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蓓,周健华*,曾祥法*
(1.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3.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65)
产后汗出是以产后涔涔汗出,持续不止,活动或饮食后加重,或寐中汗出湿衣,醒来自止[1]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者称为产后自汗,后者称为产后盗汗。部分产妇在新产后(产后1 周)汗出较平时多,此为生产时耗气伤血、阴阳失调、人体阴阳自我调节的一种生理机制,不作病论,正如清代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所言:“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但若汗出不止,日久不瘥,影响正常生活者,则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根残留,气随津脱,变生他疾。
国医大师梅国强系全国知名伤寒学家,旁通温病学说,临证五十余载,擅长运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治疗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现介绍其治疗产后汗出的经验。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为阳气蒸腾阴津津液,从腠理玄府流出的代谢产物。《景岳全书·汗证》据《黄帝内经》之旨认为:“汗由血液,本乎阴也……然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 ”指出营阴为汗液的物质基础,卫气“肥腠理”“司开合”掌管汗液启闭。 营卫调合,汗液代谢正常。 现代医家唐蜀华[2]在阴阳两纲基础上,将汗出病机概括为热邪迫津外泄至卫阳偏亢和气虚卫表不固两大类, 其中热邪有虚、实之分,虚热主要为阴虚内热,实热成因有气郁化热、湿蕴化热、痰阻化热、瘀热互结。可见汗出过多与营卫不和有关:卫气不固,营阴外泄而见汗出;体内热邪旺盛,卫阳偏亢,内迫阴津亦见汗出。 热邪又分实热,以及阴虚内热、血虚阳浮之别。
“产后”是指产妇分娩结束后至全身器官(除乳腺外)逐渐恢复到妊娠前状态的时期,又称“产褥期”[3]。 由于分娩时产科创伤、出血和产程中用力耗气;分娩后子宫缩复、余血恶露浊液瘀滞残留的原因,女性产后常见“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4]。《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云:“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最早记载了产后汗出的表现、病机及变证。 《诸病源候论》首立“产后汗出不止候”,指出其病机主要为产时伤血致“阴气虚而阳气加之。里虚表实,阳气独发于外”。《经效产宝·产后汗不止方论》以玉屏风散加味治疗,为后世奠定了益气固表止汗治则的方药基础。 王群[5]认为产后汗出的病因病机多责之产后气血耗伤、营卫气弱、卫阳不固和阴血亏虚、浮阳不敛、迫汗外溢两大类,治疗有产后自汗、盗汗之分。姜德友等[6]整理了历代医家对产后汗证的描述,将产后汗出证型概括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血虚汗出、亡阳脱汗4 类。 欧亚龙等[7]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女性产后有亡血伤阴、元气亏耗的病机特点,然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治疗也并非绝对认为产后自汗属气虚、盗汗属阴虚。 由此可见,众多医家对产后汗出的病机特点多从产后气血两虚、 阴阳不调、营卫不和来论述。
梅教授认为,产后汗出总责之营卫失调,然营卫失调又有营卫气弱和营卫运行不畅之分。 气血耗伤所致营卫气弱产后汗出病机,前人均有描述,此不赘述。营卫运行受阻,主要责之湿(痰)热邪气[8]。《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营卫之气来源于中焦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阴之上,湿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阴脾运化不及易生湿邪,阳明胃易从燥化,加之现代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产后饮食不节,盲目进补,中焦易生湿(痰)热邪气[9];营卫之气、湿热同出于中焦,或素体即为脾胃湿热体质,则营卫运行尤易受湿(痰)热邪气阻滞。 营卫运行不畅,湿热弥漫三焦,向外蒸腾,迫津外泄,见自汗或盗汗。《景岳全书·汗证》云:“湿气乘脾者,亦能作汗。凡证有身重困倦……多属湿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无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分别从内伤杂病和外感温病角度,说明了湿(痰)热邪气能致汗出的观点。
