加有益于科学引导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人员,经过严格审核确认后的全面预算方案必须要得到充分的推行实施。预算执行人员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总体规划方案应当给予必要的反馈,进而有助于预算决策人员实现相应的调整。
五、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现有的会计体系制度如果要得到综合整改完善,那么不能缺少权责发生制的关键支撑保障手段。近些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多数会计业务人员以及单位管理人员已经能够认同权责发生制的良好实践成效,对于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运行实施弊端予以准确的查找。具体在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人员有必要妥善处理会计核算因素,准确核算各个周期阶段中的隐性负债数据,并且还要做到严格控制政府购置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的开展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松.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9):12-13.
[2]刘文娟.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用的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0(19):121-122.
[3]杜怀军.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J].商讯,2020(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