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2022-03-30 22:05丁小曼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李叔同教育理念

丁小曼

摘 要:李叔同不仅是一位广为人知的音乐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文学家、美术教育家、戏剧活动家,他在传统绘画、广告设计、书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建树以及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李叔同对东西方美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中西美术相互融合、影响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这一结论。在教学实践中,他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中许多个第一次的创造者。李叔同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美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等都影响、启迪了后辈。李叔同不仅培育出了丰子恺、潘天寿等许多艺术大家,而且在做学问的同时又在传授他人待人接物与体谅、接纳别人的人生哲理,正因他怀着一片赤诚之心,才谱写出了美好动人的学堂乐歌。

关键词:李叔同;现代美术教育;教育理念

一、李叔同美术教育的思想来源

1906年,李叔同考入了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师从日本西洋画之父黑田清辉。黑田清辉曾赴法国留学,吸收法国外光派画风,将东西方艺术相融合,在20世纪初完成了从写实主义向印象派的转型。那时候留学日本学习美术的学生很少,李叔同作为中国第一批美术留学生吸引了日本媒体的目光,《国民新闻》还发表了题为《清国人志于洋画》的文章,并刊登了他的肖像及习作。随后,李叔同两次参加白马会年展,这是日本著名的西洋画美术组织,同时他的油画作品《停琴》《朝》《昼》《静物》参展,成了中国留学生中唯一两次参加年展的人。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李叔同的画作《半裸女像》(图1)、《富士山》(图2)来看,其绘画风格属印象派,同时具备深厚的写实功底,他身上带有的从中国传统思想而来的浪漫主义与西方光影、设色的结合正是其绘画的魅力所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使他的创作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求学期间,李叔同参与了留日学生高天梅主编的《醒狮》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关于他早期艺术观点的文章——《图画修得法》和《水彩画法略说》。《图画修得法》是一篇包含了美术观点与艺术理论的文章,李叔同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图画之效力分为实质上与形式上,其中,实质上可概括为普通之技能与专业之技能,形式上可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方面。文章详尽介绍了图画的两个分类,即自在画与用器画。另一篇文章《水彩画法略说》则简要从水彩画的材料与临本两个方面展開,介绍了水彩画具以及颜料的种类名称。这两篇文章构建起李叔同早期美术教育理论的框架雏形,此后有《石膏模型用法》《欧洲文学之概观》等理论方面的文章陆续发表在报刊上。

李叔同对中西绘画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他指出,中国画注重主观心理描写与自然,即“写意传神”,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然主义,以贴近自然、感受自然为重,发挥人的主观性去体验自然万物。同时,中国山水画讲究意蕴美,人物画则追求内在的精神气质,花鸟画追求灵活生动的情趣,不拘泥于外在的形象。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擅长用线来造型,运用线条的浓淡、疏密与长短、韵律、节奏等直抒胸臆,营造审美意境,表现抽象美与审美意象符号化的特点。相反,西方文化是以人为先的人本主义,西方人民善于从客观角度观察对象,并且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建立了模仿自然、征服自然从而扩大人们生存空间的观念,追求壮硕、浓郁的美感,带有功能与效用的目的性。西方文化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一直发展到今天,这种战胜自然的思想就成了西方文化的支撑。西洋画的基础是素描,结合光学与透视的原理用不同的明暗色块、色面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质感、空间感等。西方人民善用体面结合来造型,以追求形象的逼真,且画家们加入科学方法,对自然与客观物象进行描绘,所以西洋画是“艺术模仿自然”。除此之外,中国画的多点透视与西画焦点透视的比较也是李叔同研究的另一个课题,这些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都为李叔同往后的美术教育实践做了基础铺垫。

二、李叔同早期的美术教育实践

怀揣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期望,李叔同来到了杭州,应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任校长经亨颐的邀请,在学校里担任老师。李叔同就任后开设了图案、素描、油画等基础课程,倡导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引导学生,同时他还开设了系统的美术史课程,精心设计教案与大纲。此外,李叔同大胆引进野外写生课与人体课,购入了许多石膏写生模型与教具。李叔同认为“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且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故图画课不仅要练习手法,还应以练习目力为主,要从运用石膏模型入手练习写生而非临摹。

