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在我国开展德育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代,要实现文化自信,就需要深入研究更为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新局面。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制度、发展模式虽有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借鉴其德育教育发展经验对中国德育教育打破固有思路颇有益处。文章从中美德育理念和实践比较出发,分析中美两国德育教育理念的利弊和实践异同,在比较中浅析新时代中美德育理念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德育;德育理念;德育实践;比较;变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汹涌大潮下,人们在社会转型及改革的大环境下,伦理观念和德育过程等观念形态也日益复杂化。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局面,对中美德育理念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研究,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与方法。“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1]德育教育在狭义上一般主要指道德教育,广义上则主要与智育和美育区分开,包括对学生道德、品质、伦理观的等方面的培养。
一、中美德育教育理念比较
中美德育理念的比较。中美德育理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侧重点不同。
(一)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解决某种现象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思维习惯、思维倾向。中美德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环道与线性、继承与批判、感性和理性三方面。
中国的德育教育思维方式是环道思维,环道思维倾向于关系的有机循环中做宏观、整体的思考。如中国最传统的的伦理规范“仁爱”,既有仁者爱人,又有泛爱万物,既包括对社会与人的爱,也涵盖对自然万物的爱;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的基本理念,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提倡以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等,都体现了中国环道思维方式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善于运用循环和联系的方法。再者,中国传统文化偏向他信,对历史和权威有崇拜与继承倾向。如汉朝以后,儒家成为人们奉行的神圣经典和道德源泉;对“三纲五常”道德规范长久地贯彻和发展。此外,中国对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的思想大多建立在直观感悟上,而非相关逻辑推理上,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这类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而这种感性思维方式在我国的道德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德育教育与中国相比则偏线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重视分析的经验主义所造成的。这种思维方式将道德教育分解为部分或更细小的元素,再沿着细小元素纵深探究。如美国人信奉的柏拉图的美德教育,他将美德分为三个部分,即智慧、勇敢、节制,然后按这三部分进行研究,并向纵深发展,并不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方式。到了近现代,美国在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各执一端,相互独立地线性发展自己的特色。因为美国的德育教育大多都是自成体系,针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再者,美国道德教育提倡批判思维,在否定中推动事务发展。此外,美国把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的思考建立在严格的逻辑规则和演绎基础上,表现出极强的理性思维方式。如克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系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问题逐步推理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综上,中国德育环道思维方式有具有整体性、辩证性、重视内因的一面;继承性思维使得在社会发展中,中国的伦理道德得以持续,但也因缺乏改革而不适应于发展中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感性思维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协调,但其模糊性和神秘性的特点,不利于交流与传播发展。美国这种线性思维方式能够深入、彻底,甚至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极富开拓性,但同时也会因集中于某一问题的原因,导致缺乏联系、整体和综合的眼光而略显片面;批判性思维对存在的模式不断做出否定,这种道德教育思维方式能够实现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造新的道德教育模式,但是也容易走入极端,出现为了批判而割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问题;理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道德体系,但德育教育的复杂性很难通过理性思维诠释穷尽。
(二)价值观是人们对行为做出判断的心理倾向。中美德育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能力与品德的关系三方面。
中国追求“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通过限制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而与天合一,泛爱万物是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如道家“道法自然”原则;荀子主张把“仁”的思想推及自然。再者,中国道德价值观中主要为团体的意识相对较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彰显出的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中国注重家庭观念,个人常常被置于重重的亲属和朋友等伦理关系之间,承担着诸多责任和义务。此外,中国文化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出德与能分开的观点如孟子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
