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困境及对策

2022-03-28 01:45敬慧慧
时代商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资金管理预算管理

敬慧慧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着服务公众、管理社会的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容繁杂,程序繁琐,在履行职能和单位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反映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问题和困境方面。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基本保障,资金收支也是单位履职最直接的表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种类和数量众多,使用方向也千差万别,资金管理目前问题重重,突出表现在资金性质划分不明、资金使用流程不清、资金管理职责不分等方面。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资金管理方法,最大程度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资金管理;预算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备,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使得财政资金使用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不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优化,也能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国家各方面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职能履行和社会服务能力,关系到单位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任务日益加重,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财政资金管理能力,规范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为单位自身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意义

(一)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单位健康发展

我国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近年来又针对资金使用陆续出台相关条例,目的就是严格资金管理,使财政资金的申请、使用、监督都按照规范程序进行,避免资金浪费和无效支出。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促进发展、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的职能,资金的使用就是公共职能的体现过程,资金的无序管理,不但会造成单位业务混乱,从而影响单位形象和发展,还会引起财政和审计的严密监控,进而造成资金申请和使用困难重重,进一步加剧了单位的问题。所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既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在当前国家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前提下,规避风险的唯一选择。

(二)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主要分为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一般性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等。人员经费用于人员薪资和福利保障,是单位运转最基础的资金,也是目前管理使用最为广泛的资金。办公经费用于日常办公,比如办公消耗品、物业费、水电费等等保障办公条件的资金,目前也在不断完善中,近年来严格管理的“三公经费”就属于办公经费。一般性项目经费是经常性的项目,比如会议培训、购买网络版权等等。专项经费是国家为建设某个项目或者完成某项任务,专门拨付、专项管理的特殊资金,也是目前出现问题和管理中困难最多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涉及各行各业,资金使用也涵盖社会经济方方面面,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各单位资金使用能力,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的必经之路。

(三)进一步落实反腐倡廉

财政资金涉及面广、金额大,面对的供应方、合作方众多,没有统一的尺度,资金管理必然陷入混乱,贪腐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最后导致国家财产损失和单位人才流失的双重损失。相反,通过规范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管理,恪守法律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不但能简化单位资金管理,还能大幅降低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职业风险,促进单位业务高效运转,通过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有效减少腐败情况的发生,深化我国反腐倡廉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提质增速任重道远,科技创新如火如荼,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更高要求,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有更高标准,资金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命线,必须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金利用效益,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资金管理体系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制度不完善,没有健全的资金管理链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灵活多变,各个项目之间资金周转灵活性大,当前的资金管理制度改革远远滞后于资金使用的变化步伐,造成制度管不住、管不好的局面。从源头的资金申请、预算编制,到执行中的资金使用、资金调整,再到后期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包括贯穿始终的资金监管,现行的制度都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资金申请依靠材料,预算编制依靠程序,资金使用依靠票据,绩效评价依靠表达,资金监管依靠举报。每个环节都重形式、轻实效、重表面、轻实质。只要材料齐全,手续齐备,程序合法,能通过审批,那么实质原则就可能被忽略。制度需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专项资金使用产生的效益效果的长期监测和考核。

2.预算编制浮于形式

首先,预算编制注重资金申请,轻效益评估,编制过程程序化、模式化、流程化、延续化,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年资金使用效益积极调整更改,尤其是项目资金,只要项目申请通过,基本每年都正常延续,缺乏实地分析和考察,造成项目资金浪费。其次,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项目资金、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设定比较模糊,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支出范围,既可以用于项目,也可以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造成项目经费、专项经费预算执行难以控制。再次,预算调整程序滞后。预算在实际执行中会遇到较多变化,这就要及时调整项目,或者财政及时收回相关资金,但实际操作中,年度中期调整项目手续极为繁琐,过程尤其漫长,层层审批关关审核,大多数错过了项目开展的时间,结果就是原项目资金被用于弥补单位办公经费,或者通过不正当渠道列入开支。

3.资金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是不能合理支配项目资金、专项资金,造成整体资金管理不统一,不利于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一些单位实际需求与财政下达的资金不相符,造成资金使用问题较多,年末不需要的项目资金结余较多,急需的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有的单位挪用项目经费、专项经费弥补单位办公经费,造成专项资金账实不符,账面上有资金,实际上已支出,年末又未对结余资金收回,造成行政事業单位专项资金的连年沉淀。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发展和改革历经多年,多次进行制度革新,完善程序,并通过试点分批渐进式推广,目的就是保证资金管理稳妥过渡,逐步经过实践的验证不断完善。目前虽然取得极大成效,但在新形势下,资金监管依然任重道远。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资金申请和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等环节都是具体业务部门的工作,且资金使用是日常化的业务,单位领导容易放松对资金使用的重视。其次,单位领导对财务相关知识不了解,对支付流程、使用程序不掌握,放松了对资金使用的管控。再次,对于财政部门来说,主要行政事业单位提交的材料齐全合理,那么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就在于申请资金的单位。所以,多种原因就造成目前虽然资金的使用逐渐透明化、程序化,但是绝大部分的监管依然在材料中,通过鉴定材料去审核资金,而非通过实际的使用去监管。

