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世文献的历史解释

2022-03-30 12:57黄彦震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满洲民族材料

黄彦震

传世文献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在世间能够看到的一切文字史料,相对于现代人的著述,其不加入现代作者的主观判断,可以保持旧时代原貌,因此客观准确,更适合作为历史解释的依据。《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是统编版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传统王朝国家至此达到巅峰,开始像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型。我们以美国新清史学派与中国清史学界的争论焦点作为教学线索统领全局,在争鸣中理解清朝发展的历史与逻辑,了解世界的变化对清朝的影响,认识清朝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满洲人成功的原因是满洲化还是汉化?

对于该问题的解答,要从美国学者罗友枝与何炳棣的争端说起。罗友枝1996年当选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在1996年第48届亚洲研究年会上的致辞上,批驳30年前的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何炳棣的“满洲汉化论”,挑战国际史学界研究共识,何炳棣撰文再次捍卫汉化论。

清朝是鞑靼帝国还是中国王朝?如何向学生进行历史解释呢?应该以唯物史观为统领。马克思曾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只有后者才能解决前者的矛盾和问题。虽然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承认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式,东方社会具有特殊发展道路,甚至马克思的晚年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否定资本主义道路的普世性,为东方社会的历史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满洲社会依然无法绕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其特点符合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满洲从东北崛起,入关进入中原,社会制度从奴隶制转型为封建制,只有在进步的封建制下清朝才能完成历史重任,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在文化上必须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汉化不可避免。清朝是中国王朝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满洲强烈认同中原文化,从清太宗以儒家思想治国开始,经过顺康雍乾至于顶峰,集中表现于政权建设。从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南书房,再到军机处的设立,皇权逐渐高于旗权,旗主无法凭借议政王大臣會议与皇权博弈,到乾隆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取消,皇权独尊。政权建设上的清承明制,还体现在由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等机构的保留继承上。统治手段上一如明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或称密折制度)控制中央与地方官员,大兴文字狱,进行文化专制上。

对于满洲化还是汉化的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唯物史观,肯定汉化的进步作用,同时承认以国语、骑射、服饰为特征的满洲认同,这种观点是实事求是的。清朝统治成功是基于实行皇帝制度与儒家思想,以中华文化的继承者身份自居并获得汉族民众的广泛认同,而不是八旗制度与满洲认同,正如康熙帝《面谕》与《遗诏》中所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成为“清前期的历史主题”。[2]雍正帝和乾隆帝一以贯之,加以论证,继承宋明中原王朝之正统,排斥接续辽金、蒙古等边疆民族[3],因此清帝认同中原王朝和汉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清代疆域的奠定是征服还是统一?

讲述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包括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经略西域、管理西藏、改土归流,最终形成边疆内地一体化,一国多制的边疆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将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推进到边疆地区,永绝边患。如何看待清代疆域的奠定,其性质如何,意义何在。

材料1:

满洲确实征服了中国,这一点毫无疑问。中国汉人最先受到了清帝国主义的冲击,但后来变成了清帝国主义最热情的宣传者和最得意的受益者。

清朝明显具有帝国概念的大多数特征:巨大的领土、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管理机构、正规的普救制度、拥有一切权力的政治结构中所含有的多元文化和政治地域。

——米华健《嘉峪关外:1759—1864年新疆的经济、民族和清帝国史》

材料2:

我们可否不经质疑地直接将清朝等于中国?难道我们不该将其视为是一“满洲”帝国,而中国仅是其中一部分?

