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英
摘 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在此形势下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新农村建设展现出了关键作用,所以需要全面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有序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将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确保农业经济管理更加高效,以坚实的基础助推农村经济管理高效开展。由此可见,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农业生产日趋正规和科学,逐渐将一定的体系形成。但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形势各不相同,同时长时间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并未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新农村的构建力度,这有效推动了农业良好发展,同时也带给了相关工作人员诸多新挑战。新时期,我们必须对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状况进行重新审视,将其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进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有效解决措施,其意义极为重大。所以,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探讨是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时代性和地域性概念,囊括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分配、消费、销售、交换与生产等环节,全面组合规划各阶段的体系、规则与行为。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监管、计划和控制市场主体、组织的运行机制,将相关农业生产发展资源要素、方向路径以及制度政策的引导支持工作切实做好。
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对农业的高效、高质发展极为有利,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立足于宏观角度来看,农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在于对和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合理性、科学性、合法性进行规范,确保经营模式、生产方式、市场结构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立足于微观的发展实践看,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就是将农村领域物、财、人的分配和交换切实做好,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將资源要素的潜在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充分调动市场、资金和人才的积极性,顺利形成现代农业布局,以坚实农业基础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性
对于农村建设而言,管理体制滞后属于妨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较小,就现代农业大规模的作业情况和要求不相符。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仍主要采用的是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各户都不愿意将土地转让或出租,进而造成各户的农业发展情况均不一样,而就大规模的农业经济管理内容,明显不适合管理一家一户,既会促使管理的任务量增多,也会导致管理难度增大。其次,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针对农业生产企业来说,其中的龙头企业既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目标,同时产能和体量也位居前列,但其管理方面始终较为滞后,并未将如同欧美国家一般的大集团化生产目标实现,所以,其实其经营效果差强人意,也不能将有价值的管理经验提供给相关村镇。
(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现阶段,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完整性是极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应对产业结构进行健全。但通过相关调查可知,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诸多管理人员以粮食与农作物的产量为重点,不重视完善产业结构,如此在实际经济管理中结构单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发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未优化加工的农业副产品的产业结构,但这些产品在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是产业结构不完善,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很难使农户贷款需求得到满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在“三农”基本金融功能方面较为匮乏。截止2019年,我国农村撤销了31000个县级之下的营业网点,进而导致农村金融资产在供给方面出现了严重不足的情况;第二,农村信用社具备的功能未实现全面的发挥。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普遍规模偏小,针对小微企业的放贷来说,提出了诸多要求,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尚未制定完善的农村贷款担保制度。在降低贷款风险的过程中,金融部门通常会向贷款人员制定各类要求,诸如通过实物等进行低压,但农民缺乏抵押资产,担保机构可以提供过的服务不多,很难落实贷款担保,进而导致农户难以发展农业经济。
(四)专业人才不足
在行业发展中,技术人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顺利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但立足于实际应用情况发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因为内部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专业技能与知识不足,所以不能有效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甚至促使工作难度加大,同时存在由于错误操作导致经济损失的问题。此外,在开展经济管理中,相关单位若是并未针对技术方面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将会对整体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五)急需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丰富了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管理工具,这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快速实现极为有利。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加强信息化水平,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让农业经济管理实现更好的效果。国家明确指出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一大重要目标即“大大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手段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针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信息技术,诸如数字化手段、5G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都有诸多缺陷,甚至部分农村地区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大力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利于充分使用和发展信息化技术。
三、新農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一方面,基于国家统一的政策、法律框架以及农业领域,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将政策空间拓宽,对地方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革新,自由配置各类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经济在管理方面的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当前实施的土地制度促使诸多农业吃租群体出现,对农村农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针对各地政府来说,其应其实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大对政策的探索和革新力度,以实现自由流转农业用地的目的;其次,对土地确权以及登记工作予以完善,使农业用地权利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最后,运用有效手段避免出现不当变更土地用途的现象,对土地网络系统与土地档案进行构建,使农业土地的利用情况得到密切监控,确保农业用地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对农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农业经营利润的提升极为有利。针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各地政府应构建两者合作的公共平台,给予农户和农业企业支持,为其顺利开展合作经营提供保障,使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促进农户与农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效果,为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针对农业领域的领先企业,各地政府应对其引起密切关注,大力支持本地区的领先农业企业,对基于企业领导的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服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进行构建。
(二)合理调整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结构
