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天地间点拨后来人
——深切缅怀蔡澄清先生

2022-04-01 09:51
师道(人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宁静教学法语文

张 敏

我原本是打算今年寒假去看望蔡澄清先生的。可怎么也想不到,先生竟于2022年1月11日凌晨去世了!

最先询问我这一噩耗的是学松兄。他于当晚21:52发信息问我:语文月刊群里发的蔡澄清先生去世的信息是否是真的?忽然忆起一个半月前,打先生手机,竟无人接听。当时以为先生有事,并未放在心上。听到学松兄询问,竟不顾礼节,深夜拨通了芜湖一中语文组长程丽华女士的电话,得到确切消息,先生真的走了。程老师当时还悲痛地告诉我,先生夫人周凤生老师在稍前一段时间也走了。

犹记两个多月前,胡家曙老师去看望先生,发来了一张合影,从中可以看出先生状况不太好。但我心底仍然固执地相信,先生可以挺过这个冬天。当听到先生去世的确切消息时,我还是觉得特别突然。本来已经早同先生说过,是要到芜湖去看望他的。2020年因疫情,先生一再要求我们不要去。可2021年因我折返故乡,心绪一直难以平静,加之又入乡村学校新环境,便一再推迟。不料,竟留下终生遗憾。可是,先生去年10月28日下午2:08还给我发来了最后一条微信:张敏,久疏音问,不知你从合肥回宿松后,现在是正式落座哪所中学工作?工作顺利吗?教育和科研进展如何?我一直牵挂在心。如果你有空,抽点时间给我回复一函,报告实情,以释悬念!谢谢你了,祝阖家幸福欢乐!想到这些,我眼前一片模糊,眼泪陡然间不自觉地流淌出来,手握电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岂不痛哉!

再一次,一条一条地,翻阅先生自2021年7月底以来发给我的微信,三个月多达十三条,每周平均一条,最长的一条微信竟有465字。可以料想,一位病重的耄耋老人是如何艰难地斟酌一字一句。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先生竟然还牵挂着我这样一个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何德何能,蒙先生如此爱护!我总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可又不知道从哪里做起。原本想去芜湖送别先生,但程丽华女士告诉我,先生遗嘱一切从简,加之疫情防控,送别先生的人数将控制到极小规模。于是,我连夜发信息告知同城的吴忌等先生后,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夜里11:26肖培东老师留言: “我们的前辈一个个走了,痛心!”培东老师告诉我,一定要写一点什么。可我当时心中只有悲痛,竟无以下笔。

与先生结缘,是在大三那一年。我们的写作教材上,有关于先生和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介绍。当发现先生与我是同乡后,我冒昧地给先生写了一封信。不料,先生很快回了一封长信,向我阐述教师工作的价值与意义,鼓励我坚持终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并寄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懈,必有所成”。正是秉持这样的信条,后来我放弃了三次改行的机会,仍然坚定地选择做中学语文教师。

2002年秋天,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分配到一所只有8名教师、一个年级的新建初中。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吃、住、工作都在这栋楼上,学校四周全是荒地与山林。先生得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依然在教学之余搞点教学科研后,又写信劝慰我,“能够安心工作,且在教学之余搞点教学科研,这很好。”并随信寄来《蔡澄清先生教育教学文选》,供我研读借鉴;在这封信里,先生还为我列出了研究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应读书目。先生常说,“一名教师,不能满足于当‘教书匠’,而应立志成为‘教育家’”。他常常告诫如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力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因为先生,我才走上教研之路的。近20年,我一直在工作中坚持教学与教研并重,坚持用“两条腿走路”也是深受先生鼓励的。

随着了解的进一步深入,先生与我通信渐多,我也逐渐领略到先生精湛的教学艺术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认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走在时代的前列,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应“做点学问”。因此,他建议我抓好三件事。

