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媛 徐晓杰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元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标》)中指出:“学生应通过文言文的阅读,把握好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1]P16。并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任务群中指出学生应不断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1]P21。试题为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言能力,因此考试大纲中也加入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内容[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文言试题是检验核心素养是否贯彻落实的载体,应成为教师群体逐渐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4~2020年课标全国二卷、2021年全国乙卷中文言文阅读(诗歌除外)为例,总结变化规律,分析试题特点,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试题的考查重点由“基础知识”转为“综合能力”,也在国家选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试题变化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考要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实现“知识”考核到“能力”考核的转化。在此背景下文言文试题发生以下三点变化:
第一,试题以2014年为转折点,增加了“文言断句”的内容;2015年不再对实词采用单独设题的形式,但在翻译句子题目中加大了对实词考查的力度。
第二,试题从2015年开始考查“古代文化知识”,并且所设选项均涉及其它领域和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此考查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度。
第三,2011年至2013年均设置了选择题来单独考查传主形象,而2014年开始则删除了该题,将对主人公形象品质的考查融于“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这一部分中,提升了试题的难度,学生须在准确把握传主形象的基础上去理解文段的思想内涵。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试题特点
根据上述变化可以看出,文言文试题考查越发灵活,融合了核心素养,各学科间的关联性逐步加强,考查重点由“知识”转为“能力”。对学生而言,试题不仅是知识传输的载体,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更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途径。本文根据上述变化总结如下三大试题特点:
(一)融合性
“文言断句”这一新内容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文言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力结合,试题不再单独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而是将实词、虚词、句法知识与古代文化知识融合。本文将2014年至2021年断句题考查内容整理如下,见上表1。
由表1发现,断句题涵盖了实词、虚词、句法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句子结构准确性的把握程度,以及对文化知识的积累程度。试题充分展现了“文字的应用性”和“文化知识”两手抓的特点,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双重考查。
(二)交叉性
文化常识题的出现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目标的有力照应。且文化常识题考查内容广泛,不局限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也涉及了历史、地理、政治等领域的知识。本文将2015~2021年文化常识题考查的内容整理如下,见下表2,进一步总结分析试题特点。
文化常识题考查范围广、内容多、种类杂,从考查类别看,姓名类考查了8次,职官类考查了4次,宫室类考查了4次,刑罚类考查了3次,宗法、礼俗、文学、科举、地理类各考查了1次,其它类考查了3次。从考查内容看,如地理类中谈到的“京师”一词,于古义而言是京城的通称,于今意而言则为首都,因历史的发展所指代的地理位置也不同;又如宗法类包括的“嗣位”便涉及到了历史学科的“嫡长子继承制”等。
文化常识题是传统文化知识在试题中的显性表达,将庞杂的文化体系具体化,更能体现出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交叉,由此可以看出试题开始重视考查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度。
(三)育人性
《课标》中提到:“語文学科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1]P6,在试题改革中体现了对这一目标的落实。2011~2013年试题中均单独设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题,而2014年开始该类型题被取消,考查人物形象特点的题目仅保留“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题。试题形式在2014~2020年保持一致,而在2021年发生变化,所以本文以2013年、2020年、2021年的试题内容为代表,将体现主人公形象品质题整理如下,见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试题的考查内容不再片面强调提炼主人公品质,打破了以往学生对传主形象理解碎片化的现状,转为着重考查学生立足文章整体去把握传主个体形象,将理解引入深入。试题在2021年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在题材上改纪传体为纪事本末体,这是新课程背景下首次采用纪事本末体的题材,以“事”为纲,不断引出历史人物。其次四个选项不再围绕同一个人物进行阐述,如戴胄的公正守法,魏征的敢于直谏,唐太宗的深明大义等,以上两点变化提升了试题的难度,但仍旧是在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深入挖掘人物的能力,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学生而言,试题不仅是知识传输的载体,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更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途径。
三、教学启示
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教师应从试题出发,对以往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通过树立核心素养一体化意识、加强跨学科学习、发挥文言育人功能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致力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树立核心素养一体化意识
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在研究与讨论时需要分开表述,但在实践过程中四个方面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将交汇融合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挑战与达成的。根据历年试题呈现出的交融性的特点,教师首先应树立四大核心素养一体化的意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则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选择与设计策略的改革与突破上,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师说》的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
2.鉴赏本文运用的对比论证等方法,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把握韩愈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培养尊师重道的思想,树立谦虚好学的意识。
在第一个目标中,学生将会掌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在第二个目标中,教师引导学生鉴赏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培养思维与逻辑能力,将掌握的内容应用到写作中。在第三个目标中,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提前分好的小组,积极探讨作者的观点,分别阐述韩愈提倡的从师观与学习观,并论证这两种观点的现实意义。学生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去鉴赏《师说》,感悟文章中的观点,结合当下的学习背景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优美的文言文词汇丰富、结构严谨、构造灵活、意蕴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树立整体融合意识,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层层搭建它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提升思维的品质,提高审美的品位,坚定文化的自信。
(二)加强跨学科学习
不同的学科领域也具有共同的属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不再独立分化,而是呈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中指出:“在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大背景之下,语文课程资源也展现出显著的学科交叉性,逐渐扩展到哲学、文学、历史学等领域”[3]。试题改革呈现出的学科交叉性特点因符合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所以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方向——加强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并非意味着要淡化语文学科的课程,而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补充和完善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设计《赤壁赋》时,可以为学生预留课前任务——搜集整理《赤壁赋》的写作背景,这就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历史环境,也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设置能够引发师生探讨的问题,如,本文的赤壁是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么?既可以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也可以引申出地理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蘇轼诠释的人生短暂、人类渺小、宇宙浩瀚的哲学意义。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言文便可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逐渐激发起跨学科学习的热情。
(三)发挥文言育人功能
《课标》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1]”文言文蕴含的育人思想是值得教师深入挖掘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对于教师而言,想要发挥文言文的育人功能,则需做到于漪所提倡的“既教文,又教人”,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文言文篇目(《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时,通过细读文本,积极探讨“创业与守成”“墨守成法与因时而变”“同俗媚众与坚持自我”等问题,激发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坚持自我的精神;结合时代背景,领会古代士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情怀与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等。
文言文阅读作为学生吸收中华传统美德的途径之一,能够帮助学生还原历史面貌,走进古人内心,理解与认同文化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健全的人格,这便发挥了文言文的育人作用。
高考文言文试题只是一种导向,由知识型考查深入到对学生知识视野、综合能力考查,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整体趋势。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借助文言文审视过去,思考未来,打开知识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人格,充分发挥文言文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M].北京: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
[3]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王令媛,佳木斯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徐晓杰,佳木斯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