1913年,李叔同写了一篇名为《石膏模型的用法》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在国内还未普及的美术教学方法,这在当时的国内是一个创举。文章详尽列举了石膏模型的收藏方法、写生教室的选定和布置以及石膏写生教学的优点等方面内容。李叔同在列举石膏写生的优点时认为石膏模型分为两种,一为摹仿古今雕塑之名品杰作之复制品,二为作者摹仿实物之创作品,且他认为写生练习时当以第一种为宜。另外,李叔同认为:“实物写生,取日常所用简单之器具为范本,固属有益。但初学者练习图线,以单纯之直线曲线构成之物体为宜。又练习阴影,以纯白之物体为宜。石膏模型,仿实物之形状,以美妙之直线与曲线构成,其色纯白,阴影处无色彩错乱之虞。阴阳浓淡之程度,容易判别。”在叙述石膏模型的收藏法时,李叔同写道:“石膏模型,质甚脆弱,最易破坏,切图画用之模型,以纯白为适用。”“不可使受尘埃及油烟,其他污点斑纹亦不可有。”并且,李叔同强调石膏应收藏在标本室,不可以陈列于图画讲堂。此外,关于写生教室的布置与选定,他认为写生教室必须开阔、高大,向北一面开窗,“当由一面取光线”;室内之设备,当以室内的设计而定,没有一定的程式;墙壁“以浓色为宜”,也可以挂衬布作为背景,以便观察物体的轮廓线;模型台的高低与学生的视平线在同一水平位即可[1]。

当学生逐渐适应了这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之后,李叔同把人体写生课引入了课堂。他说:“画人物者必画裸体,画风景等也需研究裸体。”李叔同认为人体写生时需注意,首先要在纸中先定人体的位置,同时借助铅笔等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试数次,尽量减少误差。其次,人物整体的动态最为重要,头有俯仰、正斜之势,身体有曲直、正侧之异。在熟悉了裸体的写生方法之后才可以画着衣的人物,且画人物时,凡见肌肤黑处不可误做阴面。李叔同是中国第一个使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人。自此,他又陆续开设了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开始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他认为除了从艺术作品中学习以外,更要从自然中探求本质和美的东西。后来他将学生的画作拿到教育会和西泠印社展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并备受好评。

1917年,李叔同组织学生成立了“桐阴画会”,从此,学生的作品将以桐阴画会的名义来展出。李叔同非常注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修,在他的指引下,学生对绘画一课比任何功课都要勤奋。同时,李叔同还带领学生创办了乐石社,并将西方的木刻方法传授给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出版了自画、自刻、自印的《木刻画集》。由此可见,李叔同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倡导者与创作者。

此外,1912年3月13日,李叔同参加了“南社”的第六次雅集,设计了《南社通讯录》的封面,并担任了《太平洋报》(图3)的副刊主编,兼管广告。李叔同在任职期间大力推广西洋绘画,由于《太平洋报》的广告种类繁杂,所以李叔同在设计广告画时把西洋的绘画创意融入中国报刊的设计,突出形式美,增强了绘画性与趣味性,产生了明快、生动的视觉效果。随后,他又在其中加入了书法、篆刻与花鸟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图4)。于是《太平洋报》与市面上充斥的市侩气息的广告画大相径庭,充满新意,十分吸引读者眼球,这种形式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当时中国纸媒市场所没有的。在李叔同之前,中国的报纸除了文字之外并没有图画。从此,李叔同推动了中国美术设计的发展,成为中国报纸广告画的创始人之一。

三、李叔同对中国现代美术

教育的影响

李叔同不仅是近代美术的先驱和中国广告艺术的开创者,更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他是留学生中第一个把西洋美术、话剧、音乐、设计等带回中国的人,把眼见深化为洞见,最早采用模特、石膏、户外写生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提倡改良中国画的人。李叔同细致地研究了日本的画派以及表现技法,又精通西方美术史,引进了西方先进、合理又对中国学生适用的美术教学方法。李叔同的美术教育思想核心是“先器识而后文艺”,他认为,若一个艺术家没有器识,无论技术多么精妙,也是微不足道。“应使文艺以人传,而不可人以文艺传。”[2]

在今天看来,李叔同引进西方美术理论与技法这一做法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他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革新了固有的传统教学理念,打破了固化的教学思维,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贯穿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始终。李叔同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建构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并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新性相结合,这与当今所提倡的“双创”发展理念有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深刻意识到艺术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结,且艺术如今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若没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那么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都将会变得有限,无法深刻感受人生的欢欣、失落和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故而无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现当代艺术的求新与探索,截至今天,依然可以看到有人在固守传统,也有人在全盘西化并盲目追随西方。李叔同的美术教育显示出,东西方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美术教育都要根植于本民族的审美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避免无视甚至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继而盲目模仿、崇拜西方。博采众长检验的是一个民族、一个艺术家的气度与胸怀,所以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与借鉴,只有这样才可以守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使之在留存本民族的独特气质与精神的同时书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陈星.李叔同半裸女油画像真实性考论[J].美育学刊,2013(4):29-33.

[2]李叔同.李叔同谈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作者单位:

山東大学

猜你喜欢
李叔同教育理念
弘一法师的账单
李叔同谈论“咸”与“淡”
李叔同谈“咸与淡”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李叔同的一个动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