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悄悄的校园』底层逻辑的再思考

2022-04-01 09:51黄天云
师道(人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天性课间社会化

黄天云

近年来,关于拒绝“静悄悄的校园”的主张,逐渐引发各界人士的共鸣。人们对“静悄悄的校园”管理模式进行大力鞭笞,网络上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与这激辩热情相对应的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静悄悄的校园”依旧普遍存在。要厘清这略带讽刺的现实逻辑,对其现象背后的深层冲突,不可不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现象反映本质是一种必然的自发,形式表现内容则可以人为选择。把握“静悄悄的校园”的底层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拒绝”它。

一、“静悄悄的校园”的概念边界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静悄悄的校园”的概念边界在哪里,它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尺度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拒绝的到底是怎样“静悄悄的校园”。是拒绝一切形式的“静悄悄”吗?答案是否定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拒绝的不是“静悄悄”的校园环境,而是像监狱一样管理学生的方式。我们拒绝的是肆无忌惮的“一言堂”霸道专权行为。我们更不能接受的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剥夺孩子的课间自由活动权利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

二、“静悄悄的校园”现象下的利益冲突

厘清边界之后,往深处探索,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现象背后的利益冲突。深入剖析一下,于学校管理层面而言,“静悄悄的校园”带来的最大利益是学生安全。准确地说,是消除了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带来的安全隐患。在现在“安全几近否定一切”的上层管理态势下,安全责任已是学校所不能承受之重了。学校不敢担责,是因为担不起。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但凡有点关于学校的负面新闻,准能爬上各大新闻媒体的首页,甚至是登上微博热搜。学校教育仿佛成了社会的“猎奇地”,许多媒体总希望在这里刨出点什么来。

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热爱知识,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信任学校,这是个怪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也变得越来越没有“担当”,倘若学校出了安全问题,即使法律上无责,学校的形象也依然有可能一落千丈。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学校的压力是巨大的,“静悄悄的校园”的管理模式有其现实根源。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学生与家长的利益层面。于学生个体而言,是课间想玩、想跑、想追逐打闹的欲望能否得到释放。于家长而言,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诉求是否得到满足。故其核心利益冲突在于“学校是否应该约束孩子课间的追逐打闹与无束缚活动”,深化内涵则是“学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学生冲突安全隐患与学生无束缚活动欲望释放之间的直接矛盾”。

三、“静悄悄的校园”里的角色诉求矛盾

许多教育名家、名校长大力呼吁,应解放孩子天性,不应束缚孩子们玩闹的欲望,要提供给孩子自由活动成长的空间,网络言论亦是纷纷跟进支持。唯有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学校,保持着缄默的态度。社会上许多观点,都落在不应该限制孩子们追逐打闹上。当有人提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质疑之时,便有人以“圈出孩子活动空间”的管理模式回应。

其实,仔细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静悄悄的校园”?究其根本,是孩子们不愿意被束缚、被约束。孩子们讨厌的是成人给予的“枷锁”,而不仅仅只是讨厌被限制停留在座位上这种管理模式,这既是天性上对纪律的挑战,也是在成长过程中规则意识薄弱、社会化教育未完成的体现。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探究,专家们所谓的用“圈出孩子活动空间”的解决方式,去代替孩子自由的追跑行为,既能让孩子释放天性,又能保证安全的想法,便成了一个天真的笑话。因为,即使我们再怎么努力地去定制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允许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的可参与的“正规活动”,依然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学生脱离掌控,追跑或去玩其他的。最终参与你定制和设计的活动内容的,依然还是那些愿意遵守纪律,本身在课间不愿追跑的“乖”孩子们。

四、“静悄悄的校园”的辩证理解与把握

1.校园是学生规则意识合理内化的主阵地

教育界之外的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拒绝“静悄悄的校园”,是出于“静悄悄的校园”对孩子的天性造成压制的担忧,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期待,更是对孩子失去自由的成长环境的普遍焦虑。这种焦虑与担忧,无疑有其合理性。但单纯拒绝和一概否定,是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的。

“让孩子自由释放天性”,这话听起来很浪漫,却似是而非。自由的成长环境固然是重要的,但“绝对自由”与“虚假自由”则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自由是可以做任何不损害他人事情的权利,是人所固有的、不能剥夺的东西。而不损害他人利益,这一前提,我们称之为“规则”。故“自由”是相对的。于孩子而言,有规则的跑闹,我们称之为“活泼”。而无规则的、肆无忌惮的玩闹、打抢,则不能听之任之了。规则内化的教育离不开学校,而如何把规则内化到孩子们的心里,正是教育的头号难题。学校,是孩子社会化能力形成的主阵地,是孩子通向“自由”的助力。

“静悄悄的校园”管理模式主要出现在小学,我们很少看到高中校园还在拼命强调“静悄悄”。要让校园“闹”起来,首先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只有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有规则的玩闹才能避免安全事故。实际上,中小学在“热闹闹”中强调“静悄悄”也是一个合理的、应有的过渡期。我们要拒绝的只是一系列矫枉过正的极端行为,如下课不准学生出教室的举措。

2.“静悄悄的校园”的归宿应是社会化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天赋自由,每个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拥有绝对的自由,但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称之为社会,我们需要群居,需要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保持和谐相处,需要互不侵犯,就必须让每个人拿出一部分的“自由”来作为约定,形成社会契约,即我们所说的规则,这些规则,是我们不可触犯的“自由”。大家都不去触犯这部分的“自由”,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互不侵犯。

把这个理念的意思简化一下,拿到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在校园“热闹” “喧嚣”的现状下,强调“静悄悄”就是期望通过学校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学校的首要责任,是孩子的社会化,让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成为一个自觉主动遵守规则的人。孩子在学校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约束自己,才不至于侵犯到他人,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教育。

人是社会的,是文化的。所谓社会与文化,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当一个孩子太过张扬天性,威胁到他人的时候,学校则有责任帮助他走向礼貌,走向文明,走向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所以,从本质上说,我们要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热闹闹”的校园,而是一个孩子们活泼却又“懂规则、讲文明、有礼貌“的校园。这便是广大中小学校园所期望之“高地”吧。

可喜的是,我们虽未看到许多“高地校园”的出现,却也已经看到许多“热闹闹”却又不危险的中小学校园涌现。这样的学校,家校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学生密度不大,学校硬件环境经过专业风险评估和改造,安全隐患大大减少,孩子们在值日老师的看护和日常老师的教育下,实现了“有限自由”。

猜你喜欢
天性课间社会化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