美国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中心理念为“万物为我所用所爱”,人类对于自然的使用和开发权,如若对人类有益,对其他存在物的掠夺行为是合乎道德的。再者,美国个体道德价值观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由于美国历史短暂,民族由移民组成,生产和发展经验使得美国偏重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此外,美国奉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提倡德与能的结合。美国现代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对知识技能和能力德要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强烈。
综上,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表现出唯心主义倾向,而美国则表现出功利实用的倾向。中国提倡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文化,而西方注重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从近几十年的中美两国发展实际来看,两国都已经意识到对自然过度开发的危害,强调環境意识的崛起;中国价值取向中强调集体利益的主导地位,但若不合理调动个体积极性,严重时会趋向于集权与专制。而美国的个人价值观走向极端,也容易导致群体中的个体利益得不到有利保障;中国古代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制约与重视理性说服忽略智能体能培养的原因,使得人们缺乏科学的务实与创造精神。而美国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美国道德发展中重能轻德的实用主义倾向。
二、中美德育教育实践比较
(一)中美学校德育教育比较,从实践发展来看,中美德育教育在隐性教育、教育模式、媒介途径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中美学校德育教育的共同之处。中美两国的学校均通过丰富第二课堂,来扩充德育教育课程效果,拓宽效果德育教育时空。两者均采用自由教育或普通课程教育等方式在课程中包含德育教育,类似于中国的课程思想的做法,使学生在专业或人文社会的学习中,感受道德熏陶,提高判断能力和选择自觉性;采用校园活动,如学术、社团活动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及伦理观念等;采用志愿服务或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中国鼓励学生在课余假期参加“三下乡”、志愿中国等实践类活动,美国也多以志愿服务、沉浸参观等形式开始社会服务与学习。再次,中美两国都重视社会媒体、群团组织等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德育教育模式。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德育问题,只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小说、电影、影像、音乐、宗教团体、社会团体等每时每刻地影响着其中的参与者。最后,中国两国都重视社会公共环境、家风建设、传播媒介等在相互配合中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中美学校德育教育的差异之处。一般情况下,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方式可采用教师主讲或互动讨论的方式:灌输训练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以预先设定的内容为依据,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以期借助规范化行为矫正不良行为,从而重塑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讨论式,授课过程中采取互动提问讨论的方式探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多由教师构画现象背景,学生自主自觉进行专题讨论,借助交流和辩论,启蒙学生思维,了解学生的掌控程度。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中国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是前者讲授方式,美国采取的是后者講授方式。再次,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式差异。在美国,其社会发展历程决定多数个人具有较强批判意识和信奉实用主义,因此对个人发展提升效果不显著的单一道德哲学、思想品德类课程较为少见。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那些与道德相关的教条化、无效性的课程受到人们的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实践伦理学。在中国,与思想品德相关的课程中具有公认的、普信的道德价值取向和崇高信仰。最后,在美国强调尊重个体自由,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和方案,大多数道德教育借助环境渲染,在社会舆论及习惯中完成教育过程。而中国在思想教育及德育教育方面更强调系统的标杆性典型教育、理论的灌输,注重知识传授,而缺乏机制化实践和感受环节。
(二)中美家庭德育教育比较。中国以血亲本位为基本坐标,以情为规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多采用人情法调和家庭矛盾,将“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克己、涵养等作为标准训练推动家庭整体团结。而美国在家庭中,遵循个体是最高价值。显然,中国家庭讲究共性,而美国家庭讲究个性。此外,中国在千年文化的影响下,擅长说服教育,喜欢三代同堂等聚集式生活方式,长辈在家庭中极具权威性,尊重长幼有序的观念,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自省自身人格,以确保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力,而孩子多尊重长辈、尊重经验,多采取服从的态度。美国则是老人在家庭之外,奉行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再抚育后人,老人则由社会保障负责。美国父母鼓励孩子选择自由,家庭教育方式体现民主和自主性。
(三)中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的比较。美国没有宏观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原则,而是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或行为准则向教师提出在教育活动中应持态度和应尽义务。中美在教育活动中都强调尊重及爱护的原则,但各自侧重点不同,美国更倾向于对个体独立人格的尊重,个体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力不因年龄而受到区别对待,未成年人在人格和尊严方面的权力等同于成年公民。这种以法为依据的尊重就排除了由于教师个人素养差异造成的不同结果。在美国教育可以从商业精神中的产业化角度理解,学生作为付费群体,享受消费者被尊重的权力。同样学生家长作为学校的纳税人,有参与学校教育的义务和权力,学校有义务向家长报告学校教育情况,家长有权对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建议。在中国,对于学生群体,国家、社会、家庭等组织更强调爱护与引导。在中国教师与学生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主从关系。再次,在美国家长与教师为平等合作关系。在中国,教育经费大多来自国家,家长被认为是学生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延申,因此会出现孩子犯错最终错误转嫁至家长的现象。最后,在美国,更强调教师对学术的追求的自由。在中国,受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强调对学问的追求。
