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瑞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政策充分落地施行的推动者与执行者,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力量。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会计核算,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缺乏重视、制度不完善、业务水平不高、资金使用率较低,导致其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制度与工作程序进行改革与优化升级。本文主要通过对如何把控和防范会计风险从而体会到该风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原因,最终提出加强会计领域的风险防治与把控的策略,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高效率。
关键词:行政类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风险防控
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在各行政事业类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壮大中不断跟进,会计工作在行政类事业单位制度建设上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从目前会计工作改革与优化等工作方面来看,虽然财务工作在升级与优化的道路上得到了诸多调整与完善,但是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风险,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完善、业务不熟练以及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仅限制了会计与相关财务工作的进展,而且严重制约了相关单位的总体发展进程。故而,本文在充分结合各单位在财会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就各单位会计风险防控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行政类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治与把控的必要性
(一)增强会计信息的质与量
会计信息是指为行政事业单位在一段时间内交易和各个事项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记录,从而为各单位的财务管控工作提供更加完整、全面的信息支撑。健全的会计制度能提升会计信息的精准,度以及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完善与扩充。同时,在法律层面赋予会计岗位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监督与检查的工作职责与任务,由会计人员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督查和控制,提升单位在预算表现和业务活动管理方面的有效性、合理性。
(二)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的,资产来源包括凭借权力依法取得和认定的资产、政府收购以及相关组织的自愿捐款,由于获得资产的途径及方式各异,且现实情况存在诸多的变化,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对国有资产管控的难度系数。正是因为种种主客观的因素的限制,时常难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各类事件,甚至涉及诉讼的纠纷常常导致国有资产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故而为了加强对各单位中的涉及国有资产部分的管理工作得以继续,在会计工作模块中增加并优化会计核算和会计清查,对财产的购置至清理销毁的一系列过程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记录,做到账实、账账、账表三个相符,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从而致使单位资金、资产合理使用,从而为各单位的国有资产管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极大的保障。
(三)增强管理水平和效率
我国先后颁布了有关会计运营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在于对单位会计工作的完善与监督,从而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故而为了提高风控能力就要求对相关工作职能及社会功能设置边界,完善与优化升级过的会计风险防控能够及时认识到发生贪污腐败的风险点,增加风险的有效预防,提高会计风险的防控能力,进而加强我国廉政建设,减少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触犯法律底线,从而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样便间接增强了各单位的相关工作的执行力和单位制度的公信力,对工作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增强大有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障碍
(一)单位领导层与管理层轻视相关风控工作
会计工作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整体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性中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存在非专业性人员,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缺少对于自己职位所存在的责任意识,认为一切事项皆由会计负责,不重视单位内部的风险防范教育,因此对于会计在单位资金安全与管控工作中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识,也缺乏相应的风控意识与警惕性,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会计信息失真,根本问题也就是会计的记账凭证缺乏真实性。同时,部分单位存在将对管理层的考核置于政绩之前,缺乏对会计风控工作的深入认识,从而忽视了工作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了单位整体风控工作的运行效率、质量,导致会计风险越发严峻,对于长期的工作发展极为不利。
(二)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从事财务方面人员的要求相对来说应该较为严格,但由于受到资金或者编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事业单位可能存在会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和素养欠缺,缺乏财务工作经验,没有风控意识的问题,进而无形中增加了相关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出现新的业务类型并且日常业务量也逐渐加大,会计制度不断改革更新,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新入职的会计人员对工作不熟悉,老的会计人员工作态度消极怠慢,个别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给行政类事业单位造成财产损失埋下了巨大隐患。另外,政府在会计规则制度方面的改革,使得财务核算采取平行记账,适度分离,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这为行政事业的会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三)会计信息失真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以非营利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并未将会计风控工作置于工作的重中之重,导致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人工操作层面出现了许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例如,有些单位资金支出不合理,转移资金;有些单位购买小型资产,避开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将发票项目名称予以修改,导致单位账面资产价值名不副实;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会计账目混乱,会计人员缺乏风控意识及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账目不符,会计核算工作欠缺完整性及系统性,会计工作因为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与管控从而出现信息失真。
(四)财务监督职能履行不到位
财务监督是对单位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的审查和监督,截至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缺少约束力、体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等都会加大会计管理的难度。监管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监管力度不大,并未形成以实际理论分析从而利用職业敏锐度来判断并组织开展工作,职权划分不明确,严重违背各相关岗位的不兼容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涌现出来一大批新类型的业务模式,但种种现实的限制,同时受限于人员编制等因素使得相关会计人员一人身兼数职,单位内部不能有效地实现岗位相互分离,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控机制,使财务人员无法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监督与管控职责。同时,因为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与培训,有相当一部分的财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或者出现了相关业务上的问题也从来都是只汇报领导,也缺乏组织内部的激烈讨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与管控制度,会计风控工作将在部分单位内部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会计缺乏监督管控意识,时间久了则会为相应的管理工作埋下不安稳的隐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必然会导致资金浪费甚至于缺乏资金,无法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会计风控管理制度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会计风控工作有诸多规定与条件,由于造成会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使事业单位经营难度持续加强,再加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的不景气,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能对会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将对事业单位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内控制度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配套的现象,从而背离实际工作目标的要求,甚至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敷衍应付,从而影响整体行业的会计风控工作的效率,部门工作各自为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六)会计制度不完备、缺少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会计制度并不完备与健全,很多会计人员在统计信息时,对会计制度的法条理解存在偏颇,总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地日新月异,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导致了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建立,再加之管理者的轻视,以及行政的过度干预,导致会计内控缺少相应的风险预警。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
