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雪,井淇,邱卓英,孙宏伟,李安巧,吴芳,蔡伟芹,高倩倩,郑文贵
1.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2.“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3.中国ICF研究院/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4.中国康复健康研究院/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5.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6.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北京市 100068;7.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北京市 100068;8.康复大学,山东青岛市 266071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康复定义为一套干预措施,旨在使健康状况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个人的功能最优化和减少残疾[1-2]。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率上升,康复需求进一步增强,康复服务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功能、使其融入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康复学科具有跨领域、团队协作、多学科的工作特点[3-4],同时康复已成为现代健康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全民健康覆盖的关键[3,5-6],建立一支综合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尤为重要[7-8]。
康复绩效评价作为康复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深化推动康复工作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科学评价康复工作者绩效的体系对于激励和提高康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十分关键[9]。传统岗位绩效评价更多关注服务数量,对服务质量和岗位要求关注较少。此外,康复服务的跨学科、跨专业特点,也要求对其进行团队绩效评价时有统一标准和可比较的术语和规范。WHO 发布的《康复胜任力架构》(Rehabilitation Competency Framework,RCF)确定了康复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可用于确认不同类型康复工作者的执业范围、岗位要求,以及有效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核心胜任力[9-10]。本研究基于RCF 探索构建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的方法和路径。
WHO 根据全民健康覆盖的全球胜任力架构有关卫生与健康人力胜任力的战略方法,根据康复科学与康复服务的情景要求[9],制定了RCF,用以确认不同类型康复工作者的执业范围,以及他们有效完成这些活动的胜任力,以推动康复事业发展,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是指导建立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RCF 是针对康复领域的特定胜任力架构(图1),系统描述了康复工作者在各职业、专业领域和各种环境中的预期职业活动表现。RCF 是一种理论模型,由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和研究5 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涵盖核心价值观与信念、胜任力与表现胜任力的行为、活动与其所包含的任务,以及支持康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9]。相较于传统绩效评价中仅涉及任务、活动数量以及服务完成度与满意度而言,RCF 通过整合胜任力和行为,使其适用于所有康复工作者的实践、角色和职责范围;活动和任务依据康复工作者的实践范围、角色和责任不同而有不同要求;针对行为和任务的差异可以划分为4 级熟练程度,即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
图1 基于RCF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理论架构
RCF 可作为基于胜任力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或工具,帮助确定康复服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康复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清晰可视化地对康复工作者进行绩效评价[11-12]。该架构针对康复工作多样性的特征,提供标准化、统一的结构和术语,支持康复多学科、跨领域的工作模式,实现对团队工作的统一管理;为开发具体实践标准提供指导,促进建立特定情景的相关内容;为不同学科和领域提供了共同语言。此外,该架构还提供一套行业基础标准,便于客观清晰地进行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13]。传统的绩效评价以工作量为主要指标,对工作质量的关注较少[14]。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评价从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和研究5 个领域,每个维度融合核心价值观与信念、胜任力与行为、活动与任务以及知识与技能4 个关键特征,按不同的熟练程度构建适用的绩效评价指标,对康复工作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推动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实践维度可以使康复工作者认识到实践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专业精神维度可以使康复工作者认识到其道德素质和服务均应以患者为中心,在康复服务中规避潜在风险和危害,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康复建议;学习与发展维度可以使康复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提高自身学习、教学积极性,为康复领域不断培养优秀人才;管理与领导力维度可以使康复工作者认识到对自身或团队的管理,确保团队顺利开展工作,有助于康复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稳步提升,不断提高团队业绩;研究维度可以使康复工作者认识到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并推动康复研究发展对岗位晋升和薪酬有很大竞争力,充分调动其研究积极性。
基于RCF进行绩效评价,以康复岗位胜任力为中心,构建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系统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体系,在康复工作者所需完成的工作量或任务基础上,依据胜任力分别设置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的熟练程度,并进行对应的行为和活动匹配,以此评价康复工作者具体工作完成度。基于RCF的绩效评价可以定义康复工作者应具备的工作基础标准、不同熟练程度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要求康复工作者不断学习与发展,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基于RCF 绩效评价对康复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出多元化要求,准确定位康复工作者应具备的胜任力,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能科学、准确筛选出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能更有针对性地弥补其不足之处[15]。