长时间以来,农村经济产品的价值很低,同时受到了市场波动极大影响,进而不断加重了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已成为加强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详细而言,主要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农业生产者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小农经济模式是传统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以一家一户为核心,但各家各户不同的产品会导致不能大范围销售农村的农产品,只能被动地等商人前来购买,中间商掌握着价格,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但优化产业结构后,农业生产实现了大规模化,产品种类缺乏丰富性,可以大范围销售,定价权回到了农民手中;或是可以立足于市场的情况,对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其次,农产品经营管理人员应借助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方式拉长农产品价值链。农产品销售之所以很难将利润获得,主要是因为自身的附加值很低,只是销售原材料,价格不高。但优化产业结构后,自身能展开精加工,如此便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农产品销售中的利润显著提升。
(三)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要想加强农户参与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立足于资金角度推动农户发展经济。首先,合理建立金融网点,推动服务网点数量的上升,进而夯实农村开展各类金融活动的基础;借助国家政策、方针的扶持,加强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设,并向农户开设贷款服务,确保金融机构不断向着规范性的方向进行发展;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将农业在发展方面的实际需求作为基础,优化各类金融产品,改善农户遇到的贷款难问题,为农户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再次,确保担保方式的丰富性,比如,拓宽担保范围,土地流转权、宅基地使用权等,都应囊括在内,立足于担保的方式,促进资金投入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完善涉农贷款亏损财政补贴体系,确保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参与到工作之中;最后,借助财税杠杆以及货币政策等,对农村税收进行适当的减免,并提供一定的费用补贴,以及贷款优惠。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推行商业化改革的支持。与商业银行之间开展积极的合作,促进农业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四)合理配置农业从业人员
当前,家庭农业劳动力逐渐呈现出了弱质化的特点,这既非农业发展的困境,反而还是将传统农业效率低的问题有效解决的良好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将农村优秀人才留住。首先,要继续对城乡发展予以统筹,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科学合理地设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各类型的乡村振兴路径、工作方法、优先任务以及实施要求提出。其次,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促进基层治理和发展水平提高。第三,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产业配置占比进行完善,激活产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第四,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对人才扶持政策进行制定,多多支持、帮助和关爱农村优秀人才,从情感上打动人才,最终选择留在农村,促使其坚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首先,借助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其次,积极培养农村人才,促进农民素养提高,投入充足的资金,既要借助政府的帮助,同时还要加大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力度。借助多种多样的措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如此才能从人才上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展。
(五)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
新时期,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有效激活了农业经济管理,为农业经济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快速传输信息,有效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除此之外,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效率的提升极为有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必须注重提高信息化水平,从资金和国家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以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农业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有效拓宽,以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优化再利用农业资源配置,再加上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显著的内容复杂、地域广阔的特点,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并明确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进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积极运用多种技术。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趋势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使得产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演变成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针对现代化发展趋势而言,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运用了许多的信息化技术,做到了与时俱进。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市场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农村经济逐渐发展先进科学技术项目,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青睐,并丰富农民收入。另外,通过对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正确运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趋势方面,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特点显著,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极为有利。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更关键的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与利用部分闲置的信息资源,特别是5G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管理数据的传输、共享能力,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在產业发展趋势方面,最近几年,农村经济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多,扩展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逐渐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核心竞争力更强,确保了农业经济管理的规范性。基于此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和市场需求相符,显著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全面加强农业经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农村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政府与国家均对其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需要农民、政府与国家一同努力,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度,正确看待问题。相关政府要严格监督实施管理措施的效果,有效落实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农村发展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发现当地优势,全面开发,积极宣传经济管理,促进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增强,为高效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纪民.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31):62-63.
[2]牛应芳.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0):33-34.
[3]谢秋燕.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8):14-15.
[4]张星星.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J].国际公关,2020(02):163-164.
[5]唐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1):3-4.
[6]张德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19(19):36.
[7]孔彦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1):186-188.
[8]周永迅.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