——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

材料3:

满洲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因为其适应其他文化的能力,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保持了作为一个征服民族的特性;不只是因为满洲人以中原人的身份来进行统治,而且因为他们也是作为内陆亚洲人来实行统治的。

——欧立德《关于“新清史”的几个问题》

以上三则材料都反映了征服说。材料1的实质是清帝国主义论,新清史学者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包括占领他国的领土。[4]而以国家的大小、实力的强弱作为帝国主义的衡量依据,标准完全错误。清朝历次战争皆以保家卫国,守土保种为目的,没有侵略扩张之举。材料2的实质是清朝非中国论,认为中国疆域的变动导致了历史上没有实体的中国存在,中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而不是民族实体,只有从满洲这个边缘才能审视中国,因此否定满洲人是中国人,否定大清是中国。这种观点是欧立德的主观想象,满洲人是不是中国人,大清是不是中国,这是清朝的国家认同问题,利用清朝传世文献才能证明,即看一看清朝人自己是如何认为的,下文将详细论证。材料3的实质是满洲外来论,强调满洲是外来民族,不是中华民族一份子,满洲人建立清朝是异族入侵。这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常识,完全错误。满洲是肃慎族系最辉煌的阶段,民族传承代有典籍明确记载,其是中华民族之一份子,因此其世居之地东北必然是中国领土。这是满洲人的民族认同问题,同样要用清朝传世文献才能解决。

材料4: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

——阮元《礼记·丧服四制》

材料5:

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群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

——[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

材料6:

自古帝王君临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夷狄治天下也。

——《洪武御制全书》

材料4谈及儒家的大一统观,《礼记》给予最通俗的解释,即天下要统一于一个政权、一个统治者。然而儒家大一统的第一个实践者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始皇。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5],重新为“中国”定位,将农耕民族的边界推进到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在此修筑长城,区隔开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结束了中原地区诸侯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华夷之辨”。从文化上严格区分华夏与夷狄,“内诸夏而外夷狄”,用不同的政策管理内外之人。长城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划分为两个世界,“别内外,异殊俗”[6],认为内诸夏与外夷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品性,对比鲜明,材料5具体展示了诸夏与夷狄,完全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材料6明太祖将“华夷之辨”发挥到了极致,提出了华夏治理中国的政治合法性,与此相对,夷狄治理中国为不合法,这种思想导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2000年后,大一统的政治实践越不出长城,中原王朝的政治势力局限在长城以南,而长城以北的游牧行国与中原王朝是两个世界。

材料7: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清世宗实录》卷83

夫中外者,地所划之境也;上下者,天所定之分也。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内而直隶各省臣民,外而蒙古极边诸部落,以及海澨山陬,梯航纳贡。异域遐方,莫不尊亲,奉以为主。

——《清世宗实录》卷130

材料7说明清代大一统集历代之大成,将中外一家扩展到极致,这缘于清代的新型民族观,从清太宗一改清太祖民族歧视的做法,实行以儒家思想治国以来,多尔衮、清世祖继承满蒙汉一体的政策,至圣祖三十年废掉土石长城,修建避暑山庄这座争取民心的长城,打破“华夷之辨”的思想束缚,满洲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认同于中国。突破“中国”止于长城脚下的历史局限,将“中国”的版图直接扩展到整个边疆地区,遂使中国成为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世宗利用曾静案,撰写《大义觉迷录》,从理论上论述清朝的政治合法性,华夏与夷狄是籍贯的不同,不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有德者当为正统,君臣之义重于华夷之防。高宗说出“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千古名句。由此可以得出清朝的做法为:合内外华夷为一家,即天下一家;合内地边疆为一国,即中国;合内外之心为一心,即国家认同;合内外文化为一体,即中华民族文化。

总之,新清史这一新的史学流派与唯物史观相悖,但是其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史观,提升理论自信,在历史解释时借助传世文献进行史料实证,看清楚当时人的态度,不要主观臆测,不要过度推理。否则各派观点针锋相对,是非难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很难辨别清楚的。通过这样的思维能力训练,核心素养得以提升,教学任务才可以完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47页。

[2]姚念慈:《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第4页。

[3]钟焓:《清朝史的基本特征再探究——以对北美“新清史”观点的反思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90、95、10页。

[4]李治亭:《“新清史”:“新帝国主义”史学标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0日B02版。

[5][汉]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3页。

[6][宋]范晔:《后汉书》卷90,《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92頁。

猜你喜欢
满洲民族材料
MINORITY REPORT
浅谈在满朝鲜作家玄卿俊作品的主题意识的变化
可爱的小瓢虫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材料
传承 民族 文化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