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 张朋佳 姜金霞 赵思佳 田梅梅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1.急诊科 2.骨科,上海 200072)
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出台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1],指出各医疗机构均须规范开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为期2年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明确了对新护士在理论、技术操作及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目标及要求。规范化培训是指所在医院对新护士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岗位。新护士能否顺利通过规范化培训,实现从护生到合格护士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个人职业发展与护理队伍的建设[2]。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多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真实体验,探寻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鉴此,本研究通过Meta整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质性研究的结果,以期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升培训水平提供依据。
1.1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新入职或新毕业护士,从学校毕业进入临床后处于规范化培训阶段的护士。(2)感兴趣的现象:新护士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真实体验。(3)研究情景:综合医院规范化培训期间。(4)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包括以现象学、描述性研究、扎根理论、案例研究、民族志等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各类质性研究文献。
1.1.2排除标准 (1)仅有摘要而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2)重复发表或信息不完整的文献。(3)文献语言非中英文。
1.2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并收集自建库—2021年6月30日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有关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以“新护士/新入职护士/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岗前培训/轮转”“体验/感受/体会”“质性研究/定性研究”为中文检索词;以“newly graduated nurses / newly qualified nurses / newly employed nurses / newly registered nurses / newly licensed nurses”“train* / standardized training / pre-service training”“experience* / feel*”“qualitative study / qualitative research / qualitative method”为英文检索词。中文检索策略以万方数据库为例,#1新护士OR新入职护士OR新毕业护士;#2规范化培训OR岗前培训OR轮转;#3体验OR感受OR体会;#4质性研究OR定性研究;#5 #1 AND #2 AND #3 AND #4。英文检索策略以PubMed数据库为例,#1 newly graduated nurses OR newly qualified nurses OR newly employed nurses OR newly registered nurses OR newly licensed nurses; #2 train* 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R pre-service training; #3 experience* OR feel*; #4 qualitative study OR qualitative research OR qualitative method; #5 #1 AND #2 AND #3 AND #4。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首先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与主题无关、重复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确定纳入文献,资料提取的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国家或地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结果。2名研究员将结果进行交叉审核,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判定。
1.4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独立评价,并对各项标准做出“是”“否”“不清楚”“不适用”的判断。文献若满足全部标准,偏倚可能性小,为A级;若满足部分标准,偏倚可能性中等,为B级;若完全不满足标准,偏倚可能性大,为C级。最终纳入B级以上的文献,评价结果若有分歧,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判定。
1.5Meta整合 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4],搜集原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评价。汇集性整合方法是研究者在理解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前提下,收集主题、隐含的意义和分类,对原始文献进行反复阅读和分析,充分提炼研究结果并解释其含义,将相似结果归纳组合,形成新的类别,再将新类别综合为整合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文献376篇,剔重后获得文献254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后获得文献87篇,阅读全文复筛获得文献15篇,最终纳入15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和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和结果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见表1和表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续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3Meta整合结果 研究者通过反复阅读和分析纳入的15篇文献,提炼出49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组成11个新的类别,最后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
2.3.1整合结果一:胜任能力提升 类别1:专业知识的提升。规范化培训中专业理论的学习是对新护士知识面的拓展,对新护士胜任临床工作十分重要(“通过轮转接触了更多的人,学到了各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自己的知识面也广了[8]”“我在中西医结合病房,微创相关的临床知识是之前实习和学校未曾涉及的,这是值得骄傲的[9]”)。类别2:实践技能的提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反映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实习的时候,很多操作我都没有做过,完成实训时我已经能独立进行导尿、静脉留置穿刺、心肺复苏等多项操作[6]”)。新护士表示在急诊、ICU进行临床实训,能最大限度地锻炼抢救操作技能、提升专科护理技术(“我参加了骨髓腔穿刺的技能培训,学习了一种新的技能,原来还会担心自己做不了,实操的时候做起来挺顺利的,很有收获[12]”)。类别3:软技能的提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沟通技能、时间管理、合作能力等软技能同样重要,新护士的沟通能力通过培训得到了提升(“这段时间,我的沟通技巧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6]”“操作中强调与病人沟通,注意关怀病人,形成习惯后,工作中也自然而然的这样做了[5]”)。类别4: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培养更宽阔的眼界和更广的人际关系能帮助新护士适应角色(“因为有手术室培训的经历,我现在工作的科室为供应室,了解许多手术器械使用和包装方法,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非常大[11]”“培训后认识了许多人,不可否认,这对我非常有帮助[11]”)。经过不同科室的规范化培训,新护士认为他们的临床决断能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急诊培养你干活快、反应快,能锻炼你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濒临死亡的病人你知道怎么抢救[8]”)。
