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策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运用

2022-03-24 22:24:24周婕
成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情境幼儿

周婕

柳州市柳南区第十幼儿园(广西柳州市 545000)

1 引言

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意识形态还未形成,故利用优质的、合理的、趣味性的事物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可让幼儿依据故事、图片、音频等情境感带入自己的情感,并对这些情境进行观察、记忆与探究,可消除传统幼儿语言教学中幼儿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不强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应当确定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提升语言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这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

2 情境创设在幼儿语言教学的应用价值

2.1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展观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指导幼儿在交流、学习中掌握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及要点,可逐步让幼儿在交流中明白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养成积极的、正确的发展观,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创造出优质的情境空间,指导幼儿不断带入自己的情感、思想、理解与认知,并根据周围环境想到如何正确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培养幼儿的价值观[1]。

2.2 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积极、健康的语言环境可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资料都涵盖在汉语当中,故指导幼儿在语言训练中掌握更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让幼儿形成爱自然、爱老师、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的思想。另外,情境引导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幼儿情绪、心理的变化,通过指导幼儿们学会合作、团结、沟通的方法,借助“一起来玩吧”“一起分享吧”“一起体验吧”等话语进行引导,可让幼儿们在语言训练后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形成“乐于分享”的意识形态。

2.3 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接收能力

语言是获取学科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当创造个性化的语言情境,要求幼儿们围绕不同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并对关键性的内容进行阐述、思考、理解,以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在此过程中,幼儿要自己组织语言,合理使用“请帮帮我”“你好”“对不起”等常用语的用法,并在接触新知识点、新观点的过程中给予幼儿必要的答疑,促使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2]。另外,教师需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借助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内容激发幼儿们的思考认知,这也加深了幼儿对科学、社会、文化、政治、美术知识点的理解。

3 情境创设策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应用原则

3.1 互相尊重

教师要注意幼儿们的心理、生理的发育情况,尤其是要尊重幼儿们性格、爱好、生活方式的差异,在创建互动性课堂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们的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幼儿们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在各类语言情境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配合、协作、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内容。另外,教师也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框架,通过塑造个性化的语言空间,指导幼儿依据各类引导性内容展开理解,可让幼儿们更加信任于教师。

3.2 情感交互

教师需要带入自己的情感,对主题内容加以理解,并融合自己的切身经验,营造出个性化、特色的问题内容,以期让幼儿们展开充分的想象。在此过程中,幼儿要敢于进行联想,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并采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在表达中不断获取他人的帮助,促使幼儿们发现思考也是一种快乐,并非是一种负担,而这一教学方式也能让幼儿们收获到更多的快乐,培养幼儿们的思维能力[3]。其中,教师要侧重调查幼儿们的个人信息、年龄阶段,通过分析幼儿们思维的养成情况,渗透可被幼儿接受的知识点,并以此设立、构思特色的情境空间。完成知识点渗透后,教师也需要确定方案的执行状况,通过拟定情境模式、情境道具和故事,促使幼儿们自主发掘各类道具的使用要求。同时,教师也需要利用PPT、音乐故事、视频图片营造出个性化的氛围,促使幼儿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完成课时内容的渗透后,教师也需要进行模拟训练,搜寻是否有危害幼儿身体健康的物品(刀具、尖锐物品)存在,并做好排除管理,可消除教学中安全事件对教学的影响。

3.3 构建语言教学区域

为了激发幼儿们的探索积极性,教师应当构建个性化的语言教学区域,在培养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也能让幼儿在语言训练中养成正确的、积极的习惯。另外,教师也需要构建扮演、表演、生活区域,并打造出个性化的主题内容,如“动物保护计划”“小动物们的茶话会”“医生平凡的一天”等活动,要求幼儿们根据活动主题收集资料,思考这些主人公可能会做哪些事,并借助语言展开必要的沟通,进而扩充幼儿们的思维、逻辑和情商。

4 主题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应用措施

4.1 营造个性化语言氛围

营造个性化的语言情境和语言氛围,指导幼儿们进行语言训练,也能让技幼儿掌握汉语的表达技巧。因此,教师应当创设一个科学的语言情境,利用活动主题激发幼儿们的想象、沟通与表达意识,并在平等互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利用视频、音频情境,促使幼儿们在学习中更自然、更轻松的带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利用轻松的、愉悦的教学思路,才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在“自然”观点的渗透中,教师可运用绘本故事创设情境,如可利用《春天的童话》的线索,运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春天万福复苏、百花盛开、燕子回来了、油菜花开了等元素,促使幼儿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各个图片、案例进行讲解,说明这些案例的特征,让幼儿们根据情境观察到这些元素的外观模型,帮助幼儿更全面、更宏观的认知春天的特色。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①在刚才的欣赏过程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东西?试着分享一下。②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你所感兴趣的动植物元素。幼儿们在问题思考过程中,不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想法和主观见解,部分幼儿想到“鲜花就是春天。”部分幼儿想到“春天里有小鸟”,还有部分幼儿想到“冰融化了就是春天。”通过设立愉快、个性化的教学氛围,指导幼儿们快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可让幼儿逐渐放飞“想象”[4]。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幼儿在表达自己见解的初期比较拘谨,存在害羞、不愿意表达自己思想的情况,故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PPT、新媒体技术进行阶段性引导,通过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让幼儿根据的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让幼儿逐渐想到自己的问题。完成基本案例的引导后,教师还可继续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我们知道春天是万福复苏的季节,百花盛开;夏天非常炎热,可以吃西瓜;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麦田;冬天白雪皑皑,温度非常低,试着想想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试着举例。”通过不断展现个性化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幼儿们的表达欲望,还能让幼儿们以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表达出自己的就需求。如部分含蓄内敛的幼儿使用水彩画创作出了自己对夏天的理解,然后根据图片说出“这是西瓜,非常甜;这是扇子,可以降温……”总之,指导幼儿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并对幼儿的表达情况、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幼儿们必要的鼓励,可让幼儿们在表现自己想法、见解的过程中重塑自信心。

