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及其在康复领域的系统应用:理论架构、方法和应用领域

2022-03-30 05:08邱卓英郭键勋孙宏伟吴世彩吕军姚梅林王国祥邱服冰卢雁许光旭季林红井淇13陈迪郝传萍1李安巧王少璞肖晓飞1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胜任架构工作者

邱卓英,郭键勋,孙宏伟,吴世彩,吕军,姚梅林,王国祥,邱服冰,卢雁,许光旭,季林红,井淇13,1,1,陈迪,郝传萍1,李安巧,王少璞,肖晓飞1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北京市 100068;2.中国ICF 研究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3.康复大学,山东青岛市 266071;4.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68;5.香港复康会,香港 999077;6.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 200433;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市 100875;8.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市 215031;9.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广东深圳市 518060;10.北京体育大学残疾人体育运动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085;11.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江苏南京市 211166;12.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北京市 100084;13.“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14.中国康复健康研究院/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15.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潍坊市 261053;16.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市 100075;17.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烟台市 264003

0 引言

康复是针对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帮助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1-2]。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和突发卫生事件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人们的康复需求进一步加强;但部分康复工作者缺乏必备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完成康复服务活动[3]。2017 年2 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起“康复2030:行动与呼吁”[4],要求卫生健康工作及相关人员对康复需求做出相应响应,通过一系列管理、政策、筹资行动,发展多学科康复人才队伍,加强康复数据收集和研究,以确保任何康复需求者都能获得健康服务。

为推动康复事业发展,提升康复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WHO 组织全球相关专家与康复领域的国际性学会或协会合作,制定并颁布了首套《康复胜任力架构》(Rehabilitation Competency Framework,RCF)及其指南文件[5-7]。该理论架构是WHO 根据全民健康覆盖的全球胜任力架构有关卫生与健康人力胜任力的战略方法,根据康复科学与康复服务的情景要求所建立的适用于康复情景的特定胜任力架构。

RCF 是在WHO 康复部领导下,专家技术工作组支持下,运用WHO 全球胜任力架构和改良德尔菲方法所达成的全球性共识。学习和实施RCF以及配套指南,对发展高质量康复教育,建设高水平康复人才队伍,实现全民康复和健康覆盖,提高康复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和可负担性,以及康复服务覆盖率和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WHO 将RCF 的中文翻译版权授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国ICF研究院/潍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和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协作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区),该套文件由邱卓英博士、郭键勋博士、孙宏伟博士、吴世彩博士、吕军博士、王国祥博士、卢雁博士、邱服冰硕士、姚梅林博士、许光旭博士、季林红博士等为主译审,完成本文件的翻译审校工作。由于康复胜任力涉及多个学科专业领域,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多位专家组成审校专家委员会,为本套文件的翻译出版作出贡献。WHO 已经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本套文件的国际中文版本[5-7]。

翻译审校过程得到相关专业机构支持与指导,参与本文件翻译项目的主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中国ICF研究院/潍坊医学院、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分类研究专业委员会等。

1 RCF的结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架构

1.1 康复胜任力

胜任力主要用于判断、预测、区分个体在适应并胜任不同环境、情景的特定工作岗位需求中呈现出被公认的优异表现所具备的能力或素质[8],已成为人员选拔、专业和教育培训、人力资源考核认证的重要工具[9]。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理论,康复人力资源是现代康复服务体系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到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随着健康体系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发展进程,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率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趋势,人们的康复需求进一步增强,打造一支综合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康复人才队伍十分重要。

RCF 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包括核心价值观、信念、胜任力、活动以及康复工作者提供和支持康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5],针对健康状况的特定任务,纳入由WHO 多学科康复专家组成的疾病相关干预发展小组制定的康复干预措施技术方案,描述了康复工作者在各职业、专业领域和各种环境中的预期职业活动表现,以提供高质量的保健和健康服务。由于现代康复服务需要多专业、跨学科、跨领域人员通力合作,覆盖所有类别的功能障碍和残疾,RCF 涉及的康复工作人员囊括了多种康复情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听力治疗、假肢矫形工程、康复医学等)的工作者,医疗、护理、心理专家,社区康复和管理等人员。

RCF 确认康复工作者在康复情景下完成的不同类型活动,以及有效完成这些活动的核心胜任力,对康复相关服务部门、学术机构、教育工作者、职业认证机构和监管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理论架构不仅可以用于指导康复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康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还可以用于指导康复教育机构设立不同的康复专业,开发康复教育课程,指导康复监管部门建立康复工作者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认证与鉴定标准,还可作为指导康复服务机构建立评价康复工作者绩效的方法和工具。

