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由于化学知识具有抽象繁杂的特点,多数学生在新的化学知识时,都很难把握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难以形成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为了能够培育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兴趣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才能以更进取的态度,迎难而上。教师还要通过兴趣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带动着课堂的变革,在当前现代化社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化学老师们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契机,以化学兴趣教育为主旋律,给学生们创造有魅力的化学知识教育课堂。就目前的高中化学课程而言,由于老师们仍受应试式教育理念影响,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会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缺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的学习压力本身也就较大,在简单乏味的化学课堂中很易产生走神的状况,因此学习效果也并非很高。新时期的兴趣课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老师们必须紧扣新课程理念要求,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沟通有效交互,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能够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化学学科。
一、师生角色互换,增强学生的化学思维
传统的化学课堂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所以教师需要一直把控着课堂,才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学生每次都是直接获得知识内容,而缺失了思考知识来源的过程,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发展。为了能够落实素质教学课堂,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中脱离出来,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思考能力,教师要学会放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以教师的启发为线索,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使化学课堂扭转成兴趣课堂,教师可以大胆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安排学生讲解专项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知识,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增强感知化学现象的敏锐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刚刚步入高中阶段,教师在前期的课程中可以利用兴趣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新阶段的学习观。在第一章节《物质及其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知识内化,而后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作为“课堂小老师”,为大家讲解知识点,学生探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以及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些知识内容和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比较顺利,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状态,引导小组内学生互相监督。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授课的主体,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动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对待教师的教学也有着更多的期待,为了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动态课堂,为学生播放解构化学知识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看见直观立体的化学知识,而后教师在抛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网络。另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了确保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预习环节和复习环境,都引入微课课堂,利用线上学习通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丰富性,教师要在微课视频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场景感到好奇,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询问学生金属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讲明发生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的化合物,紧接着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原理以及化学公式,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内容。为了巩固学生课上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留下思考题,利用线上翻转动态课堂,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趣味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了增加教学时间,往往会用口头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实验过程,没有提供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育。为了能够使学生明确化学学科的实验性,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安排实验前,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而后教师在公布实验的规则以及目标,学生有了动力,实验过程也会更加顺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一瓶可乐,而后再拿出碳酸钠苏打,向学生提问“如何将碳酸钠苏打让进可乐中会有什么变化呢?”通过问题先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教师在进行实验,学生会发现二者发生反应后,可乐瓶会变扁。学生在看到趣味的实验后,会急切地想要知道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而后分析出与实验有关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万莉.以“互联网+”背景为依托探寻高中化學课堂深度融合路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6):96-97.
[2]张俊蕊.合作学习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