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乡村小学家校共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

2022-03-29 14:26:34卢继双尹传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大数据环境全面发展

卢继双 尹传侠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有更快捷和高效的沟通方式,但是,无论未来社会教育如何发展,家访、家长会、教学开放日这样的模式都不会被取缔,这是直接联系家校的纽带和桥梁,其作用不可被替代。创新之处在于,受信息技术支持,各种智能APP的使用有效拓宽了家校共育途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乡村小学;家校共育途径;全面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不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国之栋梁,还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大数据环境下,学校与家庭之间可以有哪些更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家校共育上可以有哪些更科学的途径或模式,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乡村小学的现状,在探索家校共育途径与模式的过程中,努力提升家校共育水平,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了解现状,明晰家校共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吉林地区最大的乡镇中心校之一,全校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来自于农村。虽然近些年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而且多数家长选择了外出打工,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老人帮儿女带孩子现象越来越普遍,老人的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水平都是滞后的,这些孩子的学习现状可想而知。提高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难度可见一斑。在当前智能环境下,虽然手机、电脑等终端服务器比较普遍,但是运用技术有待提高。比如对各种沟通软件的开发仍然比较滞后,大多数软件对客户收费这一现象导致软件使用率不高。学校方面,能够对教师进行培训或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家庭方面,目前的沟通平台仍然只限于微信或者钉钉。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仍然需要提速。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5G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学校与家庭在运用这些科技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充满期待,也充满焦虑:技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未来家校合作会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家校共育有没有更好的途径与模式?如何让家校共育朝着深度沟通、高效合作的方向发展?问题摆在眼前,现状不容忽视,基于对问题的研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一步步破解难题。

二、科学推进,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途径与模式

1.完成家校共育现状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本校课题组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共同研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归类分析,撰写了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孩子的课余生活不够丰富,不足50%的家长能够陪伴孩子,但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多,家长和教师之间也缺少必要的沟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且教育上缺少方法。家长渴望孩子各方面均获得发展,并且希望与学校沟通,形成合力,这些为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模式提供了基础。

2.研读教育著述,丰富家校共育理论,探索适合当前乃至未来一个阶段的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和模式。在课题组的集中组织下,老师们按时共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等教育经典,研读其中关于家校共育的论述。老师们认真阅读和记录,并一致认为,有必要引领家长共读家校共育方面的理论,拓宽家长的视野,丰富家教知识,并积极付诸到实践当中,一步步提升了家校共育水平的理论基础。

3.结合实际工作,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模式。由于地处乡镇,80%学生来自农村,家长信息化程度不高,且留守儿童较多。课题组一边继续沿用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一边立足实际开拓创新。

(1)继续使用常规的方式如面访、电话、微信等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以鼓励为主,引导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和孩子交流,使家长明确肩上的责任,担负起与学校合力教育孩子的使命。

(2)搭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平台,合力育人。目前,常用的家校共育途径有多种形式的家访、定期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等。无论未来社会教育如何发展,家访、家长会、教学开放日这样的模式都不会被取缔,这是直接联系家校的纽带和桥梁,其作用不可被替代。但创新之处在于,受信息技术支持,现在学校各班级直接使用QQ群或者钉钉群,以直播或者视频会议的方式在线召开家长会,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加强家校共育的宣传和指导,与家长同步成长。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学习安全、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定期聘请家教专家来校讲学,例如请李子燕老师、崔宇教授等对家长进行现场培训,直播与转播同步进行,确保更多的学生家长都能收到培训。专家结合生动的案例现身说法,带给师生、家长太多的震撼与感动,使家长在教育之路上信心倍增,同时增强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成功感。

(4)定期召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家长委员会相当于一所家长学校,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对于学校的食堂、管理、教学活动等方面提出建议,发挥监督作用,参与学校管理。对于家长学校,课题组觉得有必要扩大家长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家长按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内容也不单单是参与学校管理,应该有更直接的家长共读和家教指导等。当然,这需要与前面的专家讲座、开放日等活动需要进一步整合,让家校共育模式和途径更加清晰,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三、面向未来,有效利用大数据环境深化家校共育

1.借助“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引领教师、家长不断学习。号召教师、家长按时收看专家讲座,和家长一起学习前沿家教理论和方法,引导家长定期收看专题讲座:涉及亲子沟通类的,例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赏识教育——孩子自信的源泉”“积极沟通的原理与方法”“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等;涉及方法指导类的,例如“不自理,难自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记忆有方——如何培养孩子的速记能力”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困惑与建议”等;涉及健康教育类的,例如“让孩子远离抑郁,健康成长” “保护好我们的孩子,防止意外伤害和性侵害”等。教育学及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讲座从多个角度丰富了家长的育人理论,为科学教育孩子发挥了良好的助力作用。

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的在线研修课程,这些课程随时可以看回放,解决了老师、家长繁忙无法及时上线的问题。课程中的前沿科技知识令家长、师生大开脑洞,通过在线学习,教师明白了创新教育与课程的关系,在创新思维教育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紧迫感敦促每位教师、家长,必须站在时代前沿,研究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和项目管理,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探索未来科技。

2.全面评价,充分利用智能APP助力家校共育。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评价在家校共育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学校课题组联系科技人员结合本校学生情况研发了智能评价平台,指导教师在技术层面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运用智能评价APP软件,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全员全过程实时评价。无论课上、课下,还是德育、艺体、劳动、科技活动等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通过全面评价,学生的优点得到肯定,特长获得发展,各方面均得到关爱和鼓励,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个性飞扬,全面发展。

家长在手机上也安装了这款智能评价软件,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实时参与互动,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评价,使家校共育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五育获得长足发展。

总之,通过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模式,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会灵活运用大数据环境,引领教师、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不断拓宽家校共育途径,逐步提高家校共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鲁微,肖婷,喻馨桐,等. 乡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访谈报告[J]. 文教资料,2020(2).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20.02.070.

[2]刘继岚. 构建乡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模式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7).

[3]王明. 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以张家港市小学校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0(12). DOI:10.19875/j.cnki.jzywh.2020.12.019.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大数据环境全面发展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新闻编辑理念变革创新机制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及若干研究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09:46:47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数据环境下的新闻编辑理念创新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54:09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4:49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