1.2 康复胜任力结构

1.2.1 康复胜任力结构及组成

RCF 是康复情景下健康人力资源的胜任模型,涵盖一系列相互联系和补充的要素,包括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以及研究5大领域。

实践是指康复工作者与康复需求者(患者及与患者相关的人群)之间互动有关的胜任力和活动,主要是建立工作关系、评定、制定计划、干预、沟通和决策等,覆盖康复服务全过程。专业精神是指支持康复服务提供有关的胜任力和活动,主要包括协作、安全、高质量、职业操守,影响康复工作者的持续福祉。学习与发展是支持康复工作者专业发展相关的胜任力和活动,主要通过学习、教学,支持专业发展。管理与领导力是与团队合作、资源管理、服务发展、决策相关的胜任力和活动。研究是与发现、创造、整合、传播康复研究相关的胜任力和活动。

RCF 的5 个领域为核心价值观与信念、胜任力、活动、知识和技能,每个领域都涉及康复工作相关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的交互有助于康复工作者形成良好的绩效。每个领域又包含4 个方面的胜任特征(图1)[5]。

图1 RCF结构及组成

①核心价值观与信念:康复工作和在活动和任务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含同情心与同理心,敏感性与尊重多样性,尊严与人权,自主决定权,用户中心,协作康复,良好的功能状态和康复需求全覆盖理念。②胜任力和表现胜任力的行为:康复工作者如何有效地执行(胜任力)。胜任力被分解为一系列行为,对应1~4 级,即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4 个层次。③活动及其包含的任务:康复工作者做什么(活动)。活动被分解为一系列任务,也对应4 个等级,4 个层次。④知识和技能。核心知识主要是用于专门活动相关的康复信息,核心技能是指应用知识的专门活动相关的技能和特定活动的技能(若需要)。

1.2.2 RCF的关键特征

RCF 描述不同熟练程度康复工作者的胜任力和活动,涉及康复相关领域、学科、专业和情景,其核心价值观、信念、胜任力以及表现和传递核心价值观、信念、胜任力的行为,活动和所包含的任务,覆盖了康复工作的范围,实践时需要根据康复情景进行调整,选择和提取与特定情景相关的活动和任务。

①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覆盖所有的胜任力和活动。②胜任力:通常可以支撑跨领域的活动表现。③行为:胜任力和行为具有整合性,与所有康复工作者相关。④活动和任务:具有选择性,与特定情景下康复工作者的实践范围、角色和责任有关。⑤熟练程度:低级的行为和任务均适用于后续所有级别;熟练程度随着时间和情景会有所变化;专门的认证、教育培训时间不是熟练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特定情景下的经验和角色;不同领域内和领域间的熟练度水平体现了康复工作者的绩效差异,相同领域的熟练程度水平取决于经验、角色期望、个人技能和兴趣。

1.3 RCF应用架构与应用领域

RCF 是基于WHO 全球卫生健康人力资源架构开发的适用于康复领域的胜任力架构和应用指南,在全球卫生健康人力资源架构下,构建适用于康复情景的胜任力架构,将康复人力资源纳入健康人力资源体系,为发展康复人力资源,建立全球和国家的综合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康复胜任力作为一种理论架构,对制定科学的康复人力资源规划、构建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康复教育体系,以及建立标准化的职业能力认证和评估系统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2)。

图2 RCF应用领域

RCF 是制定国家康复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工具。制定康复人力资源不仅需要确定康复人力资源的数量,还应考虑康复的差异性需求,包括康复地域、康复人员的专业领域、康复服务的场景、康复的需求,以及康复团队的专业结构等,作出整体规划,以满足康复服务发展的需要。

建立基于RCF的教育体系是现代康复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基于康复服务需求,定义康复特定情景需要的胜任力,设计基于RCF的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康复教育项目获得教育认证,学生通过卫生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的执业资格考核,获得执业资格的毕业生通过康复人力资源部门实践考核,可以在康复机构从事专业康复工作。

康复胜任力也是建立康复职业能力标准,进行职业资格和职业胜任力认证的重要工具。康复行业需要关注从业人员的独立执业水平和有效行动,即职业能力。教育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能力的要求和标准不一致,需要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基于胜任力的架构,进行协调[10]。结合康复人力资源需求,达成职业能力要求、执业资格要求、专业教育能力要求的一致性。可以建立RCF应用的整体架构,将RCF作为一个理论架构和工具,系统地应用于康复人力资源规划、康复教育和康复人力资源评估领域。

