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永磁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研究

2022-03-30 04:41麻建中何志瞧胡凯波赵力航卢琴芬
微电机 2022年2期
关键词:匝数相电流气隙

杨 敏,麻建中,何志瞧,胡凯波,赵力航,卢琴芬

(1. 浙江省火力发电高效节能与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1121;2.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1121;3.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金华 321110;4. 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杭州 310027)

0 引 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需要直驱永磁电机,因为传统非直驱方式需要中间传动环节,限制了系统的精度与效率。直驱永磁电机直接驱动负载,其运行的可靠性对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直驱永磁电机为了提高力密度通常运行于高电磁负荷状态,该故障会导致过大的短路环电流与三相不对称,从而会影响电机的性能。

直驱永磁电机包括旋转结构与直线结构,两者近年来都成为了研究热点,尤其是后者,因为其能够为应用设备提供精确快速的直线运动,不仅克服了传统方式的不足,而且具有高推力密度、高速、高加速度与高精度的优点,成为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高速物流与无绳电梯等设备的关键驱动部件[1]。

直驱永磁直线电机(PMLM)为了获得高推力密度,一般初级都采用有铁芯结构来获得尽可能大的气隙磁场,该结构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极槽配合、拓扑结构、优化设计、驱动控制、故障分析等。极槽配合主要研究的是近槽配合对平均推力与推力波动的影响,其采用端部非重叠绕组,具有高容错性[2];拓扑结构研究除了常规的结构,还有双边型结构、横向磁通结构、多相结构等,其中双边型结构是常见提高推力密度的方式[3];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平均推力、推力波动等,采用的优化方法有深度神经网络、自适应克里金、粒子群等[4-7];驱动控制主要研究抑制推力波动的高性能控制策略[8];故障分析较多的是退磁故障、相绕组开路与短路故障[9-11],目前针对初级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研究还较少。

本文以一种单边型高推力密度直驱PMLM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直驱永磁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匝间短路故障仿真模型,分析了额定速度时初级绕组不同短路匝数、不同短路位置时的电机性能,包括平均推力、推力波动、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研究结论将为直驱PMLM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1 PMLM结构

图1显示了高推力密度单边型PMLM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高推力密度PMLM的结构示意图

初级采用端部非重叠绕组,各个绕组互相独立,次级是面贴式永磁体。为了提高系统的推力密度,获得高磁负荷,该PMLM气隙长度很小。额定连续电流设计值为20 A,此时推力密度(单位气隙面积的推力)为2.6 N/cm2。

表1 单边型PMLM结构参数

PMLM横向边端效应比较小,因此采用2D有限元模型就可以计算其磁场与性能,如图2所示。基于该模型,就可以计算得到空载气隙磁密,在图2位置下初级长度范围内的空载气隙磁密幅值如图3所示,其平均值为0.7925 T。显然,该电机的平均气隙磁密较高,但是两端的气隙磁密较小,中间部分也较小,前者是端部效应的影响,后者受到齿槽效应的影响。

图2 高推力密度PMLM的2D有限元模型

图3 初级长度范围内的空载气隙磁密波形

如果有某一个线圈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则该线圈中有部分线圈就直接短路,称为短路环,剩余部分仍然能够输入电流产生推力。短路环会产生短路电流,其值由气隙磁场作用下的感应电动势与漏阻抗来决定,前者与短路环匝数成正比,后者的漏电抗与短路环匝数平方成正比。该电机中气隙磁密高,所以感应电动势大,可以推断在短路环匝数少时短路环电流会很大,将大大超过额定电流,同时短路相的相电流也随之增大,从而会导致电机的温升增加,三相不对称也会恶化电机的力性能。可以推测,该影响与短路匝数、短路位置相关,其影响程度需要通过有限元计算来分析。

2 故障仿真模型

PMLM匝间短路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在图2正常运行模型的基础进行修改。由表1可知,每个线圈匝数是48,当匝间短路匝数是M时,仍然能正常工作的匝数是48-M。在仿真模型中,当M<48时,发生短路故障的这个线圈分成两部分,M匝构成短路环,同时为其设置电阻与端部漏感值;剩余正常工作线圈是(48-M)匝。当M=48时,该线圈直接设置成短路环,此时该相绕组就少了一个线圈。

图4显示了匝间短路故障时候的有限元模型,绕组从左到右的排列方式为ACBACB。图中显示了A相绕组左端第一个线圈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模型中,初级为定子,绕组采用Y接,输入额定频率的三相对称电压,磁极为动子,运行速度为2.4 m/s。如果初级绕组匝间短路匝数不同或者发生在其他线圈,只需要在图4的模型中修改短路线圈的位置与匝数就可以。

在故障分析时,在匝间短路故障前后保持三相输入电压不变。由于纵向端部效应的影响,正常条件下PMLM的三相电流存在轻微的不对称,而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后,三相电流的不对称将变得更明显。

