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杰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异性交往困扰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包括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心理困扰等[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认为,18-25岁是获得亲密感的重要时期,异性交往影响到亲密关系的形成,若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若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高职高专生的生源结构分别来自单招对口、中职衔接和普通高考,生源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使高职高专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生的异性交往困扰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自尊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2],自尊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而且还制约着个性发展的方向[3],有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困扰和自尊水平可以互相预测,异性交往是大学生获得自尊的关键[4]。
综上所述,笔者想进一步探讨异性交往困扰和自尊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了解高职高专生的心理动态,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为学校教育做出有效性的指导。
本研究在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全日制在校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测查(三年级学生外出实习,受社会环境影响不纳入施测范围)。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63名,女生216名;一、二年级分别为141名、138名;独生子女33名,非独生子女246名;城镇47名,农村232名;核心家庭210名,单亲家庭19名,联合家庭44名,重组家庭6名。
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该量表由郑日昌等人编制,共28 道题,分别是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4个分量表。得分越低,说明困扰越小。该量表的 a 系数为0.86,分半信度为0.78[5]。本研究只用了异性交往困扰的测量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9。
2.《自尊量表 ( SES) 》
该量表是Rosenberg 编制,由10个自陈式条目组成,分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分数越高,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24[6]。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因收集的数据全部采用自我报告量表,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根据周浩等人介绍的Harman 单因素法[7],共同方法偏差是一种系统误差,为避免人为的共变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的混淆而对结论造成潜在误导,将两个量表所有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时不进行旋转,也不指定抽取的因子数,检验结果显示:共有10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且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6.01%,低于30%的判断标准。故本研究虽然各量表的数据来源、评分者、测量环境等相同,但是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其数据结果可靠。
由表1可知,(1)异性交往困扰严重困扰者(≥5分)占7%,一般困扰者(3-4分)占23%,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的高职高专生占70%;(2)低自尊者(0-25分)占 29.%,中等自尊者(26-32分)占59%,高自尊者占(33-40分)占12%。
表1 异性交往困扰和自尊得分总体情况
由表2可知:自尊得分在高职高专生的性别上和家庭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生的自尊水平>女生的自尊水平,重组家庭的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联合家>单亲家庭>核心家庭。
表2 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的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高职高专生的自尊与异性交往困扰呈显著负相关,即自尊水平越高,异性交往困扰程度越小。
表3 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与异性交往困扰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异性交往困扰对自尊的预测作用,分别以异性交往困扰为自变量,以自尊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4可知,总体预测度为3.1%,为负向预测。
表4 异性交往困扰对自尊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自尊为自变量,以异性交往困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5可知,总体预测度为3.1%,为负向预测。
表5 自尊对异性交往困扰的回归分析
综上所述,双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高专生自尊与异性交往困扰可以相互预测。
高职高专生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之间关系的占70%,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困扰的占30%,这说明高职高专生在异性交往方面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进行重视,经数据分析,高职高专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以往的研究如祁秦[8]、李全彩[9]、李艾莲[10]等人认为异性交往困扰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在异性交往上的困扰相比男生处理的更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异性交完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可能是受到被试的样本量、被试同质性较高的影响,在之后可扩大研究样本的数量,保证得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高职高专生低自尊者(0-25分)占29.%;中等自尊者(26-32分)占59%。高自尊者占(33-40分)占12%。通常来讲,中等自尊水平是最佳状态,自尊水平过低过高都不好[4],本研究表明,高职高专生在低、高水平的比重依旧较大,这说明学生的自尊水平依旧有待调整,可能与被试大多来自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系,且此高职高专院校均为广西区内学生,生活环境上,受教育背景上同质性较高。
高职高专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对男生的期待较高,男生承担的责任要重。因此,需要通过积极地自我评价与认可,来增强男生的形象与自信心。
高职高专生的自尊水平在家庭类型上差异显著。家庭类型分为核心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和重组家庭四种,Olson[10]等人曾界定核心家庭是爸爸、妈妈和本人或者兄弟姐妹共同食宿的家庭;单亲家庭是只有父母一方与本人共同食宿的家庭;联合家庭是除父母外还有爷爷、奶奶等人与本人共同食宿的家庭;重组家庭为父亲或者母亲至少有一人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的家庭。在四种家庭类型中重组家庭的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联合家庭>单亲家庭>核心家庭。重组家庭的学生成员关系较为复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敏感,家庭变化很容易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因此,重组家庭下的高职高专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敏感,有较高的自尊水平来应对复杂家庭关系下带来的压力,进而在人际交往中逐渐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自尊是个人在自我评价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信、自爱、自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11]。自尊取决于实际情况与自己设想的可能性间的比值: 自尊=成功/抱负[12]。因此,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尊水平高可能是为了追求旁人的一种认可和尊重,从父母亲的角度来讲,对这两种家庭的孩子更想给予情感上的弥补和理解,从而增强了其自尊水平,高自尊也许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另一种表现;联合家庭的孩子自尊水平高有可能是来自于长辈的包容与宠爱,有助于增强其自尊水平,而核心家庭的孩子相较其他三种家庭类型可能所受的关注和压力较大,因此在自我评价等方面受影响,进而影响其自尊水平。
通过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异性交往困扰和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其表明自尊水平随异性交往困扰的减少而上升,自尊水平越高,异性交往困扰程度越小。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高专生异性交往困扰和自尊水平互有负向预测作用,有研究证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往往与他们的自尊水平有很大关系[13],同时也是异性交往困扰对自尊存在关键影响。而自尊水平较高的高职高专生异性交往困扰较少,高自尊的高职高专生在人际交往中会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有良好交往的能力,兴趣广泛,不会因为异性交往困扰而影响到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
异性交往困扰与自尊水平相互影响,良好的异性交往有利于高职高专生调整自尊水平,因此良好的自尊水平也有利于异性交往的正常发展。
(1)高职高专生存在较重的异性交往困扰。但因被试样本量等原因,目前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2)超过40%的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有待调整; 自尊水平在性别和家庭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重组家庭的自尊水平高于联合家庭高于单亲家庭,核心家庭的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最低,在这四种家庭类型中重组家庭的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联合家庭>单亲家庭>核心家庭。
(3)经过回归分析,高职高专生自尊水平与异性交往困扰呈显著负相关,两者的相互预测度良好。
(1)关注高职高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新时代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是促进高职高专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生群体的构成包括普通高考、单招、中职升高职等形式。因此存在复杂的行为问题和自我认知问题,可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引导其进行全面的自我认识,改善自尊水平,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接纳。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用“堵”的方式来进行性教育是不可取的,学生会用自身的方式来寻求想了解的知识,反而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性教育应该是大方的,异性交往是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春期初期异性交往就应得到正确的引导,异性交往困扰会直接影响高职高专生的婚恋观和家庭体系的建立,正确的性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性意识、对家庭形态的了解,亲子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家庭形态形成的原因有方方面面,学生本身不应成为结果的责任者,要让其意识到不论是在何种家庭形态下的学生,都可以发掘正确的方式健康成长,引导高职高专生端正异性交往的动机和态度,进而对其他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实践和社会交往,高职高专生容易发现自身的潜力和能力,通过某一项活动的完成,高职高专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够得到培养,同时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团实践活动中可促进高职高专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其进行人际交往互动,增强本身的人格魅力,更容易掌握异性交往的技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发展。
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通过增加样本量,均衡样本的统计学变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