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淼 钟琦
摘 要: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是馆校结合的目标,更是提升国民科学素质重要举措。如何进行馆校结合课程开发也成为各大博物馆思考的问题之一,从场馆角度出发,参考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身馆校结合工作经验,总结了自然博物馆进行馆校结合科普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有助于推动馆校结合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馆校结合;科普课程;课程开发;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5603(2022)01-86-05
Course Development Path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Natural Museum-School Combination
GONG Miao ZHONG Qi
(Hunan Museum of Ge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Integrating museum education into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goal of museum-school combin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national scientific quality. How to develop the museum-school course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problems that the major museums think abou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useum,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school education were refeered to, the path of developing the museum-school course was summarized,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school combination.
Keywords: museum; museum-school combination; popular science courses; course development; course evaluation
1 館校结合的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馆校结合”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1],经过长时期的磨合实践,很多国家的馆校结合已经广泛被国家、社会及学校认可,并探索出了较成熟的模式。如在美国,国家承认博物馆为教育机构,与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机构存在合作关系,各大博物馆,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得非常紧密,“通过构建完善的教育网络,在美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博物馆为代表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2]”。 例如,从馆校结合的形式设计来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设的发现空间是向K-2年级以下的学生开放的探索体验空间,网站上设有教师专区,提供学前教育、Pre-K-8以及高中课程计划和活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设计了400多个独特的展览箱(微缩实景模型)和70多个体验箱(动手装备),主题设计现生动植物、岩石、化石等,在网站上展示,供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申请借出[3]。从馆校结合的课程评价开看,2013年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NGSS)》颁布后,“与 NGSS 的一致性”成为判断课程质量的关键依据,提出了教育者评估科学、数学、语言3个学科的教学产品质量(educators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products,EQuIP)量规,为课程与NGSS的一致性和教学资源的总体质量提供了判断标准[4]。这为我们探索馆校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博物馆自身驱动之下,我国的馆校结合科普教育实践也有了以下指导理念和思路的突破:一是严格参考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征[5-6];二是对接“课标”;三是引进教学理论与方法[7]。
2 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课程开发路径
自然资源类的博物馆包括了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规划展示馆等多主题场馆,展示内涵更加丰富,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生命演化、现生动植物、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涉及。在国家大力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大环境下,各大博物馆的从馆藏品征集到展览设计、人才配备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
根据各地自然博物馆馆校结合课程开发案例,结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标准、课程标准的研读与思考,将博物馆进行馆校结合课程开发的路径总结为以下4个环节:课程形式设计、制定课程目标、课程活动设计、课程效果评价。
2.1 参考儿童发展指标进行课程形式设计
有别于校内教育,博物馆等场馆教育的灵活性较强,可以根据教学条件的优势设计不同形式的课程,以达到与学校教育互补的效果。形式上的灵活性更加要求设计依据的科学性,因此,在小学龄科普课程形式设计的过程中可借鉴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将小学段的学生按照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童年中期(6岁—11、12岁)。通过学习行为,儿童发展出阅读、书写和计算等技能,促进了各种心理机能随意性的发展,对行为的自控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概念思维和反省思维能力迅速增长,儿童对自我、对别人以及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认知能力显著提高[8]。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课程开发严格参考儿童发展指标,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开发思路[5](见表1)。
2.2 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
2017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 “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维教学目标。以依据小学“科学”课程课标设计自然科学主题的馆校结合课程为例,小学“科学”课程将课程科学知识目标分为4大类: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与自然博物馆展览内容比较契合的是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以生命演化主题为例,这是自然博物馆最核心也是最吸引青少年的展览内容之一,不同学龄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应对照课标中与生命演化主题相关的学习目标(见表2)。
2.3 引入教育理论及教学法进行课程实施
在教育领域有很多教学方法适用于在博物馆平台开展的自然资源科普教育活动,比如情境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实物的学习等。不同的教学环境及和课程目标可引入不同的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非常适用于拥有高仿真复原场景的博物馆科普教育课程。自然博物馆的场馆一般都有主题式的复原场景,如恐龙世界、地质灾害体验等,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让最直接的多感官体验形成学生的直接经验。
基于实物的学习非常适合标本、展品等实物资料丰富的场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处于童年早期的儿童开展基于实物的学习,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来支持和延伸语言发展,同时正是与实物间的体验导向了其认知发展[9]。对于童年中期的学生,其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思阶段,他们有求知欲、充满好奇心,喜欢可以动手体验的学习形式。自然博物馆馆校结合的课程采用大量的实物,为学生提供多种主题的实物比较观察、科学实验等学习环节,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造非常难得的学习条件。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发了大量依托实物进行教学的科普课程,如利用丰富的三叶虫化石教学标本进行三叶虫分类、设置了动手修复一块三叶虫化石等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观察研究,重复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科学探究过程。
除了以上列举的教学法,在儿童教育中还有很多成熟的教学方法可以参考引入,同时,一个馆校结合的课程实施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法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4 综合馆校需求进行课程效果评价
上文提到的EQuIP 量规是适用于美国NGSS的评价体系,但不能直接对标我国现行课标及馆校结合的课程和单元。在我国现阶段,考虑到馆校结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对一个馆校结合的主题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将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评价方法和学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融合,形成较为适用的馆校结合课程评价方式。
一般博物馆主导的科普教育活动评价多采用对受众进行提问、观察、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评估对象以参与活动的学生为主,同时对授课老师进行访谈[10]。对于馆校结合项目来说,不但要对照课程标准的四维教学目标,还需充分考虑博物馆教育的非正式教育特征,可综合“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设计”以及“活动形式与创意”的设计3个层面进行[11]。
在评价环节中,学生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活动形式与创意的设计,授课老师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设计,场馆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活动形式与创意的设计。三方评价的综合得分则是课程的效果评价(见表3)。
3 结语
自然博物馆要开展馆校结合的科普课程开发,需要在课程设计中注意参考儿童生理心理指标进行课程形式设计、对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引入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实施,并注意充分考虑馆、校需求进行课程效果评价。自然博物馆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主动作为,积极承担,充分调研和考虑地方学校课程教育及辖区学生的需求,尽快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StoneDL. Facilitating cooperative art museum-school relationships:museum educators'suggestions [J]. Visual arts research, 1994, 20(1): 79-83.
[2] 陸芳芳. 美国博物馆教育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3] 刘丽, 李晓丹, 江雪. 如何发挥自然博物馆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做好“馆校结合”[J]. 博物院, 2020(1): 89-94.
[4] 陈柏因, 黄子义. 基于EQuIP的馆校结合课程质量研究: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 5(4): 54-61, 96.
[5] 龚淼, 钟琦. 地质博物馆6-12岁儿童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探讨: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J]. 中国博物馆, 2017, 34(3): 60-64.
[6] 周婧景, 陆建松.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初探[J]. 中国博物馆, 2015, 32(1): 33-40.
[7] 朱幼文. 理念与思路的突破:从“馆校结合”到各类教育项目:“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培育”带来的启示[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 6(1): 42-52, 95.
[8] 方富熹, 方格. 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9] 郑奕. 史密森早教中心“基于实物的学习”之理念与实践研究[J]. 东南文化, 2016(4): 94-99.
[10] 朱峤, 朱莹, 娄悠猷. “天生建筑师”互动诠释活动教案[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9, 4(1): 68-72, 88.
[11]朱幼文.馆校结合项目评价标准与设计思路分析[C].第十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8: 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