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至命
——做一个孤持的深耕者

2022-04-01 09:53王萍
师道(人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明子读书孩子

王萍

写/给/自/己/的/诗

疫情肆虐的这几年,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形容这个世界,“不确定”颇为贴切。我们周遭的世界喧嚣不安,其间夹杂着对病毒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未知的无助。面对扑朔迷离的未来,我们如何才能在巨大的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我是这样认为并坚持的:抛弃无谓的忧虑,远离热闹的人群,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植入自己喜爱的土壤,吸收阳光和雨露,默默地深耕细作,期待来年、年年的“好收成”。在我看来,越是不确定的年代,我们就越需要定力,就越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的成长上。

《易经·说卦》曰: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穷理、尽性、至命”亦是我对知识、自身和世界的观照:认知求学层面,追求格物以致知;自身提升层面,追求明心以尽性;与世界关联层面,追求调整身心以完成使命。理、性、命,一以贯之,成就生命的宽度。

一、穷理:读书篇

在别人眼中,我或许是一个异类。我从来不看电视、不追剧,很少刷手机,闲暇时间常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且大多读一些“无用”的“闲书”。读书于我就是一种“闲逸的好奇”。过去的数年,我一头栽进了康德、休谟、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著作中,也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读其他一些看似枯燥的大部头图书,这样还觉得不过瘾,索性在慕课、超星学术课堂和B站上追完了一辑又一辑大学的公开课;一边读书一边捣鼓着SPSS、AMOS、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期盼着在论文写作中能用理性的思辨和科学的数据证实自己的观点。身边的朋友常常笑话我:“平时工作已经够忙了,你还使劲地折磨自己?”我笑而不语,默默坚持就好了。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犹记得小学时,小小的县城里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我的整个世界就是那几本《小学生作文选》;上了中学,我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世界名著;初为人师的第一份工资,我买了一套崭新的《资治通鉴》。

毛姆说: “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我看来,阅读是一整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如蜜蜂般吮吸知识的甘露,沐浴在真理的阳光中,与每一本书的作者奔赴一场春日里的约会,那种与自然、与智慧、与遥远的他者“对话”的感觉,妙哉美哉。阅读时那种会心一笑的美好和醍醐灌顶的酣畅,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真实的人、幸福的人。每当我的手指摩挲过书页的粗粝时,我的心底就会由衷地感恩当下生活馈赠我的一切,真真切切地感叹:有书读,真好。

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他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意指一个人全神贯注在眼前的工作中,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并在结束后感受到巨大的快乐和幸福感的状态。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因为琐碎的事情而感到身心疲惫,这个时候除了像一顿美食、一场电影这样的感官犒赏,何不尝试着播放一曲舒缓的音乐,静静地翻阅一本喜爱的书籍呢?在书中,我们遇见一个宁静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和,消除一天的疲惫,重新建立内心深处的精神秩序。在我看来,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放松”,更容易让我们体验“心流”,感受到内心的力量与幸福。

当然,光读书不思考也是一种低效的学习行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化思维框架,使得自己心灵丰盈,并能应对更复杂的问题。我的学习路径是吸收知识、建立联结和积极输出。首先是沉浸式地阅读,逐渐缩小自己感兴趣的范围,聚焦某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度学习,了解这门学科的范式和话语体系;其次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激活我们大脑中原有的图式和记忆,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中,并为其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最后,积极输出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在闲暇时写成文章,输出就是最好的内化和应用。于我,知识永远不是终点,就是在路上撷得的朵朵芬芳,只有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孤独,才会抵达芳草鲜美的“桃花源”。

二、尽性:求学篇

诚然,我不知道读书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重复读书、写字和每日复盘的生活。在这种“没变化”的平淡中,或许是读书带给我的触动和不安分,我的内心开始骚动,目标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一天天“没变化”的累积,不知不觉间就“变化”了。日常看似愚笨的坚持,最后突然都关联起来了,一个个不确定性组成了某个确定性的结果。2019年我潜心备考并通过笔试、面试,顺利读博了。就这样,我打开了知识宫殿的另外一扇大门。我在依然“孤独”的旅程中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之旅,重返大学校园,过上泡图书馆、读文献、写论文、做汇报的日子,我虽如一颗尘埃,但却满心欢喜,想要努力地从尘埃中开出一朵花来。我一边工作一边求学,以自己的倔强坚持在家庭、工作和学习中保持平衡。读博第一年,我每天往返广州和中山,过上了“双城记”的生活。清晨六点半,我搭车去广州的大学上课,获取新鲜的知识、拓宽认知的边界;中午学习结束后,我匆忙搭车回单位,履行作为师者的职责,在课堂上输出知识。遇上公共课和考试季,我得算好时间去赶深夜里最后一班归途的城轨,披星戴月地回到家中。这样的日子,虽步履不停,但我的眼眸里流动着喜悦的光,我的胸腔里回荡着无声的呐喊,所有的烦恼我都能尽力化解,所有的痛苦我都甘之若饴。

