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体验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的运用

2022-03-26 20:52刘麟
幸福家庭 2022年20期
关键词:通感乐曲隐喻

刘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合唱训练的教育作用日益凸显,这种艺术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艺术活动之一。高质量的合唱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音乐素养。教师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采用通感体验的训练方式,有利于增强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通感体验概述

简单来说,通感是指各种感官之间的联通。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会运用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这也是人们了解外界社会的重要途径。通感具体表现为人们出现各种感觉相互交错的心理体验,比如视觉意象对听觉意象造成影响,视觉意象对触觉意象造成影响等。从某种角度来说,通感是一种具有个体自主意识特点的心理活动,是意象转化的一种生动表现。通感的运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直观且单纯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复合式的形态出现。

举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觉得颜色是带有温度的,如红色热烈奔放,给人们带来温暖的感觉,而蓝色忧郁沉静,则会给人们带来冰冷的感觉,这就是通感的表现。在很多古文中,作者也会运用通感的表达手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基于通感,很多艺术形象都会变得更加鲜活,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宛如身临其境,这也是通感在艺术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合唱训练的教育意义

(一)培养音乐素养

素养是经过后天努力、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和个人品格,是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素养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方面,而音乐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正确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并运用音乐。

大学生合唱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乐谱、乐理等音乐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保证大学生的合唱训练效果,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乐理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赏析、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知识。在讲解合唱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乐曲作品的创作背景、乐曲风格、音乐旋律、和声等方面入手,并借助多样化的合唱训练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辨音程等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领域的了解程度,促使学生学会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合唱可以表现出乐曲作品的旋律美、合唱成员的声音美、演唱者的仪态美等,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合唱训练期间能够体会到乐曲、动作中蕴含的无限美感。在通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获得不同感官美的享受,进一步提高联想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大学生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演唱者将自身情感与乐曲相结合,将审美体验与自身情感相融合,再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开展大学生合唱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培养合作意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领域中的竞争、合作等关系的重要性逐步彰显,而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成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大学生后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团队合作能够让学生逐渐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为其后续的成长发展提供助力。

合唱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项目。在开展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帮助,一同控制好合唱的节奏,让各声部达到平衡,从而唱出情感丰富且声音饱满的音乐作品。这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感受合唱的魅力与趣味所在。

三、通感体验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在开展大学生合唱训练期间,教师要将多样化的生活元素与日常的训练教学相结合,向学生展现合唱艺术的综合性与艺术性。为增强通感体验在大学生合唱训练环节的指导效果,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类形指导法

通过听觉感官引发视觉体验的指导方法被称为类形法,是指教师开展合唱训练期间,能够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音律、节奏,让学生认识音乐作品的本质与内涵。在指导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这两种感官之间的联系。

以《保卫黄河》的合唱训练为例,教师开展合唱训练之前,需要带领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带领学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誓死保卫国家的民族精神及其体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与学生一同欣赏《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激昂的情绪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乐曲的第一部分采用齐唱的形式,表达出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的英雄气节,这就要求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做到声音铿锵有力、音色浑厚雄壮。在歌词旋律都相同的情况下,乐曲第二部分的演唱形式从齐唱变为两个声部的轮唱。这部分演唱的声音效果像是此起彼伏的波浪,能够让学生联想到抗日浪潮的波涛汹涌。第三、第四部分依然是轮唱的演唱形式,与第二部分不同的是,这两个部分每一句结束之后需要齐唱。作者在第三部分运用轮唱的方式强调声音的不断加强,体现出抗日力量由弱到强;而第四部分的齐唱要求学生演唱的力度更强、速度更快,音调与第一部分相比也有所升高。这样的合唱处理方式能够体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力量,继而赢得抗战胜利的恢宏场景。

(二)隐喻指导法

隐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将隐喻理解为用一种事物指代另一种事物,是一种暗示之下的感知、想象和理解;而从艺术领域的角度来说,隐喻则是将一种事物所表达的意义转移到另外一种事物上。在合唱训练环节,为准确表达乐曲作品想要传递的意境,教师可借助隐喻指导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体验生活,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合唱充分结合,最终获得合唱与生活互补的通感体验。

实际上,有很多音乐作品都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在讲解这部分乐曲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向学生讲解这种音乐处理手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乐曲艺术情境的感知力,从而增强合唱训练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隐喻,教师可以从大学生最为熟悉的流行音乐入手,为其讲解隐喻在音乐作品中的具体运用。比如“我和你的爱情好像水晶,没有负担、秘密,干净又透明(《水晶》)”中,水晶成为隐喻爱情的代名词,意在突出作者认为愛情是一种纯粹、干净的情感;“是谁坐在那导演的位子,让人流着眼泪品尝爱情的未知(《泪光》)”,从字词语义的角度来说,“品尝”“爱情”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结合隐喻修辞手法,这里是借辨别滋味与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构成隐喻;“花一样年华,水一样流走,让你的容颜常留在梦中,只愿没人来打断(《莲美人》)”,将“年华逝去”与“流水”进行对比,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思。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乐曲中的隐喻手法,进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在太行山上》的合唱训练为例,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各个声部想象为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通过对实际事物的隐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通感。这首合唱乐曲分为两个声部:第一段的高声部以女生合唱为主,主旋律更为高昂,而低声部的男生则采用回应式的方法配合女生;第二段的整体速度稍快,演唱方式则转为男女生混合,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都与第一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游击队在密林深处打击敌人的气魄。在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声部演唱的音乐线条变化,让学生进行发散联想,再通过声音强弱的处理,强化学生对乐曲作品的认知,展现游击队机智的战斗作风及抗战英雄的形象。

(三)移情指导法

移情指导法是指教师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内心产生相应的情感,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在合唱训练期间,教师合理运用移情指导法,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共情的状态,有效增强合唱作品的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以《我爱你,中国》的合唱训练为例,乐曲第二部分作为演唱的主体部分,整体节奏较为平缓,曲调委婉深沉,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进一步突出爱国之情。乐曲歌词将祖国比喻为母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联想到母亲的悉心呵护,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体会乐曲作品蕴含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合理运用通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指导教师可以采用类形指导法、隐喻指导法、移情指导法,充分发掘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借助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以此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通感乐曲隐喻
始乱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