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喜珍
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曾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见阅读的重要。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教师要顺应小学生这一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情境,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恰当使用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放一段风啸马嘶的音响,配合电视片红军长征过雪山的录像,就不难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红军当时艰难的处境。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中运用影像达意、音响传情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丰富了他们的感知,引发其认知兴趣。
二、通过故事或问题引发阅读兴趣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我们可以选择益智、有趣的等适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课外书。如:蜗牛长牙吗?大约有几个?等,当学生惊奇地从故事中了解小小的蜗牛竟长了一万多颗牙齿时,教师“趁热打铁”,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从课外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一个个喜闻乐见的童话、神话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诱使学生被动地读到自己想读更多的书,一步一步走入书的殿堂,尽尝知识的甘霖。
三、通过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此外,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些故事;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四、推荐优秀读物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個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读书欲望,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首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
2、边读边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重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确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辅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还可以把书上的情景画成图,或者把书上介绍的试验、制作,自己学着做一做,这样读书一定会更有趣。
3、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每周我们班都要开展“我最棒”活动,每个同学都能参加。并从中评选出每周的“读书之星”。读书之星的照片可以放在我们教室的展览窗中。每个月我们都要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并评选出“演讲之星”。每学期都要进行“展评优秀读书笔记”的活动,获优秀读书笔记奖的同学可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此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比赛,如“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交流会”、“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真正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俊勋, 张丽红. 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J]. 新课程(小学), 2012(4).
[2]余魏魏. 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1):1.
[3]栾珍君. (2016). 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青年时代(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