读书、工作之余,我坚持笔耕不辍。关于写作的意义,巴金先生说: “我写作不是因我有才华,而是因我有感情”。我想说我写作的目的就是记录生活的轨迹变化,在流逝的光阴中获得一些些心安而已。事实上,真正令我们得以成长,得以变得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读书还是行动呢?当然是后者。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坚持写作,以写作来对抗“熵增”。哪怕每天就只写几段教学后记或读书笔记,依然是一种有效的复盘行动。彼时,我常于深夜守一盏灯黄如豆,沉浸在与自己的对话中,身边的世界万籁俱寂,只有小儿均匀的呼吸声和指尖敲打键盘的清脆声,于是圣贤语录在我的耳畔萦绕不绝,世间万物在我的眼前明晰起来,渐渐地它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需求,让我有勇气直视自己的每日生活,在书写中拔节生长。我从一开始的投稿屡屡被拒到文章见刊的频率逐渐加快,这一定是得益于阅读后的写作,将自己的思想进行可视化的输出,期间不断优化,臻至完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个朴素的学习观。疫情暴发前十年,我还是一个潇洒的“行者”,足迹遍布了五大洲的30余个国度。每到假期,我拖着单薄的行李,箱子里塞上几本书,永远地在路上,永远地在出发。犹记得那晚夜宿撒哈拉沙漠腹地,在零下十几度的凛冽寒风中,我们围着篝火打着手鼓唱着歌,稍一抬头便拥有了此生最美丽的浩瀚星河,干净、纯粹的星子轻轻地划过我的心底,给予我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有一年,我刚到希腊雅典机场,钱包就不翼而飞了,因而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当地的警局报案,得到了几位年轻警官的“外交礼遇”,不仅优先给我做好了笔录,还关切地安慰我不要害怕接下来的行程。因此,哪怕是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也不能阻挡我对万里山河的向往和热爱,又或许正是因为旅程中未知的不确定,反而让我更加愿意相信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读书、写作、旅行,这是我生命中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家人说,我是一个心思细腻、大胆随性的人;朋友说,我是一个行动果断、想做就做的人;其实我就是想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真实的自己罢了。于我,人生短短数十年,既然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那就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好了,多些尝试、多些努力,哪怕再多些遗憾,也是“尽性”的人生。

三、至命:工作篇

我常常在思考工作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现实的面包,是生命的尊严抑或是其他?刚开始做班主任的那几年,我常常被班里的孩子气哭,随时有辞职走人的念头。工作的第二年,我担任初一某班的班主任。开学伊始,明子同学就进入了我的注意视线。或许是班主任的直觉吧,我觉得这个眼神凌厉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难以对付的狠角色。果不其然,开学第二周,明子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那天早读我和往常一样迈入教室,黑板上赫然写着几行辱骂我的话语。瞬间,一股热血涌上我的脑门儿,我又羞又愤,脸都急绿了。台下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明子同学还咧着嘴笑出了声。我背过脸不争气地流泪了。后来得知,明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经常不顾学生饿着肚子的留堂所导致的。班里的学生自习课吵闹了,我要留堂;考试考砸了,我要留堂……结果,我以为的“爱之深”,却换来了学生的“恨之切”。

被学生蹬鼻子上脸地骂了之后,我该怎么办?一夜无眠。第二天,我走进课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给所有的学生鞠了一躬。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了,我在学生的眼里,看到了不解、慌乱和羞愧,可能大家都没想到我会有如此举动吧。是的,我决定给我的孩子们真诚地道个歉。那节英语课,我没有火急火燎地灌输任何书本知识,而是和学生开了一堂“掏心窝”的班会课。不,准确地说,是一场“批斗会”,我允许我班的孩子指出我的各种不足,同时我也借机说出我的心声和对他们的期望。孩子的世界哪有什么隔夜仇,又或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大家,没过几天,我们的班长就陪着明子同学来给我道歉了。

多年以后,我读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李树英译),有几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些教育者相信他们自己的教育是完美的。他们可能会试图把一套自认为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不可避免地,这样的“教育”变成了一种压迫与操纵的教育学——一种成年人对孩子的独裁统治。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们身为掌握话语权的师者,不自觉地以一种“教育学”的方式进入孩子们的生命场域,大多时候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实际感受和真正的需求。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智慧的教育者应以“爱”的方式进入每个孩子的成长空间,并告白每一个灵魂:你们每个人都会被看到、被聆听、被尊重和被保护。教育智慧也不是为了“摆平” “搞定”班级的手段,不是为了“收拾” “制服”学生的“兵法”,只有当我们站在人性的高度去看待智慧,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大智慧。

又过了几年,我被学校推选站上了全市班主任技能大赛的舞台,那天我云淡风轻地给台下的老师们讲述了这个教育故事,然而一转身,我还是抑制不住地流泪了。在某些时刻,看似是我们在帮助孩子们成长,其实是孩子们在帮助我们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转化为对自我的教育。

这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啊!所以,工作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现实的面包,是生命的尊严抑或是其他?我想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我们通过付出成就孩子们的未来,孩子们通过付出惠及我们丰富自己的人生。

何谓“孤持”?就是孤独地坚持,懂得忍受孤独与坚持梦想。当我们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意气风发的模样,勾勒了一幅通过教育改变未来世界的蓝图。然而,教师工作的辛劳和生活的苟且将我们的棱角和初心磨灭,我们开始随波逐流,甚至得过且过。试问,眼里无光的老师又怎能教育出心中有志的学生呢?我想,作为新时期的大国良师,我们更需要一份坚守、一份热爱。我们可以相信,在每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选择面前坚持不放弃,保持自我精进的能力,保持一颗教育者的初心,那么我们终究也能活成自己喜爱的模样,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明子读书孩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机器人儿子
我们一起读书吧
哎哟,不怕!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机器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