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研究

2022-04-02 05:31韩芙蓉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策略初中

韩芙蓉

[摘    要]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出后,初中教育體系对学生个体素质养成极为重视。随着社会发展,初中生成长环境有较大改变,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挑战。日常管理和教育环节,班主任为将“问题学生”进行优化转化,促使其能够沿着正确方向成长,需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多方了解,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转化方案,从而确保该类型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

初中时期,各班级都会有“问题学生”出现,该类型学生主要表现为课堂迟到、顶撞教师、偷拿钱物、有暴力倾向、早恋、离家出走等情况。尽管“问题学生”人数较少,但其对整个班级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并且该类型学生的个体素质对其父母与社会安定来讲都十分重要。在倡导立德树人教育后,如何在日常学生管理及教育阶段帮助“问题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及成长方向,纠正其行为规范已然成为初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为改善此问题,班主任应深入探索,创新多元化的管理及教育方案。

一、“问题学生”含义

所谓的“问题学生”,界定与说法无固定统一标准,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讲,该说法过于笼统,甚至大部分班主任并不愿意下该种定义,但仍有教育者认为,与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相比“问题学生”形成主要是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与学校等多种不良因素所影响,进而导致其自身在思想认知及心理行为、学习习惯等层面偏离正常状态,并需要由外界进行帮助和干预下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学生群体。也正因为该类型学生有各种问题出现,所以才需要有班主任辅助管理和解决。立德树人视角下,班主任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而其首要任务则是引导初中生学会做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的是针对“问题学生”的“无法教”通常会存在一定片面性,例如,高中阶段学生常会出现偏科问题,而针对这部分学生在不同学科教师面前所呈现的学习状态和习惯都有极大不同,因此,通过某一方面成绩和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判断则欠缺一定合理性。如果在该过程中班主任及教师群体间欠缺有效沟通,则会导致该学生心理出现叛逆情绪,从而导致其成为全面性“问题学生”。[1]此外,在“问题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多有不同,班主任应尝试着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理解,找出能够帮助其快速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初中阶段常见的“问题学生”类型

第一,学习式“问题学生”,该类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其成绩充分反映,具体表现为课上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后作业无法按时完成,从而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常受到家长和教师批评,对学习兴趣已全面丧失,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状态。第二,行为习惯式“问题学生”,该问题形成主要是因原生家庭或学校教育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致使学生主体行为习惯较差。该类型学生认错态度良好,但仍是屡教不改、自我管控能力弱,通常会给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带来诸多麻烦,属于大错不犯、小错频犯的问题类型,针对该类型学生,班主任应保持良好耐心,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与习惯。第三,社会式“问题学生”,该类型学生特点主要是有独立群体并与社会不良人群关系极为密切,带有该问题的初中生通常会对教师有较大敌对心理,其内心想法与观念也多与社会不良分子相通,此时其反社会价值观已初步凸显,若此时班主任放任不管,在后续进入社会后极有可能进入犯罪分子行列。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因为道德教育缺失、家庭管理疏松导致。第四,网瘾“问题学生”,信息技术发展下,初中生上网成瘾已十分突出和普遍,对其正常学习和成长已有严重影响,该类型学生主要表现为对上网有难以抑制的冲动,甚至认为网络世界就与真实世界一样。[2]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问题学生”转化的具体策略

(一)对“问题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转化“问题学生”时,首先,从横向入手,及时对“问题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进行了解,切勿单纯观察其某一学科表现,更不可仅凭在班主任面前的行为素质进行片面性评价与判断;其次,纵向需对其成长经历加以了解和分析,初中学生班主任应从其父母或本人的谈话中对小学及幼儿园阶段的整体表现行为充分了解,且应着重于对其六岁前的性格特征展开分析。针对“问题学生”进行了解的常见方式则是观察法,但同时班主任应注意各种非正式场合的学生表现,通常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都处于上课、学校活动等正式场合,但其实该阶段学生性格表现会有极大限制,只有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才能观察得更为清晰,但这也正是班主任所缺乏的。[3]因此,班主任在采用观察法时,可采取学生了解学生的方式,其原因则是学生与班主任观察视角不同,其观察的层次通常能够给予班主任极大帮助。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适当选择心理测验方式,利用常见的词语联想、问卷、释梦以及早期回忆等多种方向帮助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例如,词语联想能够将学生智力取向、人格特征以及其情绪状态充分显露;早期回忆则能将“问题学生”的基本性格特点及成长方向加以解读;释梦法则可对“问题学生”的某一阶段或当前情绪全面体现。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引导其扬长避短

