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易为,彭碧玲,陈瑞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广东深圳518026)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质量需求不断提高,人文关怀是当下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措施和关键环节[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64号提出: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同时提出护士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各项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2]。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服务场所,封闭的空间和陌生的环境,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因此,加强对手术患者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行动研究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于1944年提出,行动研究在国外护理研究中应用普遍,它是研究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分为4个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并形成螺旋式动态循环[4]。当前,其主要目标是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改革,并由此提炼出理论。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尚无针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行动研究[5]。本研究尝试采用行动研究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5名在岗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在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排除标准:进修或规培护士。其中男6名、女29名,年龄(32.9±4.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11名,本科及以上24名;工作年限:1~10年25名,11~20年7名,>20年3名;职称:护士8名,护师15名,主管护师及以上12名。
1.2 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首先对问题进行识别,明确目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人文关怀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螺旋式循环,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以3个月为1个循环,共进行2个循环,汇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调整方案后进入下一循环。
1.2.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成员包括3名护士长,3名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年限≥5年、职称为护师以上、受教育程度为本科),1名护理研究生。小组成员找出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行动计划及措施。
1.2.2 发现问题 我院2019年第二季度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总体满意度为89.78%,全院排名靠后。研究小组向手术室发放关怀能力量表(CAI)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评估,并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手术室护士人文关怀遇到的问题。主要问题:“您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是?”“您认为手术室护理中哪些措施凸显了人文关怀?”“您认为人文关怀在手术室应该如何开展?”“您认为手术室护理中哪些措施需要改进?”等,引导护理人员自由阐述对问题的看法和自身体验[6-8]。整理访谈资料发现以下问题:手术室护士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不够;人文关怀能力较低;只关注术中人文关怀,而忽略了整体护理;部分护士不知道人文关怀要从何做起。
1.2.3 行动计划制订与实施 识别问题后,研究小组查阅国内外文献,在循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针对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设计行动研究的培训内容。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制订手术室人文关怀工作实施细则。2019年7月~9月为行动研究的第1个循环,2019年10月~12月为行动研究的第2个循环。
1.2.3.1 手术室人文关怀工作实施细则[9-12]①术前访视。作为围术期护理的首要环节,做好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调整心态,树立治愈信心。巡回护士在术前1 d到病区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和手术流程,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提高患者依从性;倾听患者主诉,适当给予安慰和鼓励,缓解其不良情绪。制作各专科围术期健康教育小册子,规范术前访视指导,提高术前访视的有效性。②术中护理。术中人文关怀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环节。做好安全核查工作,接患者进入手术间,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及医护人员,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向患者解释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如建立静脉通路、体位摆放、约束带的使用等。设置适宜的手术间温度、湿度。注意保暖,必要时加盖加温毯,使用加温的消毒液、冲洗液。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术中不谈论患者病情,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营造专业的环境。多关注患者,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正确摆放体位,做好管道管理。③术后护理。术毕为患者整理衣衫,擦净血迹,清洁皮肤,做好保暖工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复苏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做好手术交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疼痛健康教育,告知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读书等。术后2~3 d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病情、术后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的情况。
1.2.3.2 手术室护士培训 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理论培训,明确手术室关怀的内涵和知识体系。将全科护士分为5组,由研究小组成员担任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人文关怀实践培训,从术前到病区访视患者,术中、术后对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组长对组员进行示范、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进入研究阶段。考核标准依据自行设计的考核表,将《手术室人文关怀工作实施细则》纳为考核条目,80分及格。
1.2.3.3 确定评估方法 ①访谈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每2周对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人文关怀细则实施的想法和建议。②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护士提供人文关怀的情况,并记录。③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结束后,对手术室护士发放CAI,比较研究前后的CAI评分。CAI共37个条目,包括认知、勇气、耐心3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制,其中非常同意为7分,6、5、4、3、2分的同意程度依次递减,完全反对为1分。总分37~259分,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各因素的Cronbach′s α为0.71~0.84,复测信度为0.80~0.94。
1.2.4 观察和反思 观察是对行动过程、结果的考察和记录,凸显行动研究对资料收集的重视;反思贯穿于整个行动研究实践中[5]。①在第1个循环中,部分护士因手术量大、工作繁忙,无暇到病区做术前访视。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试行设置“术前访视专员”,每天根据次日手术量安排护士轮流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特殊患者做好重点交接。②在第2个循环中,有护士提议患者等候手术期间播放轻音乐,以达到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为此,研究小组收集轻松、舒缓的音乐,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为患者播放音乐,做好术前准备,控制音乐音量50~60 dB[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一般资料调查表和CAI的数据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偏差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室护士行动研究前后CA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手术室护士行动研究前后CAI 评分比较(分,
2.2 行动研究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我院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总体满意度提高至94.81%、95.46%。
3.1 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人员关注疾病本身,对人文关怀概念理解模糊,缺少人文素养,不注重整体人的护理,追溯其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护士人文关怀水平不高的原因[6]。本研究应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关怀的培训中,对护士进行理论教授和制订人文关怀实施细则,涵盖术前、术中、术后等内容,使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全面、系统,贯彻整体护理实践。行动研究后,手术室护士CAI评分高于行动研究前(P<0.01),提示行动研究法能切实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3.2 调动手术室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的积极主动性 行动研究法强调研究者和实验者互相探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巧梅等[13]指出,让护士参与到管理中能满足护士潜在的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研究表明,在实施行动研究中,护理人员能主动钻研和应用研究结果[14]。本研究手术室护士在两个循环中,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设置“术前访视专员”、建议在手术间播放轻音乐的措施,是护士主观能动性提高的表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将优质护理更好地融入工作。
3.3 优化手术室人文护理工作流程 本研究应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护士进行理论及实践的培训,并在过程中定期访谈护士、时刻反思,及时调整行动计划,使手术室的人文护理更具有科学性。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制订《手术室人文关怀工作实施细则》及其考核标准,护士向患者提供的人文关怀不再是凭工作经验,而是在科学循证的基础上服务患者,避免因护理水平高低而导致人文关怀能力参差不齐,促使手术室人文关怀工作形成标准化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行动研究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步行动模式实施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的科学性,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行动研究是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