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惧怕应用题,有的读不懂题意,有的不会分析条件,有的找不到等量关系,总之,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鉴于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现状,教师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充分阅读题目,主动探索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聚焦问题解决,以方法为主线,分门别类,总结与概括,引导学生学会探索,主动分析,获得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掌握基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时应聚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突出过程性教学,既要学会解题,更需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树立“一题一归纳”的意识,掌握应用题解题技巧,学会分析题目,主动探索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单一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总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教学生,在课堂上只专注于课本内容。只有教会学生解题思路以及技巧,才可以让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然而,教师总是让学生在课上做题,在课下做练习,教师认为只要做得多、学得多、练得多,就能掌握得更多,最后可以取得好成绩。但这个传统的教学观念早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数学课堂,现在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建新式课堂,满足新教育模式发展的要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都得到提高锻炼。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知道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存在错误
数学,是步入小学的课堂中就接触到的学科,它也贯穿到以后的初中、高中的课堂中,而且也是中考高考两个转折点考试中都必考的科目。小学的数学相对来说,知识内容还比较简单,学生还易于理解,到了初中和高中,数学就是相当难的科目了。如果小学没有打下好的基础,教师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会跟着教师的思路一起走,学生依赖于教师,这时,教师如果不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会认为数学不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因此,造成了学生错误的认知,从而影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发展,让学生不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够更好地去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多数学问题是比较难理解的,他们往往不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引导,努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想要让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去创造相应的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才可以有一定的动力,去解决数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适当的审题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做题去培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间的思想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况且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各有不同,思想是人类很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果。所以,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方法讲给身边的同学听,互相交换彼此的解题思路。因为不同的思想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一个好的想法可能会引发另一种思路的产生。因此,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稳步上升的效果。所以,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十分重要,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交流以及性格特点,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更好地利用教材,获取最大价值
教材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更好地挖掘它的价值是教师进行更好教学的途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教材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空间,进行更新的探索,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动起来。然后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明白此问题的含义,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总体理论体系、把握教材的系统性,那么就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不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也不会喜欢学习数学。
(四)教会学生更多的解题技巧
解题的技巧以及方法对于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想要提高解题能力,拥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是前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利用一种解题方法产生出更多的解题思路,教会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更加容易地解决数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一味地将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学生,而不是归纳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永远都不会得到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认知并不是很成熟,只有掌握更好的解题方法以及技巧,对于他们来说才是十分有效的。有了一定的解题技巧,他们就不会觉得解决数学问题很难,就会带着勇于尝试的心理去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这样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五)引导学生学会分门别类,总结归纳,提高分析能力
小学整个阶段的数学应用题题型繁多,形式庞杂,且典型性问题、特殊性应用题、图形应用题等各不相同,但如何深入探索发现其中都有一定的共性与关联,是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分门别类,将不同类别的应用题划分为几个大类,针对每一个大类进行比较教学,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应用起来更会顺畅。比如常见的行程问题、商品的单价与总价问题、植树问题、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等,根据每一个大类进行典型分析,对其中蕴含的基本算理进行总结,学会分析并形成针对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题分析策略,针对以上各不相同的类别应用题教学,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比较,防止因为题型之间的混淆。针对每一个类别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图表演示、模型推演、口头解说等手段,让学生既直观形象感知,又能够借助讨论交流,实践探索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帮助总结归纳,提高分析能力。
(六)以基本问题为载体,掌握相应求解规律
注重基本问题的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相应求解规律,提高问题应对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基本问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法之后,并总结归纳其中的基本思想,为以后辨别题型、对号入座解题做好基础。教师需要先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审题,反复读题,理解题意,搞清楚已知与未知,读懂参透题中明示、暗示的各种信息;其次,学会合情推理题意。推理注重过程,学会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意是什么,属于什么题型”“题目需要哪些基本量”“已知量和未知量是什么”“可以利用已具有的解决经验解决吗?”等。在反复训练中,学生对基础题有了深入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较为复杂的应用题。
(七)学会反思与归纳,及时积累基本经验
应用题教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从解决的每一道题目中认真反思得与失,明白解题中遇到的困难、不解的问题,在反思中获得体验,增强总结与反思能力,从而积累基本的知识经验,增强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行程性问题来分析水池注水问题,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个水管同时向水池中放水,甲管每分钟注水2升,乙管每分钟注水4升。如果水池的容积为24升,两管齐开,多长时间将水池注满?学生可能对解决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将之前的相遇問题联系起来,学生豁然开朗,这便是积累经验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反思,在每题反思中总结解决的关键点,形成数学经验,并能够利用已经具有的基本经验分析同类问题,增强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处理复杂的综合题。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想要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就必须努力地去学习,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然而,教师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小学数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去探索更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让学生喜欢探索数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去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数学学习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