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寿光市S幼儿园为例

2022-03-31 09:48王丽蓉
教育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幼儿园

王丽蓉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2020年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劳动教育的成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1]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应当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形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2]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在劳动教育的认知层面、责任承担层面、教育方法层面存在问题,这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访谈法,以寿光市S幼儿园大中小班各20名幼儿的家庭为研究对象,以家庭中幼儿劳动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电话访谈、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通过数据整理,得出如下结论。

(一)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

访谈中,有4.28%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非常重要,31.43%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重要,64.29%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不重要,这说明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同时,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多数家庭中摆放的幼儿书籍是识字或学习拼音的“文化类”书籍,品德类书籍次之,而涉及劳动教育的书籍非常少。许多家长存在重视智育的倾向,不重视劳动教育,当问及“在幼儿阶段,您是否会对孩子开展劳动教育”时,多数家长表示不会,而当谈及劳动教育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多数家长表示惊讶。由此可知,很多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知十分有限。

(二)家长把劳动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

访谈中,超半数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未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有些家长表示,在幼儿园中幼儿有保育教师照料生活,而且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因此自己无须为幼儿入园前缺乏自理能力而过度担忧。认为幼儿园应该承担更多劳动教育责任的家长占52.86%,这表明,很多家长将原本应该由家园共同承担起来的劳动教育责任推给了幼儿园。

劳动教育需要家园共育,任何一方做不好,劳动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结合访谈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对自己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没有正确认知。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超半数家长在谈及劳动教育时表示自己非专业出身,不懂教育,因此将劳动教育责任推给幼儿园。这些家长多数认为,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替代而非补充。

(三)家长对劳动内容的理解片面化

访谈中,有73%的家长将劳动教育视为体力劳动,有11%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基本生存能力,有9%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有7%的家长持其他意见。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内容的理解片面化,正是家长错误的理解,使得他们认为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就是教幼儿成为体力劳动者。很多家长为了驱使幼儿努力学习,不惜将劳动教育视为反面教材,忽视对幼儿进行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忽视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在家庭中的开展。[3]

(四)年龄成为劳动教育缺失的庇护所

在调查家长拒绝幼儿参与劳动的原因时,超五成的家长归结于年龄小,有81.43%的家长认为幼儿在6岁以后才适合参与家务。此外,笔者在访谈时发现,72.1%的受访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的评价为“一般”,5.2%的家长认为“差”,他们将原因归结于幼儿年龄小。有些家长虽然越来越清楚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未选择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因为他们将幼儿年龄小与自理能力差画上等号,所以即使幼儿非常乐于参与家庭劳动,父母仍选择包办替代,久而久之,幼儿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而后逐渐失去对劳动的兴趣。

(五)幼儿家长错误的劳动观念和教育方法

通过对比较重视劳动教育的人群进行访谈,笔者发现大多数家长存在不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和方法。许多家长让幼儿参与家务多是迫于外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帮忙”分担家务,而非满足幼儿本身的成长需要。当幼儿主动承担家务时,家长会产生一种“这是在帮我”的受助心理,当家长需要幼儿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时,他们会本能地用“帮我”两字邀请幼儿。家长应该认识到这种心理是错误的,因为幼儿是家庭中的一员,在进行劳动教育之前,家长首先需要帮助幼儿清楚“为谁而劳动”的问题。许多家长虽意识到劳动教育很重要,但当幼儿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时,却常常以“你弄这个还不够给我添乱的”“看看你,衣服都弄脏了”等话语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兴趣,长此以往,必然会打消幼儿继续参与劳动的动力。

二、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不良教育观念的影响

许多家长存在侧重智力教育、忽视其他教育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及相关教育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劳动教育的政策。然而,虽然政策在不断完善,但不合理的教育观念还是会影响家长,所以 “重智轻劳”。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妇联、街道办、科研所等专业部门对幼儿家庭教育的介入仅占家长所接受全部指导的2.72%。[4]原因在于,很多部门将家庭教育视为家事,持“非必要,不干预”的想法,因此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不足,这也是造成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1.家庭结构的影响