一是认真读点书。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总得有理论指导。先生常说,教语文就得有较好的语言学、文艺学等语修逻文和听说读写知识,知识越丰富,越扎实,教书就越精彩,越熟练。教书而不读书是说不过去的。在先生的鼓励指导下,这些年来,我认真读了“三老”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述,还读了魏书生、钱梦龙等人部分的著作。当然,更读了先生的《蔡澄清点拔教学法》及《蔡澄清教育教学文选》。借助阅读这些教育名家的语文教学论著,我梳理了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对现代语文教学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最近几年,结合工作实际,正读曹勇军、黄厚江、陈军、孙永河、李镇西、李仁甫、肖培东等老师有关语文教学的著作,用以指导我的教学与科研。

二是认真搞点教改实验。先生认为教学要改革,改革得实验。教学要全面贯彻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革教法,提高效率。这都得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实验摸索规律、总结教训。在他的指导下,我曾于2007年开展了“读名作、思名人、写名文”阅读写作实验。最近两年开展的“农村高中生读整本书的路径与策略”教学实验,先生虽未直接指导,但我一直借鉴先生做课题的方法与经验,尤其是课题研究面临困难时,我常常忆起先生许多年前的赠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懈,必有所成”,以汲取前行的力量。

三是认真写点研究文章。先生认为改革实验都得研究、总结,研究就得写文章,写文章就是进行教育科研,就是向实践和理论学习,就是业务进修。正是有了先生这样的理论指导,二十年来,我坚持写了三百余篇文章,这些文章中有60余篇发表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等专业期刊上,受到一定范围内的同仁们关注。

先生经常告诫我,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扎实备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全面落实新课标精神,争做研究型、学者型的语文老师。

正是由于先生时常提醒,一直以来,我不仅把教书当作一份职业,更注意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平凡工作、以教育之眼来观世间百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直到现在,我几乎很少感受到疲倦,一进教室浑身就充满力量。或许,这正是在先生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较为健康的工作状态。我一直把读书当成乐事。20多年来,坚持每月读一两本书,涉及教育、教学、伦理、哲学、美学等领域。有一段时间,竟沿着20世纪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系统阅读了不少语文教育名家的论著。先生不仅鼓励我多读书,二十年来还先后为我寄来了《中国语文人》《跨世纪回眸》《旅美散记》《语文点拨教学法创建、传承与发展》《蔡澄清口述》等著作。

先生曾说: “一个语文老师除了要让‘读书、实验,做文章’成为日常状态外,还要深耕课堂。”深耕课堂是教师的使命,因为,这关乎教师的职业尊严与幸福。深耕课堂必须熟悉语文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这些年来,通过对先生创立的语文点拨教学法的研读,认识到先生创立的“点拨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教学原则,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论,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先生曾用10句话、40个字,从5方面对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操作要义做了高度概括:依纲据本,因材施教;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其要害,拨其迷障;画龙点睛,举一反三;提高效率,发展能力。今天,再一次审视先生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我觉得它既承启了中国本土的语文教学的传统,又契合了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何谓点拨教学法?《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推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从先生对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定义可以看出,语文点拨教学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坦率地说,几十年来,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或专业语文研究者,谈教法多,说学法少。先生创立的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义集中地指向一点:立足课堂,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决定用点拨教学法深耕课堂。

课堂即学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磁场。课堂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的生命状态,关乎学生的精神生长,关乎学生的学校幸福生活。如何在课堂上荡漾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时光?先生用语文点拨教学六步法做出了回答: (1)吃透两头(把握教材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摸清障碍(理出知识难点与重点,摸准学生的心理与思维障碍); (2)认清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把握主攻方向),选难突破口(选定攻关要塞,找到实施点拨教学的“引爆点”,准备好“引爆剂”); (3)相机诱导(寻找契机,进行引导),适时点拨(抓住机遇,及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启发讨论,组织交流,加深理解,消化吸收); (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师生交流,反馈信息,点拨归纳,深化提高); (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消化巩固,练习迁移,学以致用,发展能力)。这里点拨教学分为六步,实际上就是基于学情的一种教学,即教师围绕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旨在用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促进学生精神生长。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执教《荷塘月色》时,先前通过师生对话,已经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包括学生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梳理出了本文的教学思路(即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梳理作者情感变化、探讨“颇不宁静”的原因、思考“想起采莲的事情”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互动后学生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引爆点”):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寻找到片刻的宁静后作者又归于不宁静?一时间,教室里氛围似乎凝固起来。我知道这是组织点拨教学的好契机,要抓住机遇,及时点拨,引发学生讨论交流,理解消化。