(一)提高领导层对会计风险管理的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加强对资金流向强有力的把握能力,深刻认识到单位会计工作重要性,只有领导重视了,员工才会把会计风险防范当成一回事记在心里,对任何事都保持警惕,带动各相关部门共同提高风险规避与防范意识,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领导部门应将重点置于会计风控工作产生的原因及在风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建立防控机制,加强对会计风控工作的重要、专业性的课题培训,并形成相应的意识。在业绩考核指标中可以增加并完善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内容,以提高会计风控工作水平,并将其作为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领导者对会计风控工作监管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对会计风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只有领导层重视会计风险控制工作,加大会计风险管理力度,才能形成从领导到部门,再到每个工作人员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全员防控意识。
(二)提高财务人员风控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流动性小,对专业性要求颇高,故财会类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并内化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财务风控活动,通过相关活动及培训能够增强各财务人员对风险认知与把控的敏锐度,并提高相应的能力。因此,应该促进人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工作责任心、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说我们有必要为保障会计工作平稳运行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会计人员优秀队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对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严加把关,提高从事会计工作的标准,确保会计人员能够更快胜任会计工作;其次,应加强对会计类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并重视继续教育培训,加强新制度、新法规的培训力度,将相关人员的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再次,各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内部考核,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服务水平、工作热情;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国家法律法规、财经制度、规章制度的学习,将法制观念灌输进该类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同时要大力宣传法制观念建设的重要性,从而确保会计工作能够规范与合法地开展。
(三)逐步建立会计风险防控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事前、中、后加强对会计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把控,消除会计业务存在的隐患,逐步建立全面且系统的会计风险防控制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工作各环节及人员操作的监督与管理,资产安全监督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应启动相应的风险预警与管控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原因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能够具体分析、提出对策。现阶段会计工作存在人员缺乏专业性、外部监督缺乏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做到管控机制的完善,包括关键岗位设置、有效防线设置等多个方面,从而增强对会计风控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可控性,同时进一步为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有序性的形成提供保障。
(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滋生的重要因素在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解决:一、建立起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监控工作。这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较高的,审计人员应及时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核查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对监督检查的结果负责。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自我审计水平,良好把控会计业务将会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职责。二是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做到会计信息公开透明,使相关部门及社会人士更加全面的了解该单位各方面的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的规范完整,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使民众放心。三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完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员工对于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的意识,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并且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以确保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证资金的各项来源与去向都有所依,减少浪费。其次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减少闲置资金,防治资产负债增加,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后建立岗位职责分离制度,从而保证制度约束之下的信息可靠、运行有序。
(五)增强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全员的尤其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风控与从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其次针对目前单位内部的发展走向,针对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建立会计管理目标,推动会计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良性发展与互动;最后,我们应当注重建立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及时根据政策、法规的要求调整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指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控制制度,以此应对灵活、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变幻,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会计管理工作目标更加稳妥地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风险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决定整个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主要的防范措施。未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因素也不断变化,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今天,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好每一个风险点,财会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风险控制体制,增加财务公开透明度,争取将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蒋玉芳.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与防范[J].中国市场,2020 (11): 145-146.
[2]马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研究[J].财会研究,2020 (10): 74-76.
[3]刘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的探究[J].财讯,2020 (27): 20-21.
[4]王梨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 (10): 140-141.
[5]吴锦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措施[J].财会研究,2020 (13):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