访谈结束后,笔者针对幼儿劳动教育缺失家庭的结构进行了整理。由图1可知,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中幼儿劳动教育最欠缺,在此类家庭结构中,年长一代宠爱幼儿,不愿让幼儿参与家庭劳动,常常选择包办替代,甚至会因为不同的教育观念与其子女发生分歧,这样的“隔代亲”也就此隔断了幼儿与家务的联系。

图1 幼儿劳动教育缺失家庭的结构

其次是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幼儿作为全家人的希望,被父母视为掌中宝,这类家庭的家长常常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即使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较高的劳动参与性,家长仍会选择包办替代,久而久之,幼儿就慢慢变成了“小公主”“小王子”,丧失了对劳动的兴趣。[5]

2.家长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其教育方式,进而影响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质量。研究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教育方式越科学,越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6]低文化水平的家长更注重智育,教养方式呈极端化倾向。因此,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幼儿家庭劳动教育越好。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科学程度与家长的职业也有很大关系,笔者整理调查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从事教育类工作的家长更加重视幼儿劳动教育,自由职业类的家长次之。一方面,这类家长懂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有更多时间陪伴幼儿,善于发现幼儿在劳动层面的优势与不足,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劳动教育。

3.知行不一:家长劳动教育理念和方式存在偏差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多元教育的发展,许多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但仍未将其付诸实践。部分家长未能正视幼儿的劳动成果,漠视幼儿的感受,没有通过鼓励的方式强化幼儿良好的劳动行为,甚至间接地进行了“惩罚”,这影响幼儿日后的劳动积极性。有些家长将劳动教育看作幼儿能够完成的某些可量化的劳动任务,因此关注幼儿干了多少、劳动效益如何,忽视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培养。还有许多家长虽明白劳动教育的价值,也积极地付诸实践,但并没有主动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而是按照错误的观念教育幼儿,对幼儿的劳动观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

(二)幼儿园因素: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不足

1.幼儿园未做好劳动教育工作

幼儿园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不仅要做好幼儿的工作,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做好科学劳动教育理念、政策和方法的宣传者、示范者,率先垂范,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笔者在走访时发现,S幼儿园并未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扮演好示范者角色,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定位存在很大的误差,未科学地梳理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只是盲目地将劳动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融合起来,很多时候为家长做了错误的参考和示范。

2.家园合作过度形式化

家园合作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前提,教师应该主动充当家园合作的桥梁。然而,受社会现实因素影响,教师往往以园内工作为主,对家园合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有些教师甚至在家园合作中搞形式主义,导致幼儿园错失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家长得不到幼儿园的指导,往往不能科学合理地实施劳动教育,或因家园合作不当而让家长误以为劳动教育不重要,因此忽视了劳动教育。[7]

三、改善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相关部门:积极走访调查,正面引导社会风气

地方教育部门、街道办、地方妇女联合会、高校家庭教育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可以加强走访调查,针对幼儿家庭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的现象,积极采取措施,如通过谈话等方式普及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及重要价值,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高校家庭教育志愿者可以发挥专业才能,定期为家长举办科学育儿培训会,设立微信公众号等育儿方法普及平台,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地方妇女联合会可依托街道办或社区活动室,为家长提供定期交流场所,邀请专职人员答疑解惑,展现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8]同时,教育部门可在斟酌当地情况的基础上适当放权,给予幼儿园一定的自由权限,允许不同地域的幼儿园能够按照当地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劳动教育。

