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职高的数学教学对我们从事职高数学教学的老师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职高学生往往绝大多数在初中就受过无数的挫折,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他们对数学学习早就没有了兴趣,使得我们的教学往往是讲课老师讲得一身大汗,学生全然不会,常常是“无效教学”,收不到“有效教学”的结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要称得上是“有效教学”,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了许多其他知识;二是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三是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自主学习。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有害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只有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轻松地吸收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基础差的学生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概念。要让我们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使职高数学教学成为“有效教学”,我们应该做到:
一、老師的教学观念要有效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
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老师的教学方式要有效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抽象为五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在教学时,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有效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从“疑”到“动”,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有活动的动力、创造的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动”促“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一节好课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顺利、直观地完成预设目标。关爱学生,重视情感,提高学习效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四、老师的教学辅导要有效
不仅在课堂上,课后也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辅导训练。所以选题是关键,搜集和编制双基训练题、中等解答题,适当布置一些附加题(变式题、加深题)。针对班级情况确定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课堂的关注以及练习的面批、订正等。当然这些人员、人数、时间可以根据掌握情况而适当调整和变化。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分组后进行组与组的比赛,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完成从改错、小组讨论试题、小组分析章节试题、小组选择练习并显示、小组轮换分析章节知识点及常见题型,能够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老师及时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能经常、持久。教师还应尽可能在测验的当天改完试卷,当天发放试卷,并趁学生对试卷内容还没有忘记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改错,分类统计出哪些是粗心错的,哪些是通过看书能够解决的,哪些是不会的。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这种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而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促进学生的自尊心的增强和提高基本技能的话,教学效果就会更好。自尊心强的学生很可能对学习充满信心,热情地迎接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自己改错后,让学生再分小组讨论,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交流自己解题的心得,成绩欠理想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决方法并分享别人的成果。然后按要求对试题中的一类试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所涉及的知识点、可能的解法及最优解法,最后選出代表在班上进行讲解。由小组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欠佳的学生解决问题后,将在全班讲评的任务交给成绩欠佳的学生,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通过发挥成绩欠佳学生口才好的优点提高了他的自信心。采用先练后批再评讲的方法,教师做好试卷分析工作,针对题型进行发散,举一反三解题,通性通法,各类题型的多种解法,重点讲解学生易接受易想到的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
在年级内部进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辅导,使得每个教师都能清楚地了解并掌握哪个知识点的是学生普遍的问题等等。这样,不仅能让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掌握每个细节内容,同时也能针对整个年级做到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和选题。这样可以在“点、线、面”辅导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把握辅导的有效性。
五、老师的教学评价要有效
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随着职高的发展,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在开展职高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职高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