2.审计力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大小各异,内设机构各不同,财务监管制度也不同。资金应用涉及多个层面,项目类型较多,增加资金监管的难度。有的单位管理规范,设置有内审部门,有的单位人员较少,连基本的岗位不相容都无法做到,更别说单独设置内审部门。大多数单位财务人员既要当“运动员”使用资金,又要当“裁判员”管理好资金使用,这就出现极大的监管漏洞。外部审计大多依靠国家行政审计部门,同级别的审计部门只有一个,人员编制百余人,但行政事业单位却多达几百个,人员上万名,项目更是不计其数,单单依靠审计部门,根本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或者等到审计部门核查出问题资金,这些资金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支付出去,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流失,甚至出现贪腐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

(三)资金绩效评价形式化

目前我国对项目资金、专项资金实行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对项目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评价,确定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益。这项制度是积极的改革和尝试,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较多。

1.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绩效评价制度过于笼统广泛,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执行、可对标的具体措施,导致不能通过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问题,丧失了约束功能,无法发挥监督和制约的作用。一方面,绩效目标设置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涉及面广、影响大,项目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绩效目标的制定标准应充分考虑具体性、针对性、灵活性,以最大范围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项目;另一方面,绩效评价标准不恰当。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涉及社会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不同部门标准难以统一衡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专业的财务人员,经过周密详细的论证。而当前绩效评价工作刚刚起步,各方面还不完善,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这就导致标准的选择主观性比较大,不同的业务人员,选择的标准相差甚远。

2.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

绩效评价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公众难以了解具体情况,特别是民生项目,老百姓有很大话语权,有些项目好不好,应该老百姓说了算。例如老城区改造、绿化等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应该以百姓的口碑作为项目执行的指挥棒,实际执行中却因为信息不公开,老百姓无法参与项目的监督与评价,绩效评价也就流于形式。目前绩效评价只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没有在项目执行中提前介入,不能起到预防和调整资金使用的效果,没有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更没有对领导干部进行赏罚,造成绩效评价工作浮于表面。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领导及职工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职责。科学编制预算,结合相关业务部门,充分沟通资金使用的管理,优化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层次结构,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力求财务工作专业、精准、高效,从根本上提升资金管理能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促进单位项目的有序进行。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编制要结合自身情况,涵盖单位业务需求,实事求是申请资金,编报预算,细化资金使用,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预算编制中要使业务部门参与进来,充分讨论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财务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预算,确保实际与预算编制相吻合。完善资金使用流程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资金挪用、乱用的情况。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严格审核预算资金使用与申请不一致的情况,对于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保证专项资金的独立性,保证账实相符,与单位办公经费、一般性项目经费分开核算,保障资金安全。

(二)加强资金监管,健全监督体系

1.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资金管理的领导责任,明确赏罚条款,同时提高领导对财务工作及财务知识的了解,加强对领导财务能力的培训,使领导懂财务、懂资金。加强业务人员专业能力培养,从思想上认识到资金使用的重要性,建立专业的财务专业人才队伍,提高资金管理能力,优化现有模式,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2.强化审计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整体监督,整合内部、外部审计力量,对资金从预算申报到使用和评价开展全流程监督。特别是资金申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资金支出、项目竣工验收等阶段,实现全程跟踪监督,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健全内控制度,确定清晰的内控目标,完善内控流程,转变被动的资金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内控对资金管理的监督作用。按照财务相关规定,做到基本的内部岗位监督,不相容岗位要配置不同人员,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避免出现交叉管理情况。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引入社会审计机构,可研究制定常态化的、跟进式的资金审计,改变审计滞后于使用的现状。

(三)落实绩效评价,强化结果应用

首先,建立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评价制度作为加强单位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立与评价结果相衔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将绩效评价贯穿资金活动全过程,尤其要前置到预算编审,进行事前评估预测,及时调整筛查不必要的项目支出,转移资金使用方向,将资金配置到急需的经过充分论证的项目,提高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的相互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绩效评价,及时监控资金使用取得的效益是否与预期一致,及时跟进资金使用进度,对标绩效目标,查找差距,剖析原因,及时改进资金流程管理。其次,要建立专门奖罚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评价结果优秀的,要优先给予资金保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促进资金发挥效益,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要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整改,并暂停资金拨付,并考虑是否继续进行项目实施。将评价结果最大程度运用于预算编制和资金管理过程中,突出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资金管理能力,明确资金管理目标,让资金服务于业务开展,服务于单位发展,整合单位内部外部资源,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制机制,让资金监督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资金监督的预防作用,提升管理意识,引进高质量财务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促进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玲.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1 (25): 150-152.

[2]李俊.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21 (12): 133-134.

[3]谷妮娜.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1 (22): 55-56.

[4]秦宪华.关于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2021 (30): 29-30.

[5]吴淑华.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 (19): 90-91.

[6]陈娟.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財富生活,2021 (14): 149-150.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资金管理预算管理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