对于自汗、盗汗明显者,无论虚实,总与营卫失调有关,梅教授常以桂枝-白芍药对1∶1 合用来调营卫、和气血、平阴阳。 此药对之用,舌象当为苔薄白、舌质淡。若舌象为白苔绛底,而自汗、盗汗明显者,则常在此药对基础上佐以清热化湿方药,如温胆汤以及竹叶、荷叶、丝瓜络、芦根、滑石等。 若患者汗出时伴有燥热、乍热等体内热象严重的症状时,则不用桂枝-白芍药对,因桂枝偏于温燥,有助邪热之弊。薛玺情等[10]挖掘古今医案云平台(V1.4)的数据资源,探析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的用药规律,发现最终纳入的65 首中药处方中,桂枝和白芍使用频次位列前两名(频次均为45 次),说明此药对为治疗汗出过多的高频药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白芍配伍后具有协同抗炎作用[11]。 刘慧兰等[12]研究发现,桂枝-白芍计量为1∶1 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最明显。
对于自汗、盗汗者,若患者汗出后恶风畏寒,平素易反复外感、声低气怯、少言懒语、面色淡白或淡黄、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淡白等,梅教授常辨主证为产后气血亏虚、卫气不固之虚象,常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而止汗。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助黄芪益气固表实卫之功;防风辛润祛风,为风中之润药,使黄芪固表而不留邪。 三药相伍,共奏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抗肿瘤[13]、增强免疫力[14];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Ⅰ、Ⅲ具有抗炎作用[15]、白术多糖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状态[16];防风中的防风多糖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活性作用[17]。 刘麒[18]曾运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患者43 例,连续治疗3 周后,有效率达90.7%。 临证中, 梅教授不过分执著于自汗、盗汗的鉴别及区分治疗,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云:“诸古法云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对于汗出伴有燥热感、心烦易怒、大便不成形等症,舌质红或绛,苔白腻、白厚、黄腻、黄厚者,梅教授常辨主证为湿(痰)热阻滞。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说明舌质绛或红、苔白亦可为湿(痰)热内蕴之象。 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19],要使湿热从体内去,必须宣畅调理三焦,利用三焦运行水液、气化功能,使湿热去,梅教授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温胆汤理气化痰、清热化湿、分消走泄,能使湿热去。 若患者无恶心、反胃症状,常去竹茹。 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竹叶清心火、利小便,丝瓜络除湿通络,三者轻清宣透,化湿通络,使湿热离脉络去,无力向肌表、腠理蒸腾,使汗出止,为梅教授治疗湿热汗出的常用药对。 外阴汗出多者,多为湿热下注所致,常加二妙散清下焦湿热止汗。
产后汗出不止若不及时治疗,易留病根,变生他证,梅教授常使用麻黄根10 g,浮小麦30~5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以收敛止汗,及时改善汗出带来的不适。 需指出的是,收敛止汗为治标之法,使用时要以辨证为基础,适当加用此法。 单纯收涩,不能治本,使疗效有所欠缺;倘若疾病为实邪所致,还有闭门留寇之弊。
王某,女,32 岁。
初诊:2021 年9 月24 日。 主诉:产后汗出伴燥热感1 个月余。 患者顺产后44 d,汗多怕热,头汗、下半身汗出较多,上半身燥热感明显,体温正常。 伴有指关节晨僵,子宫脱垂。平素饮食尚可,大便1 d 2 次,偶尔不成形。舌红,苔白厚,脉缓。诊断:产后汗出(湿热弥漫三焦,上蒸头颈,热郁胸膈)。治法:清利湿热,分消走泄,清透郁热。 方拟温胆汤合凉膈散加减:法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30 g,枳实2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郁金10 g,连翘10 g,竹叶10 g,荷叶20 g,丝瓜络10 g,浮小麦50 g,麻黄根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 14 剂,水煎,每日1剂,分3 次温服。
