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小玲
(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甘肃静宁 743400)
以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都比较教条,不会随机应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多年来都没有变化,这些老掉牙的德育教育内容一方面不再符合新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与了解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不适应时代发展,既不能利用时代发展的产物——新媒介,也不能有效解决时代产生的负面元素,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与时俱进。网络是当今时代最具标志性的事物,深受学生喜爱。网络世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元素,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世界光怪陆离,导致很多学生沉迷其中,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好德育教育工作。
网络时代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尤其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配合运用实现了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个体的成长,其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来说同样也有巨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以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如爱国主义、爱心教育、尊敬师长等。但是在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德育教育新要求、新趋势,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不断丰富内容实现更全面的德育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还难以深入理解纯粹的德育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寻找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如通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解社会责任感、传递爱国主义力量。这种具体、直观的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认同德育教育内容。
第二,丰富德育教育形式。以往的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生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但是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德育教育项目及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如何体现的,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实施德育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网络时代虽然推动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但如果教师不能合理运用网络也会阻碍德育教育工作有序、有力实施。
目前很多班主任依旧认为德育教育是长线项目,而且不能转化成学生的分数,因此就把班会课改成文化课,偶尔开展的德育教育也是浮于形式,只讲一些老旧的德育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地借助新生事物,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力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班主任缺乏借助网络开展德育教育的理念,他们面对资源丰富的网络世界却丝毫认识不到这个新生事物的价值,片面认为网络内容是毒害学生的主要因素,从思想深处就对网络抱持否定的态度,更不会积极利用网络力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很多小学生认为网络是万能的,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如可以搜索各种学习资料,甚至认为网络也可以替自己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比较差,社会阅历不丰富,对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缺乏辨别、抵制的能力。网络世界充斥的大量信息,尤其是物质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和奢侈主义等思想会对小学生产生负面、消极影响,这无形中会增加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难度,给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毫无阻碍地浏览公共网络内容。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网络端口能确保学生畅通无阻地浏览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复杂的网络环境并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学生更容易接触不健康的内容信息,这就给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面对新的网络不良信息,教师要及时调整德育教育方案,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以此更有力地应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既不能对网络力量产生畏惧之感,认为网络中处处有陷阱,从而人为割裂网络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不能盲目认为网络力量是万能的,觉得所有德育教育工作都可以借助网络力量完成。教师要科学利用、有效发掘网络力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把网络对小学德育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转变成积极力量,让网络的力量更好地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服务。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努力学习、全新认识网络的力量,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积极发掘网络世界蕴含的德育教育能量,实现让德育教育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相关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给班主任剖析网络力量对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班主任应用网络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引导小学班主任互相分享德育工作经验,共同探究网络时代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找出针对性解决方法,同步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另一方面,要组织班主任自学。通过学习先进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利用网络学习新时期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力点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应用网络力量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小学班主任以后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力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当小学班主任有应用网络力量的意识之后,就要善于结合德育教育大纲和本班学生的品德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尤其是要充分借助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德育教育元素,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要通过德育网站、题库、课本、教学案例库等寻找多样化的教学素材,以便完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展现小学德育知识,如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行为要求、网络相关制度和法律内容等,逐步提升德育工作成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选取教学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特征和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确保全面、有力地实施德育教育。
例如,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搜索最新的教育案例,以有巨大影响的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学生都非常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通过播放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短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新时期“最美逆行者”的力量,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力量。这就是网络的力量,是传统“口耳相传”的德育教育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网络时代让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现较大变化,传统灌输式德育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德育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变化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喜好等一系列因素大力革新德育工作模式,进一步改善德育工作成效。具体实践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以下这些要求:
第一,用双主体观取代传统的单主体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班主任占据着德育主体地位,给学生单向灌输德育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而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小学生形成了较强的主体意识,传统单主体德育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及时转变德育工作策略,引导班级学生深度参与德育工作,班主任负责策划、组织德育活动,学生则要深入体验与客观评价。在这种德育工作模式下班主任、学生是两个关键的主体,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班主任要以平等的姿态科学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德育工作效果。
第二,用实践观取代传统的填鸭观。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属于填鸭式教育,班主任利用说教、奖惩等诸多方式让学生接受道德规范,存在明显的封闭性、僵化性等特征,忽视学生的兴趣、需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充分明确填鸭式德育模式的弊端,将道德实践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组织类型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养成道德品质、能力等素养。
网络世界对于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难以有效杜绝学生不健康的网络行为,尤其是受到学生“追捧”的、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的网络内容更加难以隔绝,这就需要学生增强辨识网络内容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高自我净化的能力。对此,小学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给学生传授常见的网络内容辨识方式,给学生剖析负面网络内容对他们健康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导小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德育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计划专门组织以“网络利弊”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然后班主任再系统总结正反观点,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网络,让他们养成正确利用网络的良好习惯。相较于传统的道德说教模式,学生能有效、深度参与这种主题班会,不但能优化学生的德育体验,也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德育内容。
面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小学生需要具备必要的辨识能力,能准确判断哪些网络平台对自己发展与成长有益,而哪些网络平台内容不利于自己健康发展与成长。对此,班主任要给小学生传授常见的互联网信息甄别能力,包括不良网站的主要表现、如何通过绿色网站安全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一旦浏览到不良信息应该如何处理等。只有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他们才能从网络上学习到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益的德育知识。
面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小学生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家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教育的主体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但不少家长有关网络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匮乏,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和家长沟通,给家长剖析家庭教育对孩子德育教育的积极价值,引导家长下班之后多读书、多陪孩子到户外玩耍,减少使用网络的时间。同时也要积极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给孩子分享自己在闲暇时间看到的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图片、视频、文字作品等网络内容,和孩子一起探讨,实现不间断、持续地推进孩子的德育教育。同时小学班主任要和家长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在学校和家中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的情况,实现互通有无,为学生构筑健康的网络德育教育之路。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家校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为了提升家校合作成效,小学班主任要在常规家长会的基础上利用微信、QQ 等多样化的网络沟通平台,与学生家长展开深层次、实时性互动与交流,形成强大的家校合力,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一方面,班主任要利用微信朋友圈、班级群等多种载体向学生家长分享德育方面的知识内容,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利用微信等平台与家长密切联系,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行为习惯等,制订针对性德育工作计划,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首更需要小学班主任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对于目前的网络时代来说,小学班主任要克服网络时代给德育教育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网络时代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价值与作用。小学班主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力量对德育教育的价值,要教会学生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及时引导学生汲取对德育教育有益的网络内容,同时构建健康的网络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更多德育教育力量。从而实现在网络世界中更有力地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外在行为,为时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