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能源与环境(双语)教学改革

2022-03-26 07:29张超凡凤仙胡晓红杨杨
智库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能源利用思政

张超 凡凤仙 胡晓红 杨杨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大学不仅是人生道路上积累专业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人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的老师讲授。课程内容存在理论较多和枯燥的特点,并且和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没有获得大多数学生的重视。课程思政的理念即协同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其提出很好地弥补了只开设思政课程的不足,有利于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1-4]。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后,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能源与环境(双语)是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四个专业方向。该课程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中英文双语系统讲授不同能源的特点、利用原理与技术及研究进展,着重讲述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机理、性质、加工转换、利用技术,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基本原理、利用技术及发展前景,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的特点、资源量、利用原理与技术及研究进展,大气污染基本理论和防控策略,为学生提供理解、分析和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同时为学生以后从事能源与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和污染防控等方面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5]。本文主要探讨在能源与环境(双语)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分别论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

完善课程目标,在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的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包含如下:

(1)理解国内外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2)掌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熟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策略。

(3)理解科技英语的结构及特点,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及习惯用法;具备准确、快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具备用英语进行交流研讨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4)具备分析和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以后从事能源与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及污染防控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5)使学生了解能源技术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能源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辩证思维、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掌握思政元素的英文表述,有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课程思政并不能针对课程内容的每一小节都生硬地安排思政内容,而是需要在每章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德育知识渗透给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下为分别对能源与环境(双语)课程中每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后,初步提出的思政要点:

第一章:能流与能供。本章为课程的开端,主要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源的分类及来源;人类能源结构。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可以引入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贺信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此外,可以通过对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趋势、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历史发展观。

第二章:化石燃料及其环境效应。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化石燃料的来源、煤及其环境效应、石油及其环境效应和天然气及其环境效应。在讲授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优缺点时,可以启发学生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在讲授煤炭及其环境效应的时候,给学生介绍我们国家在煤炭开采和利用领域的发展情况。其中煤炭的开采由最初管理松散的粗放式到后来的取缔小煤窑,将煤炭开采权集中到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手中。杜绝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机械设备也使得煤炭开采安全性大幅提高,矿难发生次数逐年递减。在煤炭利用方面,电厂能源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是煤炭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此外我国煤化工技术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通过这些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重要性和科技创新的认识。在讲授石油及其环境效应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铁人王进喜和中国石油师等案例展现石油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讲授天然气水合物利用面临挑战后,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职业使命感。

第三章:核能及其环境效应。出于对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考虑,核能利用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多个国家的主要能源战略方向。在本章的开始可以给学生讲述我国对核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引入“两弹一艇”(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我国核电站的发展历程案例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敬业和奉献的精神。此外,安全性是核能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们认识到核事故的深远危害,严谨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核能安全利用的重要前提。

第四章:可再生能源及其环境效应。当前,被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在讲述太阳能利用时,引入对“西藏某边防哨所太阳能采暖与光伏综合应用案例解析”和“严寒条件下边防营区及哨所点位供暖技术”两篇研究论文的讲解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奋发进取,积极探索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讲述水能利用时,结合我国重要水电站建立中社会各界存在的争议以及水电站建成后国家为恢复生态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培养辩证思维方式,同时认识到能源利用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在讲述风能利用时,介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商及其核心产品类型和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尤其是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自主创新的重视和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使命感。此外,讲解风力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例如对自然环境和鸟类的危害,培养学生对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在讲授海洋能的时候,首先给学生介绍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然后在介绍不同种类海洋能利用方式(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等)时,分别对比展示国际和国内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要坚定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在讲授地热能的时候,详细介绍我国西藏地区的羊易地热电站和羊八井地热电站的历史和运行现状,同时介绍地热电站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电站在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提升他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第五章:大气污染。本章主要介绍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授课期间,首先要通过给学生展示国内外大气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大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然后给学生讲解表1中2012—2021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制定的主要政策,结合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6]。另一方面,给同学们列举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结合大气污染研究进展讲座短视频来增强学生大气污染治理的信心,并激发同学们积极投身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科学研究的热情。

表1 2012—2021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政策汇总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实现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需要授课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已有的教学方法。能源与环境(双语)原有的教学以板书和多媒体教学为主体,其中在PPT课件中插入图片和视频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此外,部分课堂内容采用“任务教学法”,即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查阅资料和制作PPT课件工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些教学方法的宗旨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将以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注重德育元素的渗入。例如,在制作PPT课件时,在相应的知识点后增加合适的图片和短视频引入思政元素。在开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时候,在题目中增加对思政元素素材搜集、认识感悟以及英文表述的子问题[2]。

除此之外,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针对部分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7-10],该种模式重新调整理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收主要通过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和查阅相关资料实现,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并且安排学生对关键的问题进行讨论。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课下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遇到问题后可以先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解决,记录下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上课能使教师和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翻转课堂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视频制作能力、线上教学能力和线下把握学生学习效果的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此外,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是当前很多学生的弱点,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引导这些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核聚变和核电站时,课前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对核裂变反应堆原理、核裂变废料处理与储存等内容进行学习,同时观看“两弹一星”文献纪录片《东方巨响》等视频以及三里岛/切尔诺比利/福岛核事故纪录片等对爱国奉献精神以及核利用事故的危害有所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和多媒体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发现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核能利用的优缺点以及核能利用给我们的启发,最后学生通过英文PPT的形式进行简要汇报,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点评。

四、考核方法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不仅能检验教学和学习成果,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考核不能仅仅是期末的一章试卷或者一篇调研论文,而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前,能源与环境双语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上课问答互动的参与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为一份英文试题,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

为了使课程思政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中都应该加入对思政教育的考核。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思想政治方面的课后习题,例如,在讲完大气污染这章内容后,请学生搜集在大气污染的来源以及治理措施方面,国内外当前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谈一谈自己所学专业在该问题上可以做出的贡献,并将搜集成果和感想做成英文PPT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期末考试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在问答题中设置对德育知识的考核[11]。

五、结语

做好在双语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项工作十分必要且存在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能源与环境双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导向;针对课程每一章内容提炼出了相应的思政元素要点;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方案;最后在平时和期末考核中设置了对思政元素的考察方法。这些研究目的在于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相关成果能为同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能源利用思政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