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022-04-02 10:48龚若雪高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深度学习

龚若雪 高迪

摘要:作者通过文献查阅和学习、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到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为例,设计出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案例,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07-0000-04

● 相关概念

1.深度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逐渐深入。其与浅层学习是相对的,浅层学习注重的是对知识简单的表面的理解,侧重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深度学习旨在促进学习者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侧重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混合式教学活动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通过课前的线上教学传授基础性的知识,课堂主要成为解决重难点知识,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场所。同时,课后的线上学习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性、开放性的优势,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交流互动的条件,这种教学方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选取的是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0份,其中大四学生占66%,大一到大三占34%。

1.学习现状

(1)学生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加上班级人数众多,为了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先讲授,学生随之操作练习,这种模式很难顾及到更多的学生,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意识薄弱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学习中坚持课前预习的学生只有4%,偶尔预习的学生占40%,大部分学生没有教师的强制要求不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这就使得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教学缺乏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4%的学生会坚持完成对知识的课后巩固,54%的学生偶尔会对知识进行巩固,还有32%的学生不会对知识进行巩固。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记忆,如果课后不对知识加强巩固,很容易遗忘。

(3)课程考核方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上机测试和平时的作业。这种评价方法单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缺少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学习需求

(1)混合式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针对混合式教学活动,80%的学生认为能扩充专业知识,促进深度学习,76%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兴趣,74%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68%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66%的学生认为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总的来说,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活动能够带来很多积极的效果,促進学习。

(2)预习方式的偏好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预习,占比为70%,其次是课本预习方式占46%,再次是利用教师提供的文本课件和自己查找资料进行预习,分别占42%和40%。

(3)课堂提问的作用

针对课堂提问调查发现,84%的学生认为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82%的学生认为能够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80%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60%的学生认为能够开阔思路,启迪思维。总结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教师提问有积极的作用。

(4)论坛交流的作用

针对论坛的讨论交流,86%的学生认为其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68%的学生认为其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所以,线上的论坛讨论交流活动构成了线上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应用能力的提升

88%的学生认为小组讨论交流分析解决问题对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有帮助,76%的学生认为制作并展示个人作品对促进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有帮助。不少学生表示,小组游戏比赛、角色扮演、基于项目的学习都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6)评价方式的偏好

调查发现,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中,学生对小组评价的认可比重最大,其他两种评价方式紧跟小组评价方式。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三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让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更客观。

(7)课堂时间的分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减少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教学内容的实践上。

(8)课程教学的建议

在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教学的建议中,不少学生提到了希望课堂变得更有趣一些,多增加一些教学活动,在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到了课堂讨论活动、线上直播教学和线上的制作并增加展示个人作品活动。

● 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应用对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扩充专业知识、促进深度学习等有很大的帮助。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意愿看法和达到的教学效果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学科特点。

1.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第二节《个人简历基本信息的呈现》为例,本章节偏向操作性知识,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幻灯片中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使其通过制作个人简历学会制作各种主题的演示文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2.设计课前活动

(1)理解类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线上预习,以视频为主,书本、课件为辅。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慕课或其他平台向学生发布课前视频,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视频介绍演示文稿的界面、功能及作用,视频可以由教师录制或者从网上下载,视频中设置一定的题目或任务,时间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视频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2)评价类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是否观看课前视频、习题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该部分的评价纳入整个课程的评价中。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课中学习效率。

3.设计课中活动

(1)理解类教学活动

①教师提问答疑。设置提问,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②学生授课活动。教师将学生按照三到五人分为一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并将本章节中演示文稿的基本概述、界面介绍、在演示文稿中如何使用SmartArt展示信息等内容分配给不同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任务。小组合作备课,并选出代表进行授课展示,在学生授课完成后教师针对突出的问题或者重难点进行强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学生自主练习。在重难点讲解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增强对概念的记忆与理解,熟练掌握制作个人简历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④互助小组协作学习。在互助学习中,首先,接受能力较强、完成较快的学生辅导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起到激励和良性竞争的作用,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并且能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在大部分学生完成练习后针对问题较多的内容进行再次讲解,促进学生创新完成任务。最后,在讲解重难点时,教师可多组织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如幻灯片舞台效果怎样设置更美观、符合主题,图片怎样设置更直观等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2)评价类教学活动

①课前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后臺统计的数据判断学生是否观看视频及任务完成情况,并给出评价。

②学生授课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授课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4.设计课后活动

(1)理解类教学活动

①提供大量课后资源,安排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后资源,包括与演示文稿相关的网站、课程相关视频、优秀作品、文本课件等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对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②组织线上讨论活动,促进合作学习。在课后的学习中,在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讨论板,学生可以在讨论板中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相互解答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解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

(2)应用类教学活动

设置学生作品、成果展示区,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以个人介绍为主题的作品展示出来,其他学生给予评价、修改建议,互帮互助的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评价类教学活动

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优势统计出学生的参与度,将学生课后参与度纳入到最终成绩中,激励学生进行课后的竞争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

● 总结

此次调查主要探究了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虽然仅针对一门课程进行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为正在研究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勇.深度学习理论支撑的高中生物课堂科学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8,34(12):9-11.

[2]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01):3-6.

[3]肖婉,张舒予.混合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7):27-33.

[4]许玉.国际混合式学习研究:回顾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9(08):11-12.

[5]孟小燕.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提升学习效果的相关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6]王阳阳.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7]常立娜.深度学习文献综述[J].开放学习研究,2018,23(02):30-35.

[8]武晓红,赵凌平,赵芙蓉,等.基于“雨课堂”的饲草生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03):74-77.

[9]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式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14(19):30-35.

作者简介:龚若雪,高迪,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