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英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检测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对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陆川县人民医院收治于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7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无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43例)、观察组(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24例),观察两组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及不同肝硬化水平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差异。并观察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同患者肝硬化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较之对照组,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明显比后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随着患者肝硬化病情加重,出现升高变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0.69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后,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均出现升高的情况,利用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鉴别患者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具有价值,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急性肾损伤;血肌酐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临床上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的原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器质性病变、不良饮食习惯等,当患者出现肝硬化后随着肝硬化病情不断发展,对患者肝脏造成的损伤不断加重,同时可引起患者出现其他病变。肝硬化发生后,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概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情况[1]。失代偿期肝硬化期间,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概率高,肾脏出现损伤后,尿素氮迅速上升,肾脏蛋白滤过功能下降,血肌酐等肾功能相关成分水平出现明显升高情况,增加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尿液检测、血液检测作为临床常用检测手段之一,探究通过尿液成分科学鉴别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方式,对于指导及改善此病患者治疗与预后情况具有积极意义。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血液中维生素转运的蛋白之一,可以准确提示肾脏近曲小管损伤情况,但其是否可以作为诊断肝硬化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志物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以67例(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诊断的价值,以此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科学鉴别提供支持,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陆川县人民医院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7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纳入无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43例)、观察组(纳入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24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45岁~70岁,患者平均年龄(58.36±1.87)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45岁~70岁,患者平均年龄(58.41±1.9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失代偿期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诊疗指南》中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②确诊急性肾损伤患者血肌酐水平7d内升高1.5倍(基线基础上)或者48h内>26.4umol/L。
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②研究前1个月内服用肾毒性药物。③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等易引发肝肾损伤疾病者。④合并癌症患者。⑤患有肾脏疾病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取患者晨尿10 ml左右,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1 ml,进行检测,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空腹采血,酶法测定血肌酐水平,试剂厂家均为宁波美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并观察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同患者肝硬化病情之间的关系。
1.4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行统计处理,使用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t(F)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比对
观察组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比对
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依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分级标准具体分级情况,结合患者血清胆红素、腹水、一般状况、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浓度等状态进行积分,每项计分范围1分~3分,分数越高则患者肝硬化约严重,总分范围5分~15分,根据分数高低划分A、B、C三级,肝硬化程度依次加重。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级患者23例、B级18例、C级26例,对三个等级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进行观察,随着肝硬化等级升高,患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0.698,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同肝硬化程度正相关。
3讨论
急性肾损伤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继发性并发症之一,此病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2]。当前关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治疗方法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影响此病科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早期肝硬化患者治疗难度小、治疗效果好。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的检测检查方式,对于准确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具有积极意义[3]。
尿液成分分析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经验丰富,操作简便,将其应用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血肌酐是一种内生肌酐,属于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其形成为肌酸通过非酶脱水反应(不可逆)逐渐形成肌酐,再釋放到血液中,后随尿液排出,因此血肌酐同患者健康关系密切。肌酐属于小分子物质的一种,该物质在正常状态下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进行少量吸收,多数肌酐会随着尿液排出,不受尿量的影响。血肌酐指标变化可反映肾功能变化情况,当肾脏出现急性损伤后,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异常,血肌酐水平升高。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血肌酐水平升高情况,对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作出判断。血肌酐属于肾功能检测常用指标,该指标属于定量指标便于分析与观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肌酐(141.01±1.39)u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9.65±1.85)umol/L,提示患者肾脏受损。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维生素 A 转运的特异性运载体,正常情况下,通过尿液中排泄量小,只有当患者肾近曲小管受损后,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才会出现增加情况。研究观察陆川县人民医院收治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发急性肾损伤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同无并发急性肾损伤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相比,前者的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8.87±0.12)mg/dL明显更高,且随着患者肝硬化水平不断升高,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升高明显,二者关系密切。分析产生此结果原因:随着肝硬化程度逐渐加重身体代谢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对患者肾脏造成损伤逐渐加重,肾近曲小管受损程度逐渐增加,视黄醇结合蛋白滤过率升高,尿液中该成分含量升高。研究结果提示采用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情况具有很高价值,可应用。
综上所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后,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会出现改变,利用其水平变化对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国强. 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三联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20):37-38.
[2]朱壹澎, 卢高峰, 黄丽娜,等. 血清CA125、CA199、CEA、AFP检测在肝炎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山东医药, 2019, 59(001):46-48.
[3]赵海燕, 杨东, 刘瑞霞, et al.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9, 37(10):6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