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2022-03-29 00:22:46梁应龙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转化策略学困生

梁应龙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对他们实施转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应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转化对策,并根据学困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最终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提升学习效能。下面的内容基于这一点,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7-0130-03

On the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tudents

LIANG Yinglong  (Chicheng Junior High School, Qingcheng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transform them, so as to maximiz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thi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the cause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alyz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adopt different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so as to help them get out of their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Based on this, the following content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tudent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Learning difficulty students; Cause analysis;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1.初中數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主观原因

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能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所以他们自身的认知不清晰也导致他们无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更甚至,还有学生将数学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他们对数学毫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针对这类的主观因素,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要让他们明晰自身的学习目的,要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以此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第二,不能真正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对数学中基本的概念和定理进行理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学习数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学生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清晰地认知数学定理与概念,他们才能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正确地运用概念与定理,才能丰富自身的数学认知,最终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

第三,对自身失去学习的自信心与坚定性。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攀比心”是他们这一年龄段最为显著的特征。因为他们的攀比心理比较重,并且这类学生其实很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最终导致他们的心态失衡,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并且在后续的实践中,也自甘堕落,不会主动探究,导致他们的学习困境越加深重。

(2)客观原因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说,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其实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影响。而父母的引导也将影响学生在看待问题、对待问题的态度及方法上,最终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效能。很多数学学困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家庭矛盾会让他们存在各种叛逆心理,而这种叛逆心理也直接反映在学习上,使得他们逐渐变成学困生。

第二,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而初中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三观,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一些不良因素也会浸染他们不成熟的心灵,最终使得他们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散学习数学的精力,最终导致他们贪玩、厌学,使得他们成为学困生。

第三,教师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中其实并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们不注重保护学生弱小的心灵。面对一些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犯错的时候,一些教师经常会挖苦、讽刺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以及敌对心理,甚至会在课堂上和教师产生冲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其实也是影响学生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因素。

第四,生理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而很多学生其实并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发生的变化,以至于他们产生了烦恼。而这种烦恼与苦闷又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与疏解,最终让他们产生一种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他们无心学习,精力分散,最终导致他们变成学困生。

2.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关注学情,及时辅导补差

数学可以说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并且数学知识点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学习起来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初中生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强,他们极容易在上课的时候走神,最终出现“掉队”的情况,使得他们出现了各种数学学习困境。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如,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参与学习活动时的状态及情况等。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教师就要向他们发出暗示和警告,引导他们跟上教学进度,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淡薄,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想尽办法去为他们创设更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终对学困生进行及时指导,辅导补差,落实对他们的有效教育。例如,教师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这是一项实验探究类的教学内容,很多学困生对其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该注重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演示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圆和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关注学困生的学情,要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尝试让教学回归生活,进而减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疲累感,让他们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然后在课堂上和自己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后面展开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关注学困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问题。如果这类学生存在成绩不够理想、练习不达标的情况,教师就要及时为他们辅导补课,予以纠正,尽可能地避免他们将这类知识点变成学习困境。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关注学困生的学情,要辅导补差,培养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能动性,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避免他们出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潜能受到影响。

(2)营造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刻明白学困生的转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和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基于此,教师就要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轻松、愉悦的育人环境,从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出发,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逐渐缩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要将实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与游戏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甚至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困生提出自己的质疑点,最终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分析,形成一个多项互动的层面,活跃课堂氛围。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拓展性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最终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时,这一节的知识点其实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考查。因此,针对学困生来说,他们学习这一节的知识内容是存在极大障碍的。所以,教师在引导他们展开学习实践的时候,就要先带领他们回顾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进一步深化他们的函数思想,然后引导他们初步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函数图像,确定增减值和最值。而学困生对变量超过两个的实际问题并不能熟练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层层递进,逐渐深化自身的数学知识认知。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利用数学知识构建知识模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也能让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而教师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引导学困生深入自身的知识认知与理解,让他们的数学知识储备逐渐完善,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

(3)学习指导,做好课堂练习

第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指导学困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那么教师就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进行自学,然后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而学困生通过预习,也能对教材进行整體的感知,然后在教师的预习指导下,尝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也能跟上教师的脚步,和教师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最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能。例如,教师在让学困生对《平方根》进行预习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展开高质量的学习。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形成的网上平台,让学生展开独立学习,提升他们的预习效率。在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将其与课本教材做有机结合,要让学困生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充分感知课本教材,然后和其他同学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困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

第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良好的听课方法和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落实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加强听课方法的指导,要让学困生认真听课,学会听课,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落实他们的有效转化。例如,教师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时,在指导学困生听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比如,要明确锐角三角函数的引入及形成的过程,要明晰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要明确重难点知识的解剖过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困生尝试理清教师所讲述的例题解法的思路以及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点、数学练习题,教师也应该让他们多思、多想,尝试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记笔记,完成相关知识的综合、全面记录,为课后的复习提供方向与路径,最终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落实他们的有效转化。

第三,指导学生复习,做好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关注复习指导,要做好课堂练习,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几何图形初步》之后,就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整理。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让学困生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展开分析。其一,要看书、看笔记、看习题。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做题,而是要从基础的知识构建着手,去回顾所学的基本知识;其二,教师应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困生列出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如“几何图形”“直线、线段、射线”“角”等,以此延伸各个细小的知识点,让学困生形成联系;其三,教师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有重点地为他们设计练习题,落实学困生的复习工作,最终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

第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学困生做有效转化的关键和前提,因此,在指导学困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就要关注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综上所述,教师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对学生做了指示,目的是要将更为科学的学习方式贯穿学困生学习的始终,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为丰富。基于此,教师也应该从这三个环节着手,培养学生养成更为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落实这三个环节基本的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要让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比如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要基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去展开思考。然后存在不懂的地方,就要做一个标记,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如果上课的时候依旧听不懂的话,就可以在课后询问老师,保证自己没有疑问点。又比如,教师还应该让他们养成善做笔记的习惯。要让学生以更为科学的方法去记笔记,笔记的内容要展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展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点,这样才能让后续的笔记復习效果更佳,有利于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针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基于此,教师要科学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落实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深化学困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真正意义上落实他们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董敏.知己知彼  有的放失——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20(13).

[2]梁璟.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转化策略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41:12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05:05
游泳教学训练中学生恐水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