2 RCF在康复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2.1 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发展

现代健康服务连续体覆盖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姑息服务。现代康复服务是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健康覆盖、促进全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1]。康复人力资源和管理是现代康复服务基本构成要素和重要领域,直接关系到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3]。全球1/3 人口受益于康复服务而健康生活[12];许多国家康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中低收入国家每百万人口中康复执业者不足10人[13],康复供给问题日益突出。为提升康复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RCF 将康复人力资源的发展纳入健康人力资源体系,根据健康人力资源的要求,建立适用于康复情景的特定胜任力架构,运用该理论架构分析与发展适用于康复领域不同专业的胜任力方案。康复人力资源的配置要根据康复服务的规模,保障配备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设施总数,满足康复发展需要。

康复人力资源是满足康复需求的核心,目前其内容、评估指标、数量和质量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3]。康复人力资源评估的相关指标主要有康复服务提供人员在各康复机构的上岗率、数量、设施、能力等级,康复服务提供人员(康复工作者)是否具备向康复需求者提供专业服务的胜任力以及熟练程度,复杂情景下是否可以提供多学科的康复服务,康复教育项目是否有专业标准及开展符合康复需求的培训等[14]。见表1。康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可以基于RCF,分析具体领域的活动和行为,评定其职业能力等级和熟练程度,实现康复工作者职业生涯管理、选聘、教育和培训、绩效和薪酬管理等。

表1 康复人力资源评价及指标

2.2 应用RCF进行康复人力资源规划

康复服务需求的综合性决定了康复多学科、多角色的特点,对应康复人力资源的多样性。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颁布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ISCO)2008。基于职业分类的构成和定义,康复人力资源可以对应于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康复护理人员、康复心理学家、社会工作和康复咨询专业人员、物理治疗师、听力治疗师、言语和语言治疗师、其他健康相关专业人员[15]。综合各国康复人力资源现状,康复人力资源大多集中于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矫形器师、针灸推拿治疗师、运动康复治疗师、呼吸治疗师、注册营养师、康复心理治疗师、注册社会工作者、注册护士等[3]。

康复人力资源需要考虑康复情景下相关的职业类型,贯彻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理念,提供康复工作者根据具体康复情景选择对应的职业类型,如管理型(人际交往、分析和情感能力)、专业型(技术较好)、创造型(创造性的能力)、自主型(自主创业)、安全性(不断学习保持职业能力)、技术型(追求高、新技术),支持康复工作者的岗位胜任力从初级逐渐向中级、高级、专家级发展。

健全康复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保障机制,按照康复胜任力规划,构建职业能力评价、课程培训和教育认证一体化架构,建立高质量康复人力资源和输送渠道,保证康复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康复工作者的胜任力。

在制定康复规划时,胜任力架构可用于使服务的提供与康复工作者的能力和活动,与服务人群的需求和服务目标保持一致,识别康复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差距以及绩效不足,定义工作表现,提供评估康复工作者能力的标准,分析存在的胜任力差距。

3 RCF在康复教育项目和康复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3.1 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是一种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计划[16-18],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方法。培训康复工作者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和行为,以提供功能最大化和降低残疾,解决康复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康复教育涉及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听力治疗、假肢矫形工程、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康复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亟需一套标准化的工具进行链接并开发课程。《运用情景化胜任力架构开发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教育项目和课程开发者分步骤指南》(Using a contextualized competency framework to devel‐op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s and their curricula:a step‐wise guide for programme and curriculum developers,version for field testing,CRCF-RPC)[7]将胜任力和活动转化为学习目标,使RCF 适应特定环境,基于CBE的教育方法,建立综合性康复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康复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有康复胜任力的工作者,提高康复服务的有效性、可及性和覆盖率。

康复由多学科协作完成,康复课程教育领域及核心课程分布于其他学科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颁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之教育和培训领域2013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F 2013)[19]。依据ISCED-F 2013,以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为中心的RCF对于设置国际化视野的康复专业具有指导作用,可结合具体康复情景,明确对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胜任力,提取相关课程;对应RCF 5 个领域,融入课程教育目标;参考确定基于胜任力的课程知识和内容体系,并进一步细化为基于RCF 活动和任务的知识单元。

一些国际专业协会和组织颁布适用于行业的教育和职业认证标准。如国际物理治疗师联盟(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WCPT)、国际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国际假肢矫形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ISPO)等均有本领域的国际认证课程和认证方法。中国尚未出台康复课程教育认证标准,国家层面多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南,如《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新训练体系、核心知识单元等做了概括性说明,但未实施教育认证。不少高校参考国际课程教育标准,开展并通过国际课程教育认证,如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假肢矫形工程等。

