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优化精馏法制备一氧化碳技术

2022-03-28 06:29郑梦杰闫红伟崔增涛郭俊磊张亚清银延蛟
低温与特气 2022年1期
关键词:沸点冷凝器塔顶

郑梦杰,闫红伟,崔增涛,郭俊磊,张亚清,银延蛟

(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31)

1 前 言

CO是电子行业所必需的特种气体之一,主要应用于U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中的掩膜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制备薄膜的气态源。随着集成电路大规模的发展,CO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工业上分离提纯高纯CO的技术主要有:溶液吸收法、两段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等[1-2]。

结合我司原料气各组分含量(见表2,无CO2、H2O组分)以及产品纯度的要求,采用低温分离法双精馏工艺,不需对原料气进行预处理,直接对合成氨燃料气尾气进行CO提纯,制备CVD级、ULSI级等不同纯度等级的CO,满足电子行业上对CO技术指标的要求。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装置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回收期短,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CO提纯技术。

2 流程简介

2.1 一氧化碳的制备流程

制备CO的工艺流程见图1,原料气通过管道进入一定压力下的脱轻塔精馏,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液体传质传热,沸点较高的Ar、CH4等重组分从脱重塔塔底分离出去,气相经顶部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另一部分进入脱轻塔,进一步深冷精馏。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调节再沸器负荷,将沸点较低的H2、N2等轻组分从脱氢塔塔顶的气液分离器排出,实现CO与N2等组分的分离,塔顶气液分离器液相进入脱轻塔回流,塔底将产品引出。

图1 精馏法制备CO的工艺流程图

塔顶、塔底分别设置顶部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用于完成精馏所需的能量循环。装置所需的冷量主要通过以氮为工质的低温,经节流阀降压制冷,为两塔的塔顶冷凝器提供冷量,自身被气化后,为塔釜再沸器提供热量。

整套工艺操作弹性大,30%的负荷亦能生产,操作参数少,趋于自动化,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品纯度大于99.99%,本装置对CO的纯度可控可调,满足不同等级的需求。

2.2 原料气组成及提纯要求

原料气的组分有H2、O2、N2、CO、CH4、Ar,主要性质见表1,主要组分为N2、CO,两组分的分子结构、分子量都相同,而且熔沸点、密度、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等物理性质也都十分相似。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很难将两组分分离开,采用双塔精馏的方法,将沸点十分接近CO的N2、Ar组分分离,达到提纯CO的目的,CO的纯度不低于99.995%。

表1 原料气组分性质一览表[3]

3 结果与讨论

3.1 物性方法的选择

要保证气液相平衡计算结果的准确,确保后续的工艺设计有一个正确的计算依据,热力学模型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4]。

针对本文涉及的既含有极性又含有非极性的较复杂的物系,我们选择PR模型,用于处理非理想混合物,并对低压下的任意交互作用参数具有预测性。将模拟数据与实际运行的数据对比,偏差很小,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表

3.2 精馏操作条件的模拟优化

塔底加热和塔顶取热可完成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而分离组分。塔顶、塔底的冷热负荷决定整个精馏过程的能量消耗。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精馏设备,进出料位置、精馏顺序、塔板数等变量无法改变,而操作型变量如操作压力、塔顶冷量、塔底热负荷等,这些变量在实际生产装置的运行中可以随时改变,并带来工艺上的影响。但实际生产运行的装置不可能以试验的态度去随意调节这些变量,因此这些操作条件在实际运行中对精馏工况的操作非常重要。

本文在选用严格的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精馏过程的操作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优化模型,进行优化分析,根据纯度要求,求解最佳操作压力、塔顶冷量、塔底热负荷,进而为操作人员提供指导、建议,创造效益最大化。

4 结束语

本项目已建成投产,采用的精馏技术为我司已掌握的传统提纯技术,且我公司在低温精馏的节能领域拥有知识产权,在液体CO2和高纯CH4领域均有工程经验,这些对于该项目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塔精馏为CO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个更工业化的技术,装置操作灵活,通过改变不同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不同纯度的CO产品。并以现有生产装置为例,以每年生产99.995%的CO约29万/Nm3计算,10 a折旧计算CO的生产成本为0.5元/Nm3,则每年税前利润约为9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以预计在今后的CO提纯工艺中,精馏分离提纯CO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沸点冷凝器塔顶
核动力二回路系统冷凝器启动过程特性仿真研究
分析答题错误根源 扫除熔沸点比较雷区
氨制冷系统冷凝器选择
使用“副厂件”的那些事儿(四)
——副厂冷凝器,“今年不漏明年漏”
人物2020年度沸点
宝塔
青蛙爬塔
青蛙爬塔
有机化学专项训练(二)
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