除以上所指出的中美德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异同以外,中国两国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可比较研究的内容。
三、中美德育教育理念变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循环周期显著缩短,信息流动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得以加速,人的思维结构不断受到多元化信息流的冲击,环境的快速变化衍生复杂性挑战日益突出。面对高速变化的信息流,中美两国都越发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国家和地方教育的管理机制。
(一)德育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制定都更加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尽管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将国家利益、政治目标体现在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中,通过文化自信及文化自觉的强化巩固,实现个人道德价值取向与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目标。在中国,党的十八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教育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遵循[3]。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需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这一前提,教育目标不单单只是培养人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4]。在党的号召下,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性德育活动,如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以“传承石油精神,培育石油精英”为使命,以“创建一流学风,培养一流人才”为指导思想,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文明离校,通过“认知石油”、“体悟石油”、“学习石油”、“热爱石油”的过程,让石油精神潜移默化,终至“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5]。
任何一种德育教育只有转化为个人道德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德育只有进入个体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德育教育的目的。个人在进行德育教育内化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造就和接纳,而是在主体判断与选择中实现内化的。中国德育教育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不断前进与创新,以西南石油大学公寓建立“党员服务站”为例,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愈发明显,学生住宿条件及环境的改善,使得学生住宿愈发体现书院式以兴趣融合的特点。施行公寓“党员服务站”即是对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在互助交流实现道德规范内化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个人道德体系的建立,并将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个体道德既是个人化的体现,又是社会化的缩影,既代表社会普遍意志,又体现个体意志。自媒体鳞次栉比的当代,网络技术及传播形式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友习惯,在追求小众化、个性化的年轻群体中,注重个体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实现了主流价值观个体性内化,才能出现不同领域向着民族目标前进的宏伟景象。因此,如何有效探讨、把握个人道德体系内化是国家文化自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德育教育内容选择一般依据两个原则:一是社会需求,其中包含个体社会化必须的道德规范及个体社会化必须遵循的国家利益等社会发展需求;二是个人发展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尽管社会的高速发展赋予了学校更多的使命与功能,单高校的根本任务还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6]。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学者研究更为科学合理德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并且不论是从其自身发展还是学生发展而言,都有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高校仍将作为德育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完善的重要阵地。
(三)中美的的教育都关注社会发展中变量对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发展的变量对个体在情感、意识与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出生率降低和离婚率提升使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家庭教育成分有所下降,实用主义有增长势头;网络及智能设备的低龄化发展也同样冲击着儿童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建立;在追求个性化、小众化的当代,学生个体化差异增大导致学院德育教育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较强功效……社会发展中必然面临变量,但如何制定合乎时代、滿足大众、吸引个体的德育教育机制迫在眉睫。“历史和现实标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7],在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当代,正因为如此,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强调施行以个体为单位的GPS似量体裁衣式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晓蓉.中美高校德育方法比较研究[D].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8.
[2]《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载《人民日报》,2010年3月17.
[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骆津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
[5]孙一平,张文卫,德育理念综述与创新案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54.
[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5月3.
[7]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载《红星文稿》,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