4.2 融入生活化情境元素

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当基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特别是幼儿们年龄非常小,比较容易接受新颖的事物,故指导幼儿们思考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用法,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消除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融入特色的生活元素,指导幼儿们基于生活展开系统的联想,也能让幼儿们逐渐带入自己的情感意识,以期提高情境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需要筛选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通过必要的解释,提升幼儿们的语言应用水平。

例如教师可利用儿歌渗透生活中的常识,并讲解儿歌内容中的生活规律,可让幼儿们在跟唱学习后掌握歌词的含义。比如在说明“穿鞋习惯”中,教师可演唱“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手,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要是穿对了,它们头碰头,要是穿错了,它们把头扭。”歌词,并利用视频多媒体的形式说明穿鞋的要领。值得注意的是,幼儿们的年龄较小,协调能力较差,故此时教师要在课堂中展示正确的穿鞋方式,并指导幼儿们脱下自己的鞋子,模仿教师的口令进行训练,思考如何才能更快速的穿鞋。部分幼儿看到教师穿鞋时一只手是撑着鞋子的尾部,于是发现这样穿确实是省力的,于是说出“穿鞋要两只手”的说法。通过指导幼儿们主动、积极地进行模仿训练,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完成儿歌演唱后,教师可继续利用某一儿歌的旋律,说明穿衣、洗袜子、漱口、注意个人卫生的原因,以此调动幼儿们的探索欲望。比如在说明上厕所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呈现“两只小手抓裤腰,轻轻往下拉,小脚跨开蹲下去,嘘嘘嘘嘘尿好了,快让裤子提好了”的歌词,并说明饭前便后要洗手,切记不可忘记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部分幼儿想到自己的生活规律,提到“妈妈告诉我大小便后要用纸巾把屁股擦干净”的说法,这也能让幼儿在思考中完成生活常见动作的训练。总之,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生活学习规律的分析,在融入生活化元素的过程中激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期提高幼儿园行为习惯教学的有效性[5]。

4.3 借助生动的语言

借助生动的、个性的语言创造探究情境,促使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考察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利用语言艺术,尤其是要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再配合计算机所创造的情境进行思考,可塑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语言环境,这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有利的。

例如在“植物”观察方面的情境展示中,教师可利用美图美文,说明植物的成长规律,再使用古诗文呈现美丽植物的特征。如介绍荷花时,教师可利用《荷塘月色》歌曲,配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等诗句说明荷花的魅力。在感受的过程中,幼儿们纷纷带入了自己的情感,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为了加深幼儿们的印象,教师还可营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氛围,并说出“小朋友们你们看,池塘中央的飞舞着蜻蜓,它们在一张张绿色的大玉盘似的荷叶中冒出了一朵朵粉嫩的荷花。”通过教师的描述,幼儿们也被教师所创造的语言情境所吸引,并自觉地参与到教师的讲解当中,可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入自己的情感,提高学龄前教育的有效性。

5 角色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应用措施

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语言教学,指导幼儿们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抒发、表达自己,并带入的自己的想象力,以真实的行为、动作进行表现,可让幼儿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表演,即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共同进取的过程中完成语言训练,可让幼儿们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并逐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也需要创造出个性化的故事情节,通过激发幼儿的体验感,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利用“丢手绢”的游戏活动,播放《丢手绢》歌曲,指导幼儿们根据歌曲认识到游戏的方法。音频播放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给予必要的引导,提出关键性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丢手绢》歌曲中有哪些动作吗?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其中,部分幼儿说到“绕着圆圈抓到给你手绢的那个人”的思路,此时教师可对该幼儿进行鼓励,并赞扬他“你真棒”,然后开展角色扮演主题活动。其中,教师可对幼儿们进行分组(5 至10 人一组),分别扮演歌唱家、朋友,并指导幼儿们进行游戏训练。游戏中,部分幼儿提到“快看,幼儿A 抓到了幼儿B”其余幼儿也在该幼儿的提示下感到了快乐。完成表演后,教师可继续提到“小朋友你们认为什么是好朋友?”这一问题,要求幼儿们进行思考。部分幼儿想到“能给你帮助的”,还有部分幼儿想到“能一起玩耍的”的思路,然后表达了自己的理解[6]。最后,教师应当对游戏内容进行总结,渗透“友谊天长地久”的意识,并指导幼儿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以期让幼儿们自发的说出“我愿意”“我可以”“我想和你成为朋友”的语句,这也让幼儿们在语言训练中形成了团队、沟通、合作的意识及思维,提高了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应用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方向及要求。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情境创设策略营造出个性化的语言氛围,指导幼儿们在学习、合作、交流、训练中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规律,以便开发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营造个性化的教学空间,借助视频、音频、文字、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进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个性化情境幼儿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护患情境会话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