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弢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很多教师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了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培养上,僵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和理论化的课程教学内容难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7-0038-03
Exa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BU Tao (The No.1 Primary School of Longde County, Guy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tatu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 the field of primary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igh-qualit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urses can not only expand students'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mathematical core literac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reby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ny teachers focus their teaching energ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memory ability. The rigi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and theoretical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re difficult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Teaching strategies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质内涵
在小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主要就是对应用历史、几何直观以及模型思想等十大方面,这些都可以让数学的发展应用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得到良好的表现。然而在对数学素养进行掌握方面,必須对“数学”这门学科所存在的规律进行了解,学生自身一定要有敏锐的智慧和思维意识,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轻松,课堂也会变得更加有气氛。
2.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联系不太紧密
信息化教学是新课改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虽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尝试开展信息化教学,例如微课、希沃白板等信息化教学素材,但是信息化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衔接不太合理。例如一部分数学教师习惯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微课,而不是根据班级学生数学水平来自主录制微课,互联网上的微课课件不一定适应本班数学教学水平,这会影响微课教学的效果。
(2)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较少
数学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可以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也增加了综合实践板块,但是很多数学教师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学生缺少课外独立或者合作开展综合实践的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你知道吗”这一板块时,习惯性地直接把相关数学案例和结论告知学生,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例如指导学生运用教辅书籍、互联网查询相关数学理论,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科核心素养不够突出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亮点,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包括了抽象的数学思维和具体的数学计算技巧,这对很多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教师要把这六大素养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结果,例如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考试分数,忽略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对课堂教学改革也是非常不利的。例如数学教师在几何板块教学中,更侧重图形性质和公式的讲解,对于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思维培养的讲解较少,很多小学生没有掌握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运用技巧。
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1)依托互动教学,创设有效情境
现阶段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他们更倾向于与教师的互动。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教学的优势,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改善原本枯燥的学习氛围。以“四则运算”一课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提取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利用微课创设“生活购物”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游戏等形式的驱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及运算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将其平均分配给学生,并在交换的过程中向其提问:你有一个玩具,我又给你一个,现在你有几个?这一过程怎么表达?让学生利用“+”来经历从单个到整体来表示玩具个数的变化过程。随后,教师可以整数倍进行增加,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利用“×、+”分别列出对应的式子,通过对比引导其观察两个式子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影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成倍增加、成倍减少的数量变化,增强对符号的感知力。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还可以增加“( )”、分数等知识,并让学生根据符号含义对式子整体进行解读,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立足数学文化,提高学习质量
数学史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内涵,对学生逻辑思维、数学认知等方面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其数学视野,而且在历史故事、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引导下,能够引导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实现知识的跃迁与内化。对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故事,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并依托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各个教学板块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并设置多个导学问题:为什么要设计“圆形”的轮子?圆形与其他几何形状有什么样的区别?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由“圆”组成的?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动手制作等方式梳理其之间的异同点。随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我国关于“圆”的研究,如《墨经》中提到“圆,一中同长也”。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以准备大小各异的圆形卡纸,让学生思考文中“一中”“同长”是什么意思,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并鼓励其借助测量工具共同探究圆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古时候人们是如何绘制“圆”、测量“圆”的,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使其从数学角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等概念的认知,为日后学习奠基。
(3)依托小组合作,强化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而言,其重心应培养其自主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思想、年龄等方面的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集体之力促进学生进行交流、自主思考,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均得到良好培养。以“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特点、数学水平等方面的实情,秉承异组同质原则,在班内组建多个4~6人的数学小组。在各组中,不但要有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而且也要有一些数学能力或者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困生,通过分层式的合作体系来打造“以优带弱”的课堂环境。随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教学内容细化成“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两个组别任务,指引各组成员通力合作,一同思考、交流和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巡视工作。一方面,通过定期巡查的方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观察、旁听等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及时性的思路点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教师可以采用“群学”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组间学习成果分享,并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这样一来,在合作学习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数学之魅力,进而促进其數学探究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提升。
(4)链接生活素材,树立模型思想
一定要让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这样整个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在数学知识应用和生活当中,与外部世界进行具体沟通时一定要更好地联系,通过利用试题来让数学有更好的模型思想,这一般在数学的实际教学当中是比较常用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在对试题进行编写的过程当中,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自己对解题方面的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数学所存在的英语质量,他们在自主应用的时候意识会更强。在对数学进行应用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将具体的思维集中到数学模型构建过程当中,比如说在对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比例进行教导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比例所存在的基本性质和具体应用方式进行详细的解释。在对试题进行编写的时候,也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展示。①在数学测试过程当中,小明、小刚、小红他们三个人的平均分是80分,而且他们三个人的数学得分比例是3﹕4﹕5,所以他们三个人分别所得到的分数是多少呢?②在制成混凝土的时候,建筑工人需要按照2﹕3﹕5的比例来对沙子水泥石块进行添加,如果一共需要配置96吨的混凝土,需要用掉多少吨的沙子、水泥和石块呢?利用这些比较典型的生活试题,让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建立得更加快速。
(5)优化评价体系,实施有效评价
课堂评价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总结,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立足学生发展实际,制定以线上、线下为节点的“双线”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教学形态与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数学评价不仅要容纳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还应该包括课后的作业反馈阶段。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作业指导的小程序进行练习,通过作业和教学评价的协同作用,充分了解其现阶段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在线批注、点拨等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其次,评价体系要具有实时性。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课前、课上、课后为分界点,根据教学环节制定不同形式的评价内容,并将其合理融入各个教学板块中,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此外,评价标准要多元化。于学生而言,成绩固然重要,但于其学习能力、未来发展等层面来说,数学综合能力则是其发展重点,对此,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知识掌握、知识运用为节点,从学生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再到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设置不同的评价内容,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为其打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6)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坚持“数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指导理念,渗透生活化因素,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理论知识活跃起来,以此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重新焕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并让他们在学习中体悟知识、运用知识,以此不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在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运用等内容讲解完成后,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中,更好地在实际体验中提升自身的运算能力。比如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在超市购物的場景,其目的在于,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在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很多都是以小数形式存在的,之后借助这一情境导入,笔者将学生的学习用具收集起来贴上标签,作为商品价格,让他们分别扮演超市的售货员与顾客进行实际的购物活动。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购买场景搬到课堂上,学生对这种形式也比较感兴趣,纷纷跃跃欲试。笔者也观察到在座位上的学生也在进行计算,让他们将最后的购买价格进行对比。在这样不断地表演与计算中,以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为切入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对运算的兴趣,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很大帮助。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深入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更要在长期的教学中积淀、思考、总结、反思,让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数学教学新模式,期待数学教学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付淑梅.融入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