(二)逻辑起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长须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科学开展教育。[2]因此,家长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观念,不可主观臆断。同样,在劳动教育中,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家长应该顺应幼儿的意愿,放手让幼儿去做,从心底坚信幼儿能够做好,培养其积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设劳动机会,让他们领会动手操作的乐趣。[9]例如,家长在做饭时可以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幼儿加入家庭劳动中,领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家长可以设置家庭劳动值日表,为幼儿安排固定的劳动任务,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家务劳动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树立起他们的劳动责任感。此外,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家长应欢迎幼儿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决策当中、行动当中。

(三)责任领航:家长主动承担家庭劳动教育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2]在家庭中,家长应主动承担起劳动教育的责任,了解劳动教育的相关信息,与家人沟通,制订适切的劳动教育方案,科学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在家园合作中,家长要承担起家园合作维护者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听取教师建议,避免盲目行动。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四)行动方向:端正教养态度,转变教养方式

端正教养态度、提高理论认识是改善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家长的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要用开放的态度、全面的视角看待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家长不应该人为地将劳动狭化为体力劳动,将劳动教育视为教幼儿成为体力劳动者,更不可歧视、嫌弃体力劳动者。

劳动教育的内容全面,教授技能和培养理念同等重要,不能“有劳无教”。在教育方法上,家长要坚持“引导+精奖”。引导即幼儿不了解劳动教育内容或未对劳动教育内容产生兴趣时,家长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精奖即精确奖励,也就是幼儿在完成劳动任务后,家长要及时、细致、准确、多样地夸赞和奖励幼儿,使其良好行为即时获得强化。

(五)家庭桥梁:父母充当宣传者,积极与长辈沟通

调查显示,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对幼儿进行的劳动教育最少,原因是隔代溺爱。有家长表示:“以往临上班前我会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劳动作业,但每次都是奶奶帮他做,我们也就这件事沟通了好多次,最终都是以我妥协收场,后来为了避免争吵,干脆就不安排了。”还有的家长直言:“爷爷奶奶看到孩子干活总会很紧张,总怕孩子受伤。”这些问题在多数三代同堂家庭中存在。其实,家庭结构本无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三代同堂家庭具有更大的教育合力,但前提是教育观念要统一。因此,父母应该及时与长辈沟通,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动向长辈普及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统一教育思想,引导长辈成为对幼儿宠爱而不溺爱的有原则的长辈。

此外,家庭成员要注意进行合理的角色分工。父母须明确每一位家庭成员在幼儿教育中的“权、责、利”,父母要抓住幼儿教育的主动权,通过沟通与协商,建立起良好的角色秩序。父母应向长辈普及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要时可以带长辈参加讲座、培训,让长辈知道其身为家庭成员,所承担的责任绝不只是“哄孩子”这么简单,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幼儿,因此要掌握合理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方法。

(六)教师指南:提高师资水平,重视家园合作

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影响家长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由于学前教师选拔人才制度的不完善,学前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甚至有些幼儿园出现代课教师多于正式编制教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学前教育水平。要想改变幼儿劳动教育缺失的状况,需从教师培养源头抓起。首先,提高幼儿教师入职标准,严格教师选拔机制。相关人员把好关,相关部门认真监督,避免低素质、低能力者入行。同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其次,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育任务不限于幼儿园,还有家庭和社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沟通机制,完善家园合作体系,避免形式主义。幼儿园要带领教师制订每周家访计划及劳动教育宣传计划,实时向幼儿家长、社区普及劳动教育新规,指导家长和社区的劳动教育工作,纠正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方法,及时沟通,双向反馈,与家长共进步。

(七)社区共育:建构社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要想纠正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偏见,社区也应当肩负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残疾人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2]因此,社区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工作,采取“群体教育”“个体指导”“实践训练”“线上视频指导”以及“新媒体文字指导”等方式,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思想,端正家长的劳动教养态度,及时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专业素质。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回访,与家长沟通交流,提出有效建议,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新问题。同时,社区也要积极与幼儿园交流合作,听取幼儿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创设专门学习劳动教育的场地和环境,为指导家长奠定基础。[10]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