基于RCF 的教育认证有助于保障康复教育的质量,该教育模式通过给掌握基本胜任力或能力的人授予学分[20],将学习成果和能力之间建立关联,通过评价学生掌握工作岗位胜任能力的水平,确定是否具备执业资格[21]。推广基于RCF 的康复教育项目,开发相关课程体系,开发国际相关行业学会的认证的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对于建立高质量的康复教育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3.2 RCF在康复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岗位胜任力标准和框架成为世界课程教育认证的工具[22],但胜任力的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可基于CRCF-RPC(操作性强的教育框架和技术整合工具[23]),结合康复专业具体教育情景、课程教育认证要求、职业能力认证要求,设定相应框架,明确康复专业人才具体的胜任力和胜任力水平,明确不同胜任力水平对应的职业等级,规划具体课程设置和内容[24],评定教师绩效、专业能力、教育能力,实施课程教育。着眼于未来,确定毕业生满足社会康复需求存在的问题,落实并推进我国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认证,以帮助康复工作者保持领域内不同阶段的胜任力。其基本流程包括课程规划、构建、排序、评估和实施[7](图3)。

图3 运用情景化胜任力架构开发康复课程教育流程

运用情景化胜任力架构规划课程教育整体结构,剖析教育投入、产出、结果、影响。投入主要是教育机构要做好课程体系、师资、多角色团队、课程学习资源、环境、过程等准备,明确胜任力的课程教育可产出有胜任力、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康复工作者。

基于RCF的课程体系需要结合胜任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开发[24-25]。因此,围绕特定康复情景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胜任力和表现胜任力的行为,活动及包含的任务、特定任务,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等,结合康复专业实践、专业精神、学习和发展、管理与领导力、研究5 个领域,设计具体课程,可参考表2、表3和表4的示例。

表2 基于RCF的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开发方法示例

表3 基于RCF和行为的课程目标分析示例

表4 基于RCF活动和任务的课程目标分析示例

4 RCF在康复职业能力评估与鉴定中的应用

4.1 康复执业资格与职业能力现状

建立基于RCF 的康复专业人员职业能力(胜任力)标准,是开展职业鉴定和职业评估的基础。通过建立相关专业的职业标准,建立行业准入资格,是康复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康复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通过参与国际行业学会,推动国际性行业职业认证标准的实施。

实施RCF可以提升康复领域各专业人员认证体系的建设,参照全球或行业性职业资格标准,开展全球和国家层面的康复人才认证和鉴定工作,促进康复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系统性地运用RCF,建立国家的康复人力资源认证与鉴定体系,从而能够为在康复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职业认证系统,提升他们从业的专业性。

由于康复是多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工作模式,因此系统地应用RCF,可以鉴定在同一康复团队中,康复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结构和水平,从而提升整体团队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能。

在职业认证和职业鉴定中采用RCF与工具,可以为获得不同认证体系的康复人员提供一个平台,实现康复人力资源认证系统的互认性,促进康复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就业和工作流动。

运用RCF及其配套指南进行康复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提升评估的深度。从胜任力入手,评价康复人员工作绩效,不是简单用完成康复工作量作为计算康复人员的工作绩效的方法。

我国康复工作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执业资格(准入资格):①康复教育机构申请并通过国际康复专业协会的教育认证,毕业生可以直接获得对应专业和层次的资格证书,如WPT、WOT、ISPO 颁发的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假肢矫形器师证书;②学生毕业后参加卫生专业资格考试,通过后获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执业医师、康复治疗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毕业生经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职业能力评价,获得执业资格(上岗证),提供康复服务。

4.2 基于RCF的康复工作者职业能力评定

《基于特定情景调整康复胜任力架构:胜任力架构开发者分步骤指南》(Adapting the WHO rehabilita‐tion competency framework to a specific context:a step‐wise guide for competency framework developers,ver‐sion for field testing,CRCF),调整特定康复情景下康复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评定架构,包含规划、起草、审查、定稿、传播5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实际步骤[6](图4)。规划阶段主要确定特定康复情景下康复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估的内容模板(表5)。起草阶段是职业能力评估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特定康复情景,确定康复工作者特定情景下的胜任力和活动对应的明确绩效指标、不同熟练程度,评价个体工作水平。传播阶段主要是推广应用评估方案,扩大影响力。

表5 基于RCF的康复工作者职业能力评定模板示例

图4 基于RCF的康复工作者职业能力评定流程

5 小结

本研究分析了RCF产生的影响、核心内容与应用架构,系统探讨了如何运用RCF构建国家康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建立基于RCF的康复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建立康复人力资源的认证和评估标准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胜任架构工作者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