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兰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阅读素材。从童话文本的特点来看,童话故事大多是虚幻的、曲折的、幽默的、富有审美感的,并且是在现实生活中融合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体裁。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其中包括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想象力的培养。而童话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夠很好地帮助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两项教学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发展以及思维能力提升的黄金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童话文本阅读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合童话文本阅读教学,助力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为主题展开探究。
一、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总的来讲,将童话文本阅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以下优势:第一,童话文本阅读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化。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正式课堂教育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比较好动,很难对教材中枯燥无味的文字产生学习兴趣。但是童话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图片+文字”形式能够大大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童话文本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童话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大多是虚幻的,是童话作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所虚拟出来的,并且这些虚拟的情节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因此,学生阅读童话文本的过程既能够带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又能够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童话文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从情感层面来看,童话故事中的情感既是曲折的又是美好的,比如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灰姑娘和王子既经历了许多挫折,又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结局,即曲折与美好并存。当学生阅读童话时,这些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情感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起来,有利于学生共情水平的提升;第四,童话文本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首先,学生阅读童话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锻炼自我阅读能力,逐渐形成阅读技巧的过程;其次,学生阅读童话文本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过程。总而言之,有效的童话文本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以课本为重心,教师很少拓展课外其他学习内容。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教学目标逐渐由知识和能力拓展至包括情感在内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首先,许多教师仍旧沿用传统教学带来的理念,并没有意识到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童话文本阅读教学质量低下。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只是将童话文本阅读作为消遣方式的一种,忽视了童话文本的内在价值。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文本阅读教学仍需改进。
三、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究其本质来看,童话文本阅读仍旧是阅读,其目的仍旧在于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这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也要考虑到学生逻辑结构思维的培养,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点。由此可见,教师在童话文本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分析童话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逻辑结构思维和发散思维。
例如,在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梳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结构的发展。从课文内容来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与小蝌蚪自身形态变化过程同步的。总体来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后腿(询问鲤鱼阿姨并知道了妈妈有四条腿和宽嘴巴)→长出两条前腿(询问乌龟,知道妈妈头顶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尾巴变短(找到妈妈)。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该童话文本时一边讲解故事情节,一边根据上述阶段绘制出思维导图。同时,教师可以选择用办公软件制作电子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中搭配小蝌蚪不同阶段的形象图,使思维导图更加形象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非常直接地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能够对该文章的逻辑层次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二)组织童话表演,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童话故事的表达方式有许多,既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又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进行演唱,也可以通过童话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与其他几种表达方式相比,童话表演的形式更加地生动、直接,对学生的渲染和带动能力更强。因此,教师在童话文本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童话文本为剧本进行童话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现童话内容,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本课主要涉及到五个角色,即小蝌蚪、鲤鱼妈妈、小鲤鱼、乌龟、小蝌蚪的妈妈(青蛙)。因此在进行角色分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上述角色中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小蝌蚪和小鲤鱼需要多位同学扮演。在选定角色后,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背诵自己的台词,并思考在说台词时应当搭配什么样的肢体动作,例如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当中自身形态产生的变化是如何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学生熟练台词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话表演,并在学生表演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会有所增加,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童话阅读的理解和体会。
(三)组织阅读交流,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便学生所阅读的童话文本是同样的,学生所产生的阅读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组织阅读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文本阅读交流分享会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以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被继母和姐姐欺负的灰姑娘与王子相遇并克服困难,最终与王子收获爱情的故事。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小组交流分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读后感。因此在组织分享会之前,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需要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以此保证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在学生进行小组阅读交流时,教师可以轮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当中去,积极了解学生对于该故事的感受。通过了解,教师发现有的学生认为灰姑娘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灰姑娘最终和王子收获了幸福的爱情;但是有的学生则认为灰姑娘是非常不幸的,因为灰姑娘被继母和姐姐欺压。通过了解学生的感受,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想,比如认为灰姑娘不幸的学生可能较为悲观,认为灰姑娘非常幸运的学生较为乐观。通过组织阅读交流分享会,学生能够了解到与自己阅读感受所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自主编创童话,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文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童话文本阅读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文本,还应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编创童话,以此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能力的综合提升。
首先,童话创作可以是命题式的,也可以是自由式的,即教师可以直接给出学生命题(例如以“勇敢”为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选题;其次,无论学生最终写出的童话故事质量如何,教师都要以鼓励性和发展性原则为基准进行评价,从学生的作品当中寻找出亮点进行鼓励并委婉地指出學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主动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让学生所编创的童话故事有机会展现在其他同学面前,并借助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公众演讲表达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进行童话文本编创,又能够在进行童话文本编创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和审美能力。
(五)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的童话文本数量是有限的,童话文本阅读教学需要的素材更多来自于课外,因此教师要在童话文本教学中注重对课外童话文本阅读素材的运用,通过拓展课外阅读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且具有内在价值的课外童话阅读素材,例如《睡美人》《安徒生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农夫与蛇》等等,让学生能够在经典童话阅读中提升自我;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课外童话书籍。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式的童话书籍推荐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童话有关的电影,以电影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童话故事内涵的理解,例如迪士尼电影《美女与野兽》《绿野仙踪》等等。与单纯的书籍阅读相比,这种融合影视资料的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容易沉浸其中,最终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会更加深刻。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童话阅读体会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拓展课外童话文本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内容,也能够接触不同国家文化中的童话故事,拓展自我的阅读量,锻炼自我阅读和理解分析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策略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组织童话表演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组织学生阅读交流以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编创童话以发展学生想象力、拓展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切入。就其本质来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首先都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进行考量,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总而言之,童话文本阅读有较大的教育价值,必定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更加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