图4 A相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2D有限元模型

3 A相匝间短路的性能

图5显示了A相绕组1匝短路故障时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

由图可见,端部A相绕组1匝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时,起动推力略微上升,但增加幅度很小,这是因为A相电流比正常情况下略有增加,但是由于短路匝数在总匝数中的比例很小,A相电流增加幅度不大,该结论可以由图5(b)来验证。B相电流与C相电流基本没有变化,短路环电流则非常的大,其基本与A相电流反向,大小超过A相电流的20倍。因此,此时虽然推力略有增加,但是电机的损耗增大,会增大电机的温升,尤其是短路环部分的温升,恶化电机的性能。

图5 A相端部绕组1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当A相绕组左端的第一个线圈一半绕组(24匝)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时,在图4模型中发生短路故障的线圈占原有线圈的一半,即短路线圈匝数与剩余线圈都是24,其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A相端部绕组24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由图可见,端部A相绕组24匝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时,变化的规律与前面的1匝情况基本相同,但是变化幅度比1匝情况下更明显。对推力而言,平均推力增大,推力波动也增大。对电流而言,不仅A相电流电流增大的比较大,而且B相与C相也出现了变化。具体来说,B相在相位上出现变化,C相在幅度上增大。短路环电流比1匝时大幅度减小,但是仍然大于额定电流,超过2倍以上。综合来说,此时电机的损耗更大,推力波动越明显。

当A相绕组左端的第一个线圈47匝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时,此时该线圈就一匝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而短路环匝数是47匝,其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可见,平均推力已经比24匝短路时由所下降,但是电流三相不对称性更明显,电路环电流只比相电流略大。

图7 A相端部绕组47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可以推测,随着短路匝数增加,推力先增大而后减小,电流三相不对性越来越明显,不仅A相电流增大,C相电流也跟随增大,但是短路环电流会逐渐降低。故障后绕组的铜耗增大,如果要维持绕组铜耗不变,则此时需要降低电源电压,这样起动推力就会降低,从而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推力。

4 B相匝间短路的性能

位于初级左端的是A相绕组,而位于初级右端的是B相绕组。

图8显示了最右端B相绕组1匝短路故障时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由图可见,出现故障的B相电流只略微增大,A相与C相电流基本保持不变,短路环电流基本是相电流的20倍。与前述A相绕组故障相比,影响比A相绕组故障时候要小。

图9显示了最右端B相绕组24匝短路故障时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此时,推力增大明显,推力波动也变得明显。A相与B相电流都增大。与A相绕组匝间短路时相比,短路环电流基本相同,平均推力则略微下降。

图8 B相端部绕组1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图9 B相端部绕组24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图10显示了最右端B相绕组47匝短路故障时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此时,平均推力略微增大,而推力波动也增大,但小于前述24匝的情况。A相与B相电流明显增大,而短路环电流基本接近于相电流。

图10 B相端部绕组47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端部的A相与B相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虽然位置不同,但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相比较来说,B相绕组故障时影响略小。

5 C相匝间短路的性能

与A相、B相绕组不同,C相位于中间位置。图11显示了中间相C相绕组一个线圈出现1匝短路故障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由图可见,此时的影响跟端部绕组故障基本相同。

图11 C相端部绕组1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图12、图13显示了中间相C相绕组一个线圈出现24匝、47匝短路故障的推力、三相电流与短路环电流。显然此时跟端部绕组故障时出现了不同,此时平均推力增加,但推力波动基本没有变化,短路环电流也增大了。

图12 C相端部绕组24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图13 C相端部绕组47匝故障时的力性能与短路环电流

6 结 论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直驱永磁直线电机(PMLM)的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表明:

(1)在短路匝数小时,短路环电流很大,最大时候超过相电流的20倍,这是因为PMLM的气隙磁密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随着短路匝数增加,环路环电流将逐渐降低,这样因为短路环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漏电抗与匝数平方成正比。

(2)短路故障导致三相电流不对称,随着短路匝数增加,不仅故障相电流增加,另外两相也将出现大小或相位的变化。

(3)随着短路匝数的增加,平均推力先增大,然后再减小,先增大是因为阻抗减小导致相电流增大;后减小是短路环电流与三相不对称性电流产生的阻力增大。

(4)短路故障位置对电机性能会产生影响,中间相绕组与端部绕组相比,平均推力增大略多.推力波动小,其基本跟正常情况下相同。

猜你喜欢
匝数相电流气隙
T型三电平逆变器合成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策略
气隙大小对电机电磁振动的影响分析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PMSM低速区间相电流相位矫正
应用电磁信号发生器的处理腔管仿真分析*
非均匀气隙结构对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的影响
基于Halbach阵列磁钢的PMSM气隙磁密波形优化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关于电机电枢参数和空载电流对电机力矩影响的研究
STEM教育理念下变压器原理拓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