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历史是一门以真实性为导向、重证据的人文社会学科,为人们展现了过去存在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而这些“过去”真实性如何呢?需要人们去探索、分析、分辨。初中生刚刚接触历史这一新学科,历史素养尚且不足,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史料就是帮助中学生认识历史、研究历史、分辨历史的工具。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史料的呈现也并非越多越好,所以史料的选取尤为重要。笔者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为例说明。
一、基于课标,立足教材,选取史料
史料具有种类丰富、构成多样的特点,传统历史教学有一弊病,重视学科知识本位,忽视学生发展本位。所以在选取史料时,没有关注学情,多出现多、难、偏的状况,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笔者认为选取史料需基于课标,立足教材。
本课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首先,笔者对课标进行了深入解读。课标要求:1.学生知道国家的概念,而且能在头脑中构建出国家的大致模型。立足教材,教材对于国家概念的阐释,包括有一定的统治范围、一个权力中心、一系列国家机器,如:监狱、军队等等。基于此,笔者选取的史料有:
(1)图画文字“国”字。笔者选取的这张图片史料能较为完整阐释国家的概念,四周的方框代表一定统治范围,中间的农田以及农田上耕作的人民代表人口,右侧的武器象征权力,即国家机器。学生基于对图片的观察、联想、分析,對国家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2)历史填充图册夏朝形势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图例、观察夏朝统治中心区域,知道国家的概念之一是具有一定统治范围。
教材第21页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这是当时夏朝统治者所居住的宫殿,通过对宫殿的简单介绍,学生认识到宫殿的存在说明夏朝已经出现阶级分化,而夏朝统治者作为统治阶级居住的宫殿便是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所在。从而知道国家的概念之一还包括具有一个权力中心。
学生知道王朝更替,而且认识到王朝更替过程中的“变与不变”。立足教材,教材对于夏商周王朝依次更迭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感知到王朝更替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政权的更替。另一个不太明显的变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随着夏商周三个王朝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管理制度也需要适应当时的社会,这就是管理制度的变化,例如:西周分封制的出现。可随着夏商周的朝代更替,不变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灿烂辉煌,其典型代表是青铜文明。笔者选取的史料为:(1)历史填充图册中的商朝形势图和周朝形势图。通过放置夏商周形势图,并重点突出统治区域的部分,学生认识到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统治难度的不断增加,统治者需要创新管理制度。(2)教材第21页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和铜鼎以及22页的商代铜爵,通过夏商时期青铜器的展示,体现青铜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也能从侧面反映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教材21页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放置这张图,再设置关于分封制的一系列问题串,如:图中周、晋、宋、鲁等从何而来?什么样的人能被封为诸侯?诸侯拥有哪些权力与义务等等,让学生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二、生为主体,探析史料,提升素养
1.史料为基,感知历史
当前初中生学习历史学科的一大困难是与历史有距离感。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历史不断发展,我们并不能直接穿越回过去,去亲身经历感受。然而历史的学习有法可循,史料的存在可以指引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下,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所以,笔者在选取适合初中生学习的且真实的史料后,由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实证的方法,对史料进行分析、解读,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
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努力构建这种依托史料进行学习的方式。下面笔者举例说明:
在新课导入时,笔者展示了一幅图片:图画文字“国”字(上文有图),并抛出问题:仔细观察图片后,说说你获得的信息。
生1:这张图片是早期的“国”字,里面有农田、农田里有农民在耕种土地,农田两边有栅栏,右边是一个类似长矛的武器,我认为这告诉我们早期的国家需要人口、军队、土地这些元素。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请问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学生互相讨论,但没发现新的信息,无人举手。
教师:那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吧,这个图片四周有一个黑色的方框,将土地、人口、军队都圈起来的这个方框,它代表早期国家的什么?
学生2:老师,我认为它应该象征着国家的疆域范围,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统治区域。
教师:非常好,那么早期国家的形成除了以上条件还需要其他条件吗?中国的早期国家是不是符合以上条件?我们进入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的学习。
在分析图片史料的过程中,笔者注意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对史料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致的解读,当学生遇到难以获取的信息时,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对“国家概念”这一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2.实证学习,情感认同
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基本的历史技能,还需要达成另一个维度的目标——情感认同。在本课的学习中,笔者认为应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对中华文化要高度自信,具有民族自豪感。
夏商周“三代”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并走向鼎盛。夏商周朝代更迭,统治者不断变化,但三代统治中心一直集中在河南一带,即古时的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感一直没有改变。笔者选取了夏商周三代形势图,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关注三代的统治中心区域,经过比较,发现权力中心基本位于中原地区,没有改变。此外,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地位突出,处于奠基阶段,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特征的青铜文明。笔者选取了教材中的史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和铜鼎以及商代铜爵。教材文字注释提及,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些史料的展示,体现青铜文明的由来已久,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之长。此外,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一段文字:“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图文互证,学生从中感受青铜器的制作精美,进一步体会中国早期国家的强盛国力与灿烂文明,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据此,基于课标,立足教材,依托史料,实证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从而深化历史课堂教学。这是笔者在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中所呈现的“史料实证”教学建议,有一些不足之处,与大家分享,是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