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
学生辍学、自伤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案例,让我不禁思考,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今,学生辍学现象虽然减少了很多,但不能否认,在农村,甚至在县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孩子虽未辍学,但人在教室心在外,让人无奈。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反思,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做一个主动的教育实施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教学应当是持续的、反思性的互动,目中无人的教学不叫反思。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方面,做一个“好学”的教师,这是“善教”之根本。
《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部分教师没有找到适合学生的优秀教学法,仅仅将学生看成装载知识的容器,一个劲儿地往里塞东西。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家长的期盼,而非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学生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们应该做一个“好学”的老师,努力研究学生和教法学法,“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是“善教”之根本。
另一方面,做一个掌握教育规律的教师,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郭橐驼种树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顺从儿童的自然发展,注重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成长,反对拔、偏与损,对部分有专长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引导,诚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当然,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不仅仅是看几本教育专著那么简单,还应注重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才能从“传授”达到“心悟”。