康复工作者的绩效评价内容应基于康复胜任力和熟练程度,从5 大领域构建。①实践,包括康复工作者与患者及其家庭之间开展康复服务的胜任力与活动,如康复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康复干预、进行有效沟通、做出康复决策等,以及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②专业精神,包括康复工作者保障和支持康复服务提供和其他康复工作者持续福祉的胜任力和活动,如康复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团队协作、康复服务安全和质量等。③学习与发展,包括康复工作者专业发展相关的胜任力和活动,如熟练程度从初级发展到高级所进行的培训,以及是否接受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等。④管理与领导力,包括康复工作者团队合作、战略思维、服务发展和评估以及资源管理相关的胜任力和活动。⑤研究,包括康复工作者整合康复研究、循证研究,如撰写期刊论文、开展课题研究以传播实践证据等。
围绕康复工作者绩效内容,分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4 个级别,评价康复工作者工作绩效完成的质量和层次,综合数量和质量形成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见表1。
表1 基于RCF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续表
目前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以多元化为核心,运用科学、系统的方式构建。基于RCF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工作相关能力进行量化统计,如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使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评价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可辅以访谈等定性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综合应用,弥补各自不足,客观收集相关统计资料的同时对具体对象作具体分析,避免或减少数据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16]。
在绩效评价内容构建过程中还应考虑以下问题。①核心价值观与信念是核心部分,应将其融合至各领域,反映价值观、康复服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康复工作者日常工作准则。②兼顾人群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获取需求指标,将内容融合到相关领域内,将康复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执业范围以及应具备的执业能力与患者需求相结合。③具体指标应进行多轮评审,实地验证,针对康复工作者工作过程,对照胜任力模型,以促进康复工作者胜任力发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康复工作者胜任力[17]。
应用RCF 建立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体系,围绕5个维度及其熟练程度建立多个评价指标,指标内容涵盖物理治疗师胜任力、工作活动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养。
以物理治疗师为例,采用RCF[18-19]制定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如下。①确定物理治疗师工作活动内容。广泛收集信息,对工作内容进行整理。②在RCF的指导下,以现实为基础,起草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的胜任力结构和内容,可通过访谈、小组讨论、工作描述、任务分析、德尔菲法等进行具体内容扩展,如物理治疗师进行肌肉、神经、关节功能能力和其他测试,以确定和评估患者的身体问题;利用相关手法和技术设备,制订、实施物理治疗方案等。③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14],将初次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发给康复领域专家、康复工作者群体等进行反复多次审查,可采取定量(如李克特量表)和定性(如访谈)方法收集各方反馈意见,确保所制定的绩效评价准确、清晰地反映康复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并被康复工作者所接受。④经过多轮审查并对反馈意见充分回应后,完成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并应用于康复工作者。
在构建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系统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康复工作者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多维度、多层次反映康复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ISCO)[20],物理治疗师的职责包括评估、计划和实施康复方案,以改善或恢复人体运动功能,最大限度提高运动能力,减轻疼痛综合征,治疗或预防与受伤、疾病和其他损伤有关的身体挑战,广泛应用物理疗法和技术,如运动、超声波、热、激光和其他技术。美国联邦物理疗法联合会制定的胜任特征标准[21]描述了物理治疗师在专业实践、患者/客户管理两个领域的胜任力标准(表2)。根据ISCO 和胜任特征标准描述的工作内容,建立基于RCF 物理治疗师工作绩效评价,并依据胜任力进行指标赋值。
表2 物理治疗师工作内容分析[20-21]
续表
RCF 中胜任力和活动综合了知识和技能,以及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且通过对行为和任务进行不同等级的熟练程度评价,展示不同熟练程度物理治疗师绩效表现。本研究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参考ISCO (2008 版)和胜任特征标准,结合RCF 不同熟练程度的等级划分,整理出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指标。见表3。
表3 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指标[9]
续表
依据RCF对物理治疗师的角色要求,物理治疗师不仅是物理治疗的执行者,也是康复领域的研究者、教育者、健康管理者,符合当前临床实践中对于角色多元化的要求。基于RCF 制定包括5 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的物理治理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涵盖物理治疗师实践能力、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将物理治疗师绩效表现进行多维度、分级评价,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鉴别优秀人才,促进物理治疗师完善个人职业规划,调动其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提升自身胜任力和职业素养,满足患者的物理治疗需求,有效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RCF理论架构及其在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基于RCF 可以从5 个方面评价康复工作者的绩效,包括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和研究;在评价绩效时要考虑到熟练程度,并将其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与传统绩效评价关注完成数量、满意度等方面相比,基于RCF的绩效评价更关注与工作相关的5 个领域以及熟练程度,评价工作绩效的质量和层次。基于RCF,参考相关国际物理治疗师的岗位标准,初步提出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的指标,为康复相关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