“问题学生”通常会因为个体行为常受到家长、教师,以及来自同学的抱怨和训斥,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其自信心不足,常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学生,进而导致其进取心理有所失衡,对待学习也产生极强的负面情绪。所有初中生都有自身短处,但同时也有一定优势,“问题学生”也同样如此。因此,班主任应挖掘其“闪光点”并进行针对性引导,以此激发其上进心理,充分调动其探索和求知欲望。通常在班级中会有学生表现出个体自律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也不突出、从而常受到其他学生与教师的不同对待,针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应摒弃自身偏见发现其长处,并可在进行班级活动设计时围绕其长处开展,例如,该学生擅长画画,班主任则可在班级内组织绘画竞赛,让该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为其提供能够充分展示自身长处的机会,提升个体自信,同时也获取到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生的认可。此外,该方式也有利其找到自身的努力方向,转变学习态度,强化主体综合能力。由此即可看出,紧抓“问题学生”“闪光点”能够推动其成长,较小的进步与突破都足以让“问题学生”有所转变。

(三)坚持教育,齐抓共管

“问题学生”并非短时间所形成的,因此,对其的转化过程也绝非朝夕即可完成。首先,“问题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情感转化、意志磨炼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够促使其个体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自觉纠正,并且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行为及思想上通常会具有极强反复性特征。因此,班主任需对该现象加以重视,一旦遇到该问题时切勿冲动和训斥,此时初中班主任应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标准冷静分析问题反复出现的原因,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对其开展正确教育和引导,并以充分耐心为前提做好“问题学生”指导工作,要切实感受“问题学生”需求、融入其中间、充分发挥情感作用、关心“问题学生”主观思想及生活上的转变。[4]此外,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在对“问题学生”提出要求时应确保意见的可行性、工作策略也应具备一定层次性特征。学校方面也可根据“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档案制度、帮助初中班主任落实“问题学生”转化的各种措施与计划,同时也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邀请家长积极配合、协同教育“问题学生”。

(四)创造良好集体教育环境

“问题学生”转化阶段,班主任应对集体环境营造给予高度重视,让班级氛围在改善“问题学生”思想及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班主任可设置班级管理目标,如“团结、求实、友爱和创新”,并鼓励班级干部制定班规,待全班通过后,可围绕该规定针对性发布德育评分表,以此方式对初中生纪律、劳动、学习以及思想道德方面实施量化管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群体进行加分,反之,则减分。也可采取每月一评,评选出优秀个人、集体和班干部各一名,学期尾声也可进行总评。班主任为吸引“问题学生”有效参与集体活动,促使其感受集体温暖,推动其自觉接受集体帮助和教育,可有意识地制造机会让“问题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特长。例如,班会上班主任应转变传统说教模式,采用更多形式调动“问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故事会、智力游戏、辩论会等,该系列活动都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此外,班主任也可对校内所组织的比赛活动加以利用,例如,校运动会时班主任可积极鼓励“问题学生”参与,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问题学生”转化属于极为复杂的工作任务,只有班主任充分明确该项工作意义并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从而达到高质量的转化效果,促使“问题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艳.一个初中“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21):9-10.

[2]李桂兰.真心  真情  真意——对“问题学生”有效转化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86.

[3]张国雄.乡镇初级中学“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的分析与转化策略[J].学周刊,2020(7):156-157.

[4]王倩.刍议“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8):215.

(責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初中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