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西部高校内容依托式ESP教学模式研究
——以Z 高校为例

2022-03-31 05:20王丽丽
西藏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习动机互联网+

王丽丽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意味着英语教学已经从传统的英语教学转变为英语基础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而大学英语ESP 教学正是帮助学生从基础英语过渡到双语课程的桥梁。教育部于2015 年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把ESP 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并在2017年的最新版中又对ESP进一步做了更加详细地说明。

1 文献述评

1.1 ESP教学模式的概念

ESP 是对“专门用途、目的的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的简称,即最初的EST(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英语)。1964 年,Halliday 等(1964)[1]首次提出了ESP 概念。在他们看来,ESP 与岗位息息相关,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专业人士)使用的英语可称为ESP。20 多年后,Hutchinson&Waters(1987)[2]重新定义ESP,他们把ESP 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或教学理念。我国学者沿袭了此种定义方法,如王守宏等(2015)[3]指出,与强调学科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ESP 教学所针对的对象是“跨学科的语言共性的东西”,因此,它不但要求培养较强的学术技能,而且要增强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语言交流能力。雷霄(2016)[4]指出,ESP 课程重点是学术英语,其教学重点是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ESP 教学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三分法(Hutchinson &Waters,1987),另一种是二分法(Robinson,1991)[5]。前者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将ESP 教学分为商贸、科技和社科英语;后者先按用途的不同,把英语分为两大类: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再根据最终使用目的以及语言环境,进一步将ESP 教学细化为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最后,根据学术英语的内容及特点,将其分为专业学术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

Dudley-Evans 和John(1998)[7]学者认为ESP 教学具有如下主要特征(Strevens(1988)[6]:关注特定专业的词汇、句式、文体风格,以满足于不同对象的多元化需要。而汪洋(2015)[8]认为“教学分析”是其主要特征,它与特定职业或专业相关,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及在特殊工作环境中应用英语处理工作的交际能力。

1.2 ESP教学模式的发展与现状

20 世纪60 年代初,在科技和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ESP 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科技英语逐渐成为这样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方面,受到广泛研究和实践(张绪军,2013)[9]。刘润清(1996)[10]调研报告中指出:21 世纪主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逐渐从EGP 教学模式转向ESP 教学模式,英语教师也随之发生教学转型。严明、冯莉(2007)[11]经研究发现,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阿联酋、俄罗斯和泰国等国家的高校都已开设大量ESP 相关课程。我国的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从2004 年就已开始试点改革工作,蔡基刚(2011)[12]发现,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学习独具匠心,其课程设计强调学术英语的学习。2013 年,他在对台湾成功大学的调查中也发现该大学的英语教学已成功转型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且在他对上海市高校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发现,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制定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中,也明确把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课程定为学术英语课程,并对其学时数做了具体规定。

从国内外ESP 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以后国内各高校的大学英语采取ESP模式教学是必然的。但ESP教学在引入国内之后的实施情况让人颇感遗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未实现其在其他非英语国家课堂中的作用(莫兴伟,2012)[13]。虽然已经有高校成功地进行了ESP 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是所有高校都适用于ESP 教学模式(郑书丽,2014)[14],且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不显著(俞理明,2012)[15]。鉴于此,周敏(2016)[16],任婷等(2015)[17]提出将ESP教学引入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杨秋娟(2018)[18]认为可将慕课教育作为构建ESP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路径,引入到ESP实践教学中。

1.3 ESP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

ESP 教学模被应用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已有近三十多年的历史,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如教师的英语能力、通用英语的制约、双语课程的挤压是三个主要原因(张绪军,2013)。ESP 课程设置不规范不科学,教材选用欠缺周密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等也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ESP 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吴晓玲,2018)[19]。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对ESP 认识不统一、不重视(谷志忠,2010)[20],教学目标偏移,重过四、六级,忽视能力和实际应用,ESP 教学内容和模式过于形式化(王亦兵,宋阳,2014)[21],缺乏合理的ESP 教学评价机制(杨秋娟,2018),ESP 教学生态因子的不平衡性和ESP 教学生态环境的局限性(康晓芸,甄艳华,2013)[22]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ESP 教学模式的发展。

综上所述,已有关于ESP 教学模式的研究区域范围过于笼统,缺乏地域特点,很少关注具有西部特点的西部高校的情况。

2 实证研究

ESP 教学模式在西部高校中鲜有提及,针对此种情况,本研究以西藏Z 高校为例,采用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展开小规模的实证研究,以验证ESP 教学模式在西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2.1 研究问题

2.1.1 ESP 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人因素(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产生何种影响?

2.1.2 ESP教学模式是否会影响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西藏一所高校的104名刚升入大学第三学期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具体操作中,实验组运用ESP 教学模式,对照组延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量化和质性研究法,以课堂教学、教学过程考察为基础,通过测试及问卷调查,依据实验数据,分析ESP 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人因素及综合英语水平的影响。

2.4 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2019 年9 月开始实施,历经一个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先参加前一个学期统一的期末考试,并分别于实验初期和实验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学习策略问卷调查),最后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并结合课后对教师的访谈资料,得出初步的实验研究结论。

在具体的教学中,实验班同学的课程内容是商务英语及大学英语精读相结合,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语法、词汇、语篇和语言结构为焦点转为关注学习材料的内容、逻辑及学生的个人观点。具体是:教师对某一主题进行详细介绍后,学生对课本进行课前预习,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及提高对将学知识的了解,在此前提下对该主题进行观点陈述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目的在于通过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述能力、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习得有价值的英语知识。

对照班仍把《大学英语精读》作为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课本为中心,以课本中的词汇、课文和习题为主要讲授内容,运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并结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实施英语教学。

2.5 实验结果及讨论

2.5.1 学习策略得到改善。由图1可知,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并无显著差异,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更多地使用了学习策略。

分析课堂观察记录及对老师的访谈可知,一方面,在ESP 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创新。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展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实际生活,老师的讲解与视频相结合,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视野被打开,完全沉浸在全新的学习主题中,愉悦了学习过程体验,增强了学习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学科知识、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共同提高。

2.5.2 学习动机得到提高。由图2 可知,期末与期初相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班学生的期末动机水平较期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实验班学生在本学期的英语学习动机比对照班更加强烈。

经分析可知,实验中,ESP 教学中的核心是商务英语中使用的语言,包括词汇、句法及体裁等,尤其注重该行业的交际技能和策略,在巩固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加强对学术口语和交流能力的训练,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全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了解到英语学习的工具意义并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从而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并结合线上内容布置作业,适当挑战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动机。

2.5.3 学习态度呈下降趋势。图3表明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对ESP 教学模式的体验,英语学习态度呈明显下滑趋势,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基本没有变化。这个结果说明尽管ESP 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突然改变难免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虽然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均有所改观,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仍有消极应对的倾向。其次,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更加难以适应ESP 教学模式,语言的灵活运用尤其是注重口语的教学方式使其感到力不从心。再次,虽然当前网络已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尤其痴迷网络,但在搜索有用信息及资料方面,大部分学生却面露难色,这说明大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能力和有效利用网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态度。最后,学习态度的下降说明在ESP 教学模式中,学生依然存在英语学习的惰性以及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并不是能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在一朝一夕间就能改变的。

2.5.4 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图4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与常规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在ESP 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提高的较快。该结论说明内容依托式的ESP 教学模式与网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机会,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激发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3 结语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正确运用网络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网络基础以及对教学方法改变的接纳能力。就西部高校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电脑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如果想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期和适应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强化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习动机互联网+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