师:这真的是个好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一张ppt,能否找一找朱自清先生身上的标签? (投影:朱自清简介)

有的学生找到的是“清华大学教授”这个标签。说作为高知,他觉得可贵的是自由。有了自由的、无拘束的社会环境,才有创造的欲望与激情。可能是社会不自由,所以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的找到的是“民主战士”这个标签。说作者可能是追求民主不得而“颇不宁静”。有的找到的是“改名”这个标签。说他把自华改为自清,是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说明其在困境中有过挣扎与努力。有的找到的是“散文家、诗人”这个标签。说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家,他写散文肯定水平高。而散文多是用来抒发比较含蓄的情感,这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应该藏着些什么。而诗人总有些理想主义情怀,现实总能激起其特殊思考与挣扎。

这些讨论与思考,虽带有个人印记,但多少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是这样的讨论似乎有游离于文本之外之嫌,于是我进一步点拨。

师:同学们谈的看法都有些道理。可是大家只是关注“心里颇不宁静”,而忽视了一个词——“这几天”,请问“这几天”是什么时候?

学生很快发现,这篇课文结尾有一个落款: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这几天”应该是这一年7月一段时间。我又给学生投影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消解认知困难。于是,学生们开始明白,崇尚自由民主的朱自清在时代急剧变化的时候肯定有挣扎与痛苦,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将要作何种抉择。因此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此时,学生多能够从时代环境来理解,但这不符合“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这一文学作品鉴赏观点。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学生: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仅仅是政治因素吗?马上又有学生结合本课前面留下一个疑问——作者写妻子有何用意?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实也应该有家庭因素。在我适时补充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情况后,学生们的讨论又精彩起来:朱自清19岁时与武钟谦结婚,“婚后夫妻关系甚笃”,接着先生北上求学,考入北京大学。朱德发先生曾用“清新洗练” “委婉细腻” “朴实凝练”来描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风格,作为语言大师,《荷塘月色》中有关妻的两句绝不是一般的笔墨,而应该有一些特殊的意味。作者到北京上大学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肯定受到较大冲击。而旧式女子又没受多少教育,他们夫妻二人在思想上差距愈来愈大。一般的旧式女子只是知道操持家务,抚养孩子,她们不会理解作为大知识分子的丈夫的想法。因此,文中的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已睡熟好久了”的宁静,也正好反衬出先生的“颇不宁静”。

至此,通过几次搭建支架式的点拨,学生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慢慢丰盈起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慢慢地在培养思维能力和锤炼思维品质中实现精神生长。

不过,语文点拨教学法虽是一种科学的教法与学法,但先生始终认为,“点拨有法而无模式”,学习点拨教学法不应拘泥于此,要不断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民族化、现代化、艺术化”。因此,在学习语文点拨教学法时,我常常根据教学需要融合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相机实践。这些年来,我逐步把语文点拨教学法和其他先进的教学理论融入日常教学中,萌生了上好语文家常课的想法,提出了“语文要有光”的教学主张,并为此坚持了二十年,不经意间也累积了不少课例,出版了《相遇语文家常课》一书。从源头上讲,这得益于先生的点拨。

先生是大家。严格地说,从学术成就和影响上讲,我算不上先生真正的弟子。先生二十年来之所以一直关注、关心我,更多是源于乡情。先生自50年代离开宿松,虽回老家不多,但一直心系故乡。在写给我的第一封书信里,先生这样说: “作为宿松人,历来关心故乡事,我一直希望宿松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出色的教师,尤其是自己的同行。因此,我今天给您回信,也是寄望于青年一代,希望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你们能为故乡、为祖国做出贡献,祝您成功!”只是这些年来,我一直为稻粱谋,加之天资愚钝、学力有限,并未真正弘扬先生创立的语文点拨教学法,辜负了先生的殷殷期望。

先生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我无法挽留先生的生命,但我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永远仰望先生的风骨!先生永远在语文天地间点拨后来人!

猜你喜欢
宁静教学法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宁静之宅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巷口的宁静》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