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
摘 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登高类文学作品有九篇,其中反映出登高的多种感情,其中包括登高之愁,登高之悲,登高之思,登高之乐,对这四种不同心情的剖析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有利于学生感知情感,教师设计教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文;登高
在初中中语文学习时期,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的古诗词,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古诗词的精神内核和理解能力尚有待提高,这需要初中语文老师自己首先对文本类解读有所了解才行。登高类古诗词在古代作品中并不少见,因此在初高中语文作品中也选的也不少,以部编版为例一共有九篇,分别是七上一单元《观沧海》(曹操)、三单元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七下五单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飞来峰》(王安石),《望岳》(杜甫)、八上三单元《黄鹤楼》(崔颢),六单元《咸阳城东楼》(许浑)、九下六单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一、登高而愁,愁上心头
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岑参先写出自己登高饮酒行为:“强欲登高去”第一句中用了“强欲”这两个字,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勉强想要”。也就是表明诗人自己是不想登高的,但是又不得不登高,这种矛盾心理就是一种冲突,已经暗藏了“不登而不得不登”的愁绪。原来九日指的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重阳节这一天,民众有登高赏菊,配茱萸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因为这一天是有登高传统的,所以诗人岑参不得不去登高。但是詩人不想登高也是情有可原的,首先他早就知道登高会给他带来万千愁绪,其次这一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陷落,(原诗注:时未收复长安。)他随军而行,并无心登高,所以他的内心是拒绝的。当节日习俗最终战胜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这就是愁的开始。随后又写“无人送酒来”,此时化用的是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1]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岑参并不是真的没有人送酒,只是他知道他没有陶渊明那样的朋友来陪他饮酒消愁罢了。战事欲紧,心事欲重,这样登楼只会愁上加愁。
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开口便提愁,“一上高城万里愁”写出愁的多,愁绪深。这是因为许浑青年时代由家赴京应试,多次名落孙山,后终得官职而仕途坎坷,又加上离家远,秋晚登临,自不免有岁月蹉跎,老大徒伤的慨叹。而这种人生不得意的愁绪只是万千愁绪中的一个,最大的愁绪就是为国事而愁,随后写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面是在写山雨将要袭来的景象,实际上是在写唐王朝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这是因为诗人此时处于当时秦汉首都位置上,因此诗人看到这种风雨袭来的场景,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想到自己的就是“身世浮沉雨打萍”,唐王朝因为朝政腐败,农民起义众多,国家危如卵石。于是风雨将来,大厦将倾,不免愁绪万千。第三句中描写的景物都是暗色调的,都是黄昏之景,这其实还是在以黄昏喻晚唐,过去秦汉那么厉害,依然被黄昏所“吞没”,更何况是如今的晚唐。随后只能无奈的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样的话,以表达自己的无奈心情,这是大势所趋,是无可避免的衰败,作为当时官员,说出这句话,该有多哀愁!
二、登高而悲,悲从中来
登高不仅有愁,更有悲。杜甫曾在《登高》里说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安石曾在《桂枝香·金陵怀古》里说道:“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晏几道在《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里说道:“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这种悲也是经常在登高类诗歌中出现的。
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不仅展现出诗人自己的愁苦之情,更是体现了诗人的悲国之情。其实这两首诗的感情变化都是由愁入悲,因为这种愁是无法改变的。另外这两首诗都是体现国危之悲,国家进入到最危亡的时刻,不管是唐后期的农民起义还是宋后期的金兵入侵,都是时代悲歌。当时的许浑任监察御史,但是朝廷腐败严重,许浑面对这种情况,无力而为,所以由最开始的愁变成了对国家即将覆灭的悲。辛弃疾也是如此,在镇江任职时,感概祖国大好河山即将被金兵完全吞没,心有不甘,不禁悲从中来。
三、登高而思,思绪万千
诗人们在写诗时,往往会加入众多思乡意象。比如月亮意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鸿雁意象: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双鲤鱼意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登高思乡诗自然也不例外。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一首典型的边塞思乡诗,这种边塞诗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因久战而思乡,因环境恶劣而思乡,因伤亡严重而思乡,因笛声而思乡。这首诗就是最后一种类型,李益还在《从军北征》也用到了“笛声”,“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两首诗可谓是情感一致,思乡皆浓。对于“笛声”意象,有很多边塞诗人都使用过,比如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面对边塞荒凉的景象,借用羌笛、杨柳、春风写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慷慨而悲壮。王昌龄在《从军行·其一》中写道:“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一首表现征人久成不归,思念家乡的诗。高适在《塞上听吹笛》中写道:“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在雪融牧马的边塞时节,月明之下的羌笛声让人不得不思乡。从雪净到明月羌笛,再到梅花散落,虚实结合,写出诗人不得归的无奈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所以笛声带有天然的“召唤结构”,会让人们不自觉地随着笛声产生思乡之情。
四、登高而乐,乐在其志
登高不仅是负面情绪,还有高昂的。比如岑参在重阳节的登高愁绪和后来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形成鲜明对比,同为重阳,同样国家危亡,毛泽东却显示出乐观、阔达、积极的心态。
杜甫在《望岳》中传达出自己的豁达心态,尤其是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此时的杜甫并不是处在顺心如意的阶段,因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2]所以诗人此时此刻的经历也是不顺心的,和前几首诗的诗人是一样,但是他登高就展现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后人叫《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感受天地之变化,观大海吞吐日月之景,让他心旷神怡,心胸宽广,胸怀天下而誓要一统天下。从这里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诗人的远大志向,在这一刻应该摆脱脸谱化的曹操,从奸雄的形象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曹操形象,感受到他的雄心壮志。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登高类中,经过四种情感的梳理之后,可以方便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情感对比。这种对比有利于学生了解诗人登高缘由,情感是怎么产生的,也有利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阐述登高的“愁、悲、思、乐”情感变化。
参考文献:
[1] 涂元渠. 高适岑参诗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40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