2.3.2整合结果二:身心压力俱增 类别5:躯体疲劳不适。护理岗位工作强度大以及轮班制的特殊性,使新护士休息时间与培训时间冲突,不少新护士感到身体疲惫。(“有的时候是赶在休息的时候来听课参加考试,如果赶上上夜班或下夜班这个时间,整体下来很疲惫[8]”)。经常值夜班会导致生物周期紊乱,新护士表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上夜班的时候我会很累,但是即使很累,我也睡不好[17]”)。类别6:心理应激产生。多数新护士由于角色和环境改变,会面临责任、沟通、知识与技能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问题,在临床培训时尤其是初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我经常缺乏处理的信心,有些情况我在学校从来没有听说过[17]”;“被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感觉不知所措[13]”)。为检验培训效果的各种形式的考试也对新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每次考试前睡眠会有影响,担心考试睡不着觉,做梦全都是考试的事,我很焦虑[8]”)。培训期间,一些新护士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通过向家人及同事寻求支持(“压力大的时候,和同事出去唱唱歌,吃饭聊天,会比较放松一点[11]”)。类别7:缺乏归属感。规范化培训要求新护士在不同科室轮转一段时间,使得新护士很难融入科室,缺乏归属感(“有的科室对待规培护士不重视,觉得不是自己人,反正待不了多久就要走的,没必要对我们太好,怎么也热情不起来[10]”)。
2.3.3整合结果三:积极的自我认知 类别8: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效能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影响因子,表现为面对困难时拥有高度的自信心。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工作自信心增强(病人问到一些问题时,因为考试了就记得,很快能答上来,增加了病人的信任感[5]”“我把问题指出来了,我感到很骄傲[19]”)。类别9:利他主义观念增强。利他主义是指个体在自愿的动机下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幸福,使他人得益。新护士对患者病情感同身受的心理体验及资深护士的言传身教促进其利他观念与行为的形成(“在抢救室,经常有老师因为要抢救患者而放弃休息,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却带着昂扬的斗志和死神赛跑,抢救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6]”),新护士表现出帮助他人的欣喜感与成就感(“患者和家属的一句谢谢,让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8]”)。类别10:职业价值的新认识。护士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培训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增强,我会回忆以前护理工作中欠缺的地方,然后知道以后该怎么去改善,经历过许多后,我会感觉这份工作是神圣的,以后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不会再考虑更换职业[11]”)。类别11:对成长的渴望。在规范化培训中,新护士表示发现了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希望通过各种相关培训完善自己,对未来成长之路有正性的认识与目标(“培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感觉不努力会被淘汰,想今后在学历上、能力上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11]”“护理部的几位主任都是研究生导师,很多护士长也是研究生学历,而且多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她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上研究生并在科研上有所突破[7]”)。
Mate整合结果显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于护士的职业发展和护理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关键的,而角色适应不良、操作技能欠缺、理论知识不足等不利因素,给刚进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的各项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自身职业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开展规范化培训很有必要。
3.1针对护士需求,丰富培训形式 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专业水平,帮助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执业护士[1]。新护士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收获,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除了专业知识,专科技能、沟通技巧、应急能力等都是新护士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的内容。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可以应用其中,如利用摄影机、手机、录音设备、模拟人等多种工具,运用案例教学、碎片化学习、情景模拟、PBL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模式,针对新护士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21]。吴菊芬等[22]将多元化培训路径运用于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启发式培训培养新护士“思”的能力,帮助其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式培训培养新护士“学”的能力,拓展护士新理论、新技术;通过反思式培训培养新护士“识”的能力,帮助在工作中养成不断自我反省的习惯;通过机会式培训培养新护士“辨”的能力,组织护理查房和护理教学查房,培养其认真观察,辩证分析的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式培训培养新护士“行”的能力,在不同情景下锻炼应变能力,多元化培训路径的实施使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得到提高。
3.2建立组织支持,增强抗逆水平 在规范化培训中,大部分新护士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并且有护士出现轻度的躯体症状,分析新护士身心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工作环境、工作强度、考核要求、人际关系等方面,学历较低以及处在培训初期的新护士也会面临更多的压力。适度的压力能帮助新护士提高面对挑战与挫折的信心,而过度的压力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职业倦怠和护理差错的发生[23]。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面临逆境、创伤或重大突发事件压力下的回弹、恢复能力,高抗逆力水平能够帮助个体避免或减轻应激源带来的各种不利后果[24]。提升抗逆力水平,对促进新护士群体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正念疗法、抗逆力训练等,帮助新护士排解压力,提高抗逆力水平,尤其需关注入职期限较短、学历较低等容易出现负性情绪的新护士群体。此外,新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关系密切,来自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教育者、同事、家庭、朋友等的支持能有效帮助新护士提高压力适应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25]。护理管理者应当重视建立支持系统,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帮助新护士更好地融入护理团队。
3.3提升培训内涵,促进职业成长 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职业认同是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有利因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是临床护士护理实践的基础,是其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26]。培训中应注重对新护士进行职业规划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训,以有效提高其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此外,应以岗前培训为契机,积极发挥优秀护士前辈、临床护理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高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营造正向的社会氛围,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使新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价值与内涵,将尊重、利他、正直、奉献等护理职业价值精神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新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热情。这对新护士个人成长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十分有利,对维持护理队伍稳定、护理质量提升也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本研究运用Meta整合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归纳、总结、整合,探究现象的本质,形成新的概念和解释,全面地诠释不同研究之间的共性。与量性研究相比,质性研究对研究环境的背景认识更加全面,对研究对象的经历、行为、个人特性等方面的复杂性了解更加深刻。本研究整合过程严谨,整合结果可靠,帮助护理管理者全面了解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真实体验,使新护士顺利度过规范化培训阶段,为提升培训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但由于只纳入了中英文文献,且纳入的研究中,研究者没有从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明研究对象自身状况,因而可能影响整合结果的诠释,在未来的研究中予以改进并进一步提高方法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