二诊:2021 年10 月1 日。燥热感、汗出减轻。手腕及颈部刺痛,无压痛。 基于初诊方加刘寄奴20 g,徐长卿20 g。 7 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21 年10 月8 日。 汗出不明显,右手指关节仍晨僵,身痛,晨起口苦,打喷嚏,流涕(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大便日1~2 次,不成形。舌质绛,苔白略厚,脉缓。 基于二诊方加苍耳子10 g,红景天20 g。 14 剂,煎服法同前。
按:本案患者产后汗多,伴有燥热感,为体内湿热邪气弥漫三焦,向上蒸腾,热扰胸膈所致。 头为诸阳之会,湿热向上蒸腾,两阳相加,故见头汗多;湿邪趋下,见下半身出汗也多。湿性黏滞,热扰胸膈,阻滞营卫气血运行,故见上半身燥热感、怕热,而体温正常。 梅教授认为,产后汗出、燥热,看似属肾阴津不足,阴虚火旺,迫津外泄所致,治当滋阴清热。然阴虚火旺者,其舌苔应薄而干,或少苔,舌红,燥热亦多见于午后[20],而此患者舌虽红,但苔白厚,“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故不能诊断为阴虚火旺证。 否则,用滋阴生津药治之,则湿热病邪愈重。 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清透郁热,处方以温胆汤合凉膈散加减,前者清利湿热、分消走泄,后者清透胸膈之热、除上半身燥热。石菖蒲、远志、郁金亦能化湿清心凉血,荷叶、丝瓜络化湿通络。最后佐以浮小麦、麻黄根、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以治标。 二诊时患者诉燥热感、汗出减轻,手腕、颈部刺痛,效不更方,按一诊方加刘寄奴、徐长卿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三诊时汗出不明显,说明患者病情已好转,身痛,晨起口苦,为湿热阻滞经络之象,继用前方;伴打喷嚏、流涕症状,加苍耳子以通鼻窍、红景天益气活血扶助正气。
董某,女,36 岁。
初诊:2022 年2 月18 日。 主诉:产后间断汗出4 个月余。 患者4 个月前行剖宫产术,后出现自汗、盗汗症状,活动后加重,汗后伴恶风畏寒。平素口干、心烦,梦多易醒,耳鸣,咽喉异物感。 产后33 d 月经来潮,月经周期21~22 d,经期7~8 d。 大便日1 次,不成形。舌红,苔白厚,脉缓。诊断:产后汗出(营卫不和,湿热弥漫,热扰心神)。 治法:调和营卫,清化湿热,清心除烦。方拟桂枝汤、温胆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桂枝10 g,白芍10 g,法半夏15 g,陈皮10 g,茯苓50 g,枳实2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郁金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泽泻10 g,荷叶20 g,麻黄根10 g,浮小麦50 g,焦栀子10 g,淡豆豉10 g,酸枣仁50 g。 14 剂,水煎,每日1 剂,分3 次温服。
二诊:2022 年3 月4 日。 汗出不明显,大便日1~3 次,成形,易醒,夜间干咳,偶尔嗳气。舌绛,苔薄白,脉缓。 基于初诊方加浙贝母20 g,桔梗10 g。 14剂,煎服法同前。
按:患者产后自汗、盗汗明显,活动后加重,伴恶风畏寒,看似属营卫虚弱、腠理疏松、表阳不固之虚象,然其舌红、苔白厚、脉缓,说明体内还有湿热实邪,治疗上则不可只专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还应清化湿热,攻补兼施,使正邪兼顾,防止湿热邪气在体内滋生。 口干,心烦,梦多易醒,为热扰心神所致。处方以桂枝汤、温胆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桂枝汤只取桂枝、白芍两药,寓调和营卫之意,生姜、大枣、炙甘草过于滋腻,故舍去;温胆汤加减合石菖蒲-远志-郁金药对、泽泻-荷叶药对清化湿热、分消走泄;麻黄根、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栀子豉汤清宣郁热,清心除烦,亦可针对失眠;另加大剂量酸枣仁,茯苓用至50 g(常用剂量为30 g),法半夏用至15 g(常用剂量为10 g),以养心益肝、健脾化痰而安神。 二诊时汗出已不明显,舌绛,苔薄白,说明患者体内湿热十去其七。 伴夜间干咳,效不更方,继用一诊方加浙贝母、桔梗以祛痰止咳。
产后汗证属于现代医学原发性多汗范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21],临床上通常使用谷维素、维生素等进行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佳。 根据产后气血虚弱的病机特点,医家以益气固表、补血滋阴、调和营卫为要,此论有据,梅教授亦有援用之案例,但亦不可忽略湿(痰)热邪气在此病中的作用,临证当细心鉴别,有是证用是方。 梅教授还认为此病的发生与体质有关,平素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者产后较易汗出,常嘱患者心情放松,不必过